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当时刚刚上台的斯里兰卡总统戈塔巴雅·拉贾帕克萨,试图修正与中国签署的港口租赁协议,转而向印度释放善意。
但当中国拿出合同和违约金额明细,他很快就明白了一件事,惹不起。
港口是自己想建的,钱是中国借的
汉班托塔港的故事,是从斯里兰卡自己的发展愿望开始的。
2005年,马欣达·拉贾帕克萨当选总统后,提出了雄心勃勃的基础设施计划。作为印度洋上的岛国,斯里兰卡地理位置优越,建设一个国际深水港几乎是所有政府的共识。
当时,斯方首先找上的是印度和日本,但都被拒绝了。日本兴趣不大,印度当时也没看上这个项目,觉得没前景。
于是,斯里兰卡转而找到了中国。最终,中国通过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提供了总额约15亿美元的贷款,用于港口的两期建设工程。第一期在2010年投入使用,第二期直到2017年才完工。
但港口建成后并未带来预期利润。原因很简单:配套设施几乎为零。没有工业区,没有仓储物流中心,连船员下船后都无处消费。
结果,港口四年亏损三亿美元,成为典型的烫手山芋。与此同时,斯里兰卡的外汇储备快速下滑,国家债务压力不断上升。
项目确实是斯里兰卡政府主动推动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早就提示了回报率问题,但出于政治考虑,政府还是强行上马。这种“为了政绩先上再说”的思维,在发展中国家并不少见。
2017年,斯里兰卡政府决定止损,将港口的70%股权和99年经营权租给中国招商局港口控股公司。
作为交换,中国支付了1.12亿美元的租赁补偿费,这笔钱被斯里兰卡政府用来偿还其他外债。协议明确写明:这是商业协议,不是债转股,更不涉及主权转让。
汉班托塔港距离印度南部仅几百公里,位置敏感,直接切入印度洋航运通道的心脏地带。印度从一开始就对这个项目表示反对。
早在2007年,印度外交部就公开表示,港口可能对区域安全构成威胁。而在2017年协议签署后,印度媒体更是频繁炒作“中国的珍珠链战略”,称汉班托塔是中国围堵印度的关键节点。
印度的焦虑不无道理。作为南亚唯一的大国,印度对周边国家的外交自主性一向非常敏感。斯里兰卡、马尔代夫、尼泊尔等国如果向中国靠拢,印度便会视作地缘威胁。
于是,在港口协议签署后,印度开始加码对斯里兰卡的外交攻势。不仅多次通过外交渠道表达不满,还承诺提供基础设施、能源、疫苗和贷款等援助方案,试图通过经济手段拉拢斯里兰卡重新站队。
对于斯里兰卡来说,这是一个非常难的选择。一方面,它确实需要印度的经济援助和区域保护;另一方面,港口协议已签,外汇危机迫在眉睫,根本无力承担违约风险。
而且,更关键的是,港口在中国手里运营后,效益出现了明显改善。仅2018年,港口吞吐量就翻了四倍,收入破30亿人民币。2020年吞吐量更是达到了180万吨,港口开始盈利,周边还建起了60平方公里的工业园,吸引了大量投资。
在这种背景下,即便印度不满意,斯里兰卡也很难真的推翻这份协议。
戈塔巴雅试图“亲印”,但现实很快打了脸
2019年11月,戈塔巴雅·拉贾帕克萨当选总统。他是前总统马欣达的弟弟,曾在2009年斯里兰卡内战中担任国防部长,是战胜泰米尔猛虎组织的关键人物。上台后,他提出了以“国家安全”和“经济稳定”为核心的政策主张。
也正是因为他有军人背景,且曾在美国生活多年,印度方面对他寄予厚望。选举刚结束,印度总理莫迪就打电话祝贺,并邀请他访问印度。印度方面迅速展开外交攻势,提出加强双边合作,并顺势提出“重新评估汉班托塔协议”的建议。
戈塔巴雅也确实表现出“亲印”姿态。11月25日,他公开表示,港口协议是前政府的“错误决定”,需要与中国重新协商,增加斯里兰卡的主导权。随后,斯里兰卡外交部向中国驻斯大使馆递交正式照会,要求终止99年租赁协议,归还港口使用权。
但事情很快发生了转折。中国方面在谈判中亮出合同条款,明确指出:单方面终止协议需赔偿包括投资本金、运营损失、机会成本等在内的违约金,金额可能超过100亿美元。
仅贷款本金就还有15亿美元未还,未来99年的收益损失更是天文数字。
斯里兰卡财政部紧急评估后发现,根本无力承担这样的赔偿金额。而且,印度虽然承诺提供经济援助,但并没有表示愿意承担违约金。更何况,中国对港口的运营已经显示出明显成效,重新谈判显得既风险高又收益不大。
于是,仅仅不到一个月,戈塔巴雅就改了口。他公开表示,港口协议是“商业合作”,不会重谈,外交照会也被正式撤回。
贷款是斯里兰卡主动申请的,利率在5%-6%之间,属于商业贷款水平,并非高利贷。项目本身确实存在规划和管理问题,但这是斯里兰卡政府自身决策失误导致的,并非中国故意设计。
更重要的是,港口在中方接手运营后,效益明显改善,成为印度洋地区的重要转运点。斯里兰卡政府不仅没有失去主权,还通过工业园和分红获得了持续收益,用于偿还债务。
而从外债结构来看,中国对斯里兰卡的债务只占总外债的约10%,大头是西方商业债券和亚洲开发银行的贷款。换句话说,斯里兰卡真正的债务压力并非主要来自中国。
斯里兰卡这场围绕港口的试探,本质上不是背叛谁或者亲近谁,面对重债压顶、外汇紧张、港口盈利改善和天价违约金,任何姿态都显得苍白无力。
印度可以表达不满,中国可以坚守合同,但斯里兰卡最终只能选择对自己最有利的那一方。港口依旧由中方管理,协议照旧执行,斯里兰卡也没有因此被吞掉,反而逐步缓解了债务压力。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