当菲律宾总统马科斯坐在白宫椭圆形办公室的真皮沙发上,信誓旦旦地对特朗普表示"菲律宾将永远与美国站在一起对抗破坏国际秩序者"时,他期待的是美国总统的赞许和承诺。然而特朗普只是漫不经心地整了整领带,说出那句让马科斯瞬间僵硬的回应:"我不介意你与中国相处得很好,因为我们和中国相处得也很好。"
这个被菲律宾媒体称为"史诗级外交翻车现场"的瞬间,彻底改变了马科斯政府的对华战略基调。国情咨文演讲中,这位曾经高调炒作南海议题的总统,竟然连"中国"两个字都不敢提——这种180度的态度转变,折射出的不仅是领导人的个人窘迫,更是一个小国在大国博弈中艰难求生的现实困境。
菲律宾总统马科斯(资料图)
马科斯这次访美可谓精心准备。他原计划通过三个步骤换取美国支持:首先强调新增4个美军基地的战略价值,其次承诺采购F-16战机强化军事捆绑,最后暗示可以配合美国"印太战略"在南海制造更多事端。这种剧本在奥巴马或拜登时代或许有效,但特朗普显然不吃这套。美国认为,所有贸易谈判必须与安全议题完全切割。这直接导致菲律宾最终拿到的是19%的惩罚性关税——比日本高4个百分点,仅比越南低1个百分点,而且必须以对美国商品零关税作为交换。
更让马科斯难堪的是,特朗普在记者会上突然透露"可能很快访问中国"。这种近乎当众"背叛盟友"的举动,等于公开宣告菲律宾的"遏华"表演已经失去价值。菲律宾大学国际关系教授雷纳托·克鲁兹在电视评论中尖锐指出:"我们就像宴会上拼命讨好主人的客人,结果主人当着所有人的面说'其实我和你的死对头关系更好'。"这种羞辱直接反映在后续的贸易协议中——美国不仅拒绝在关税上让步,还要求菲律宾承担美军基地扩建费用的30%,而此前马科斯政府向民众承诺的是"美国将全额资助"。
国情咨文演讲,成为观察马科斯心态变化的绝佳窗口。相比去年用12.3%篇幅抨击中国"南海军事化",今年涉及中国的表述几乎消失。仅有的相关内容也被包裹在模糊的外交辞令中:"菲律宾将保护自身利益"、"致力于通过现代化防务能力维护主权"。
菲律宾总统马科斯(资料图)
这种沉默实属无奈。根据菲律宾财政部内部报告,由于中菲关系恶化,2025年上半年菲律宾对华农产品出口暴跌,导致约20万农民陷入困境。
马科斯试图用经济议题转移焦点。演讲中花了40分钟大谈新建机场、铁路和农业补贴,但知情人士透露,这些项目多数是重启杜特尔特时期与中国达成的协议。这种"旧酒装新瓶"的把戏没能骗过民众——菲律宾社会气象站最新民调显示,总统支持率已跌至39%,而62%的受访者认为政府"过度亲美损害了国家利益"。
马科斯在演讲中那句动情的"菲律宾亏欠美国",暴露了这个国家在外交上的幼稚病。所谓"亏欠",指的是美国提供的3.47亿美元军事援助,包括二手F-16战机和海岸监视系统。
这种"债务式同盟"的实质,在新增美军基地问题上体现得更为赤裸。根据泄露的协议补充条款,美国技术人员不仅享有治外法权,还可以参与基地周边20公里内的"安全行动"。菲律宾最高法院目前正在审理的集体诉讼指出,这明显违反了宪法第18章关于"禁止外国军事基地"的规定。
菲律宾总统马科斯(资料图)
马科斯的沉默或许标志着菲律宾外交的转折点。在演讲结束后的记者会上,当被追问为何回避中国话题时,总统发言人勉强解释称"外交需要战略模糊"。这种苍白辩解难掩一个基本事实:菲律宾正为战略误判付出沉重代价。
当马科斯政府终于认清特朗普对华政策的实用主义本质时,菲律宾民众更关心的是:那些被政治豪赌牺牲的经济利益,何时才能重回正轨?那些为虚幻同盟付出的主权代价,又该如何赎回?答案,可能就藏在总统刻意回避的那个名词里——中国。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