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怀好意
土耳其突然宣布了
8月25日,土耳其贸易部一纸第2025/20号公告,把“铰接链”三个字推上风口浪尖:原产于中国的铰接链经欧盟(西班牙除外)转口进入土耳其,被认定为规避2010年起就征收的1200美元/吨反倾销税,即日起对欧盟(除西班牙)同一产品再按1200美元/吨征税,税号锁定7315打头五串数字,落地即生效。
这条公告并不突然。早在2009年,土方就以“倾销”为由立案调查;2010年、2016年、2022年三次延长征税,中国企业则把货先拉到欧盟换个标签再进土耳其,成本比直接出口低一大截。土耳其统计发现2024年欧盟转口量猛增40%,于是2024年5月启动反规避调查,如今终裁落地。
从产业链看,中国是铰接链全球第一大产国,土耳其是欧洲机械装备的重要组装基地,欧盟则是传统贸易通道。税一征,三方连锁:中国工厂要么自己承担每吨1200美元,要么把订单转给东南亚;欧盟中间商失去差价,土耳其下游整机厂成本立刻抬升,最终可能转嫁给欧洲农民和矿山。
在我看来,土耳其此刻动手有三重考量:一是国内通胀仍高,保护本土钢链企业选票;二是欧盟对华贸易摩擦升温,土方顺势“借力打力”;三是提前卡位,防止2026年可能重启的欧盟—土耳其关税同盟升级谈判中被动。
面对土耳其堵死“欧盟跳板”,中国企业下一步会把新产能直接迁往土耳其本地,还是再找一个“跳板”?欢迎在评论区写下你的判断。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