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院的灯一亮,十几个人眼睛是红的,有人没走,坐在椅子上愣了好几分钟才站起来

有人捂着脸往外走,一句话也没说,像是怕一开口眼泪就止不住

“有一幕,我真的不敢回忆。”

那是孕妇被拖走的时候,场子里立刻安静,连呼吸声都听得见

《731》首映炸锅!观众中途离场,导演泪洒现场:尺度太大不敢看

这是一部让中国人等了11年的电影,《731》

拍的不是英雄气概,是血、是痛、是过去那些真真实实发生的事

冻伤实验、活体解剖、细菌感染,这些在课本里只有几句话的东西,被搬到银幕上,让你看得清清楚楚,不留退路

导演赵林山,为这一部,跑日本、跑美国,把8000多页解密档案翻了个遍

他说,每一个镜头都有史可查

所以银幕上的地狱,不是编出来的,是历史

背景是1945年的哈尔滨平房区

日军第七三一部队,打着细菌研究的幌子,把普通人抓进所谓“特设监狱”

告诉他们配合检查就能回家

等来的却是冰水灌身后的冻死实验,是被切开皮肉的冷光下的手术刀

电影院里,有人看到一半站起来走,人往外走,眼睛还是盯着屏幕

估计是舍不得转开,但又再也看不下去了

首波评论直接撕开了两极

高分那边说:尺度大,还原真相,让人无法平静

低分那边骂:剧情衔接不好,有些情节突兀,还有某位日本女军官的镜头看了难受

但无论给几分,这不是一部看着“舒服”的电影

它的上映时间选在9月18日,不可能没有深意

这一天,很多人会在社交平台发“铭记”,这部电影则让你坐下来直面那个年代的真相

现场一个年纪不小的大爷说,看完心口发闷,要出去透口气

也有人在外头等朋友,说刚才自己在里面握拳,手心全是汗

《731》首映炸锅!观众中途离场,导演泪洒现场:尺度太大不敢看

“你要是真看完了,就知道和平两个字有多沉。”

对年轻人来说,这段历史可能只是考题里的几个选择答案,但对于哈尔滨的老人,这些词背后有脸、有血、有声音

很多受害者已经不在人世了,而731部队的罪行,因为纪录片、书籍、档案还残留着一些碎片,我们才能把这门锁过的历史再打开一点

影片里的很多细节很克制,没有过度渲染

但当铁链声、脚步声一起响的时候,很容易让人想到:这个地方就在黑龙江上游,就在自己的土地上发生过这种事

一些人质疑电影是不是用了噱头

可更多人觉得,即便拍得不够完美,它依然是必要的

因为当下一代对这段历史只剩下几个数字时,就离遗忘不远了

电影院外面坐着两个学生模样的女孩,她们说哭主要是因为那一幕:主角还以为自己可以回家

最后换来的是一个再也出不去的小房间

对影视拍法有自己要求的人,可能会嫌弃叙事跳脱、人物刻画浅

但他们也承认,这种尺度国内很少见

有人直说,“这不是娱乐电影,这是伤口”

近些年,战争题材层出不穷,多数聚焦战场、取胜过程,《731》却逼迫观众直面无法反击的境地——完全的弱势和屠戮

所以它不是燃,也不会让你热血澎湃,而是让你胸口难受、胃里发紧

这样的片子,其实票房未必高,尤其是看一次后,大多数人不会回头二刷

可它带来的冲击,不在票根和评分里,而在那两个小时里的座位上,每个人心里的重量

《731》首映炸锅!观众中途离场,导演泪洒现场:尺度太大不敢看

不得不承认,对某些观众来说,它太沉重了

尤其是在今天这样一个消费娱乐化的时代,人们习惯了快节奏和情绪爽感,这类题材显得格格不入

但换个角度,如果连这种电影都没人拍了,那关于731的一切,只会在老人逐渐凋零时消失不见

电影院出口处,有青年人扶着白发老人慢慢往外走

老人走得很慢,嘴里轻声说居然还记得有个地方曾冒烟……但那不是工厂,是另一个用途的房子

电影里,有几个画面没有配乐,留给观众的是空白和沉默

有观众说,那反而比悲怆音乐更渗人,因为你听得到心跳声和呼吸声

很多人走出去的不仅带走了震撼,还有问题——这些事,现在还有多少真相埋着?多少罪犯没被审判?多少人即将被遗忘?

如果你没看过,你敢保证自己知道的就足够吗?

如果你看过,你会忍得住什么都不说吗?

或许,这就是《731》想留给所有人的难题。

你会选择直面它?还是继续让沉默掩盖过去?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