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10年国债期货跌了1.16%,30年国债期货跌了2.4%。
很多做债的人都看不懂:为啥经济这么差,央行还降息了,债市居然能跌成这样?
如果投资总是看经济的话,坑死你。
这些做债的人还一个劲的diss股市,骂这些玩股票的不尊重基本面,逆势拉升股市,把债市给玩崩了。
这太搞笑了,自己不行还怪股市。他们不明白,股市走牛和债市走熊的背后有一个共因。
理解了这个共因才能理解最近的行情。
债市这边一共有上万亿资金排队等着抛售,而股市这边同样有源源不断的资金排队等着买入。
这股力量来自离岸市场!
一、境外银行大笔做空国内债券
根据最新数据,7月份,境外银行共减持400亿美元国内债券,也就是近3000亿人民币左右。
面对这种抛售量,债券能不跌吗?
此外,5月和6月也在抛售,而且强度越来越大。
我们比较关心的问题是,境外银行还有多少债券要抛售?
这就要从本轮套息交易算起了。
二、至少还有5000亿要跑路
之所以这两年债券走牛,其实跟经济半毛钱关系都没有。
主要原因是美国加息,国内降息 ,这就使得国内资金流出到境外套息。
这涉及很多因素,比如,中美博弈,房地产去泡沫,产业转型等等。
之前很多文章都提到过,这里我就不详细 展开了。
当资金面临很大的外流压力时,央行总得想点办法进行对冲。
它通过大行提供人民币掉期点,使得境外银行可以通过“做多国内债券+做空远期人民币”套取高于美元存款的利率。
这个组合在巅峰时期的收益率达到8%,远高于同时期的美元存款利率。
既然有这么高的收益率,那些流到境外银行的资金本来是要存美元存款的,但境外银行则用来买入这个组合了。
这就使得流出去的资金又回流到境内了,于是汇率基本上保持比较稳定的状态。
然而,随着中美博弈进入相持阶段,美联储进入降息周期,国内楼市风险基本化解,决策层就要开启提振内需之路了。
这个时候,就会逐渐引导资金回流。
央行此时就减少了掉期点补贴,从而使得境外银行的套息收益逐渐归零。
那么境外银行就会拆掉套息组合,抛掉国内债券。
本轮套息交易是从2023年开始的。高峰时外资共计增持国内债券1万亿元,现在还剩5000亿元。
8月份估计也抛了不少,要不是央行通过投放货币对冲,债市可不止这点跌幅。
三、排队进入股市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境外银行在玩这个套息交易,但他们也是拿着客户的钱在玩。
客户中既包括外国人,也包括国内居民。比如,那些赚了外汇的外贸企业,就没有结汇回国,而是存在了境外银行。
当美联储进入降息周期,川普制造不确定性后,这些资金就会陆续想要回国。
如果此时央行紧缩货币,拉升人民币,这些资金会抢着回国。
只不过央行还有其他考虑,所以不希望资金回流速度太快,于是才不断的投放货币对冲回流的节奏。
但不管怎样这些资金在去年9月之后,就在陆续回国了。
回来之后,正好国内股市走牛,其中一部分资金就必然会进入股市。
能将钱运到国外的人,一般都不是普通居民。
今年以来,加仓股市的主力以高净值人群为主,比如,私募和两融。
而普通居民还后知后觉呢。
展望未来,海外还有大量资金等着回国。
随着资金回国,经济会步入复苏期,股市将上演戴维斯双击行情。
至于债市,即便不走大熊市,也牛不起来了。
外资抛售债券只是导火索,随后的经济复苏才是债市最大的敌人。
这就是本轮行情的最底层逻辑。
边际定价权并不在国内,而在境外!
境外的钱可是相当多,就看决策层想让多少资金回流了。
四、要重视科技
在年初给我社群小伙伴的2025年展望中,我就明确指出了三点:
1.多配股票,少配债;
2.不碰长债,只配短债或货币基金;
3.多配科技。
事到如今,都在逐一得到印证。
后台有读者问怎么配置科技。
最好的方法是手动搭建组合,但很多读者不会手动搭建。
那么可以考虑用:科创AI ETF(场内代码588790,联接023521)。
第一,它是全市场规模最大的科创AIETF;流动性最好
第二,它的行业配置上比较均衡,软硬件都有。
第三,分散度比较合理。
投资科技行业一定要乱枪打鸟,要分散。因为科技个股的不确定性很高。
这个ETF的成分股有30只,且单一成分股的权重上限是10%。
第四,科创板是未来硬核科技的代表。这只ETF是在科创板中优中选优。
为啥要重视科技呢?
因为科技是无国界的,美国那边出了成果,国内很快就会跟上。
之前跟大家分享过,美国那边白领就业率下降,但企业利润却在不断上升。为啥?
因为AI已经在逐渐替代人工了。
这股浪潮是势不可挡的。
另一个好消息是,周五晚上,鲍威尔在全球央行年会上放鸽,暗示9月将降息,这也是利好科技行情的。
最后提醒一下,科技行业的波动很大,投资前要做好投资策略,规划好仓位。买入前先想好卖出逻辑。
喜欢我文章的朋友欢迎来我的同名公号:睿知睿见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