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派新闻消息,“我们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执行难。”刘丽(化名)说道,“其实官司打赢好几年了,但是钱一直都执行不回来。”
她告诉九派新闻,自己2018年在广东珠海市香洲区泰禾中央广场购买一套价值160余万元的房产,合同中写道房产原计划于2020年年底交房,但房子最终烂尾,无法如期交付。2022年,刘丽向法院起诉开发商。
珠海市香洲区法院判决,刘丽在泰禾中央广场的购房合同、房贷合同同时解除,开发公司退还购房款、维修基金、刘丽已偿还房贷本金、团购费等130余万元,还需负责未清偿的房贷本息。
刘丽称,刚拿到判决结果时,自己非常开心。但现在3年时间过去,她仍然没有收到开发商赔付的钱,“他们账户根本没有钱”。唯一让她感到压力减轻的,是她不用再还银行的贷款。
北京金诉律师事务所主任 、北京法学会不动产法研究会理事王玉臣告诉九派新闻,此类案件中,如果开发商破产,执行难度会增大。若开发商已资不抵债,业主的房款需通过破产流程受偿。购房者虽然在破产清偿中具有一定的优先受偿权,但实践中受偿率并不太理想。
“如果业主选择了解除合同,在起诉时一定要注意做财产保全。如果当地的相关部门比较积极,可以尝试协调多方主体,充分利用政府‘保交楼’政策,推动开发商盘活资产。”王玉臣称。
其还指出,对于其他业主来说,此案具备一定参考意义,但是需要结合案件的具体情况,参考意义相对有限。因为不同的案件、项目和所在地方,很难完全复制。而且,在实现的路径上也存在一系列现实的困难。因此,“通常在代理此类案件的时候,解除合同退房只是兜底方案。若项目有复工希望,除非有一些特殊的情况,否则还是比较建议以推动复工交房为主要目标。若开发商的资金状况极差,退房有可能会导致钱房两空。”
以下是刘丽的讲述。

图为烂尾楼 网络图
【1】梦想在海边拥有一套自己的房子
我是2018年买的这套房子,买的时候房子还在修建,是一个68平方米左右的loft,而且当时还说买一层送一层。买这套房子,购房款一共是160余万元,另外还交了所谓的“团购费”5万元,这笔钱是中介收的。
我工作在北京,在北方看见海的机会比较少,北京的房价对我来说远超预算,根本买不起,当时就是梦想在海边有一套自己的房子。
买房时,开发商把售楼处设在珠海当地一个特别高大上的写字楼里,营造出一种很高大上的感觉。它的价格相对来说也确实便宜,相比于周边当时三四万一平方米的价格,它才卖两万八。还买一层送一层,相当于有130平方米左右,还带精装修。
购房时,合同上写得很清楚,会在2020年12月31日前交房,如果没有按时交房,会赔付给业主一定的违约金,比例好像是万分之三。但那会儿还是房地产市场发展繁荣的时期,也根本想不到会烂尾。
2019年5月的一天,我在网上无意间看到有不好的消息传来。当我坐飞机到珠海,直奔售楼处,售楼处已经没什么人,我买房时联系的销售都离职了。我感觉到不对劲,后来开始维权。
【2】拿到判决结果后很开心
刚开始,我挺无助的,只能从网上大量地查资料。我不认识其他的业主,不知道该怎么办,第一步能想到的,就是去找律师,但是律师说我的合同上签的交房日期还没有到期,如果直接去诉讼,有可能会被驳回,所以这条路暂时搁浅了。
之后没多久,我联系到了几位业主,大家聚在一起,才发现这条路走起来非常艰难。当时在网上一查,这个开发商在全国有很多项目都烂尾,有一些在我们这之前甚至就开始烂尾。那段时间我买的那栋房子外立面基本修好了,但是里面没法装修。大概整个片区有一半是我这种情况,还有一半是在外面搭了架子,还没修完,就停工了。
珠海这边的开发商找不到人后,他们派了深圳分公司的人来和我们对接。我记得当时他们的说法让我很生气,我当时的心态就是,烂尾归烂尾,不管我的钱能否追回来,我都一定要去起诉,去法院维护我的正当权益。
我们几个业主找了同一家律所,2022年4月我们走上法庭,和开发商正式对簿公堂。被告席只有开发商的代理律师出庭,他们的人始终没有露面给我们业主一个说法,或者是道歉。还有一个细节是,他们请的律师都换了好几次,给我的感觉是他们好像连律师费都要出不起了。
我们这个案子,一审就直接宣判了,判决结果就是退还全部的房款给业主,剩余的贷款也不用还了,我们这一批打官司的几个业主都是一样的结果。拿到这个结果的时候,我特别开心,也有一些意外,非常感谢我的律师,也感谢法官,他们都很正义。
【3】三年来几乎每天都在尝试要回钱
按照判决结果,被告应该在判决发生效力之日起10日内,向原告支付并退还相关的费用。这个判决从2022年下来,一直到今天,已经过去3年了,我没有收到过一分钱,其他几个打官司的业主也是这样。
我的律师也去查了开发商旗下的账户余额,他发现,余额几乎全是0,没有钱。看到这个结果,我很崩溃。
其实我是有预料的,因为我看到全国各地,这个开发商的项目很多都烂尾。这3年多,我几乎每天都在尝试要回我的钱。对方的律师我们也联系不到,我们就只能找法院,法院给我们的答复是对方账户上没有钱,查封不到资产。
虽然判决下来了,但是实际没有收回钱,不过贷款我不用再继续还了。当时我找银行贷款了82万,用的商业贷款,每个月月供也要好几千,判决下来后,月供是不用还了。可以说,这是打完官司后我唯一减轻的压力。
把首付款,还过的贷款和团购费等所有费用加一起,我差不多出了100多万元。拿不到退款,这个经济压力对我来说特别特别大。有些同小区的业主情况比我还要困难,他们可能度过了比较辛苦的三年,有些也失去了工作,还要供烂尾楼的房贷。他们的压力比我更大,甚至可能都没有钱请律师来帮自己打官司。
对于和我有类似遭遇的人,我的建议是这种资不抵债的烂尾楼,如果项目被纳入保交楼项目,还是以收楼为主,这样的话至少可以得到房子。如果打官司,开发商账上没有钱的话,可能就会钱房两空。国家确实在帮助老百姓把烂尾楼盘活,让人能住进去。我现在只能等着,盼望哪天房地产市场变好,房子卖出去,开发商有钱了,再把购房款退给我。
有些业主收到律师的建议后就放弃打官司了,等待交楼。我也不后悔我的决策,因为我当时的贷款压力确实是比较大。
这虽然不是我购入的第一套房产,但是是我购入的第一套期房。回想起购房时,我以为马上要实现拥有海边一套房的梦想,现在真的是特别失望,这个梦想也彻底地幻灭了。未来,我可能“打死”也不会买期房,送给我都不敢要。
延伸阅读

上海宁国府邸 图源|每经记者 包晶晶
动态验资5000万元才能看房、单套总价2亿元起,远离上海市区。
绿化掩映中,依稀能看见几个巨大的灰色“盒子”,被凿出了大小不一、间距不等的长方形。“盒子”们看上去相互连接,仅从外观判断,很难与住宅联系起来,不少参观过的人都觉得“风格难以接受”。

房子外观像巨大的灰色“盒子”
更令人费解的是,它已经建了17年。
这个名为宁国府邸的近郊项目,为何卖出了市中心独栋别墅的价格?这17年里发生了什么?日前,《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前往长宁区这个神秘项目一探究竟。
01
从地价3.28亿元到一栋别墅2亿元
从上海市中心一路向西,过了古北路之后,虹桥路两侧分布着众多高端住宅。在张爱玲笔下,虹桥路是上世纪40年代上海花园砖墙与寂静庄园的聚集地。
项目所在的三角形地块,东靠青溪路,与西郊宾馆绿地相邻;北接可乐路,与顶流别墅檀宫相邻;西南面,隔一条名为野奴泾的小河,便与两大高端别墅区西郊锦园、西郊田园相望。
站在檀宫南侧的围墙外,便可以看到宁国府邸,灰白色石砖的外墙把工地内部遮挡得严严实实。

灰白色石砖的外墙把工地内部遮挡得严严实实
围墙外的施工铭牌写明了工程类别:民用住宅,建设单位为上海百仕达西郊地产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百仕达)。

围墙外的施工铭牌写明了工程类别
从公示的总平面布置图来看,11栋中空建筑主体首尾相接,沿着三角形地块串成了一条水滴形“项链”。项目内部,一条主干道从可乐东路通向青溪路。

11栋中空建筑主体首尾相接,沿着三角形地块串成了一条水滴形“项链”
“按风貌别墅模式销售,不是集中摇号开盘。售楼处要验资5000万元,然后可以提供一房一价表电子版,预计单栋总价2亿元起。”置业顾问张小姐(化名)在电话中对每经记者说。
对于时隔17年才进行销售,是否存在商改住等土地性质方面的“硬伤”,张小姐表示:“是从公开市场拿的住宅用地,没有任何问题。”
据天眼查,百仕达确实通过挂牌出让方式,以3.28亿元购入了长宁区新泾镇240街坊地块土地使用权,合同签订日期为2008年12月4日。

据天眼查,百仕达确实通过挂牌出让方式,以3.28亿元购入了长宁区新泾镇240街坊地块土地使用权
上海市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公告(沪告字2008第015号)显示,240街坊地块总面积1.36公顷,容积率不大于1.0,建筑密度不大于35%。
同时,公告列明:“土地用途涉及住宅的,执行国办发〔2006〕37号文件。”
注:根据国办发〔2006〕37号文件,自2006年6月1日起,凡新审批、新开工的商品住房建设,套型建筑面积90平方米以下住房(含经济适用住房)面积所占比重,必须达到开发建设总面积的70%以上。
“拿地时有限制条件,就是70/90面积要求,1.0的容积率按照这个标准是造不出来的。”一位知情人士通过电话向每经记者透露,“请了普利兹克奖得主大卫·奇普菲尔德操刀设计。根据规划,有几套是按照整栋销售的标准,其余是一栋房子多个不动产权证”。
开发商的原计划是,小区规模不大,通过内部认购就能全部销售完毕。据上述人士透露,这个项目没有销售压力,重启是因为2024年底相关部门对这块地进行了规则调整,随后项目重新开启。但由于施工周期已长达10年,管道、电线等都要重新铺设。
对于这一点,天眼查相关信息也可佐证。
2024年10月开始,百仕达频繁新增行政许可,涉及长宁区住房保障管理局、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市场监督局等,房屋建设和销售节奏明显加快。2025年1月,公司获得“长宁区240街坊更新项目(暂名)的《开工放样复验审批(房屋建筑)》的核发”。
02
太难建,还是不赚钱?
“未来开发完成后,售价预计为45000元~50000元/平方米(独栋别墅)。”这是2008年土拍之前,市场对于240街坊地块产品的预测。
长宁区是上海别墅发展比较早的地区,特别是在浦东开发之前,上海西郊一直是高级住宅的聚集地,后期也是外销别墅的集中地。
但地块当年成交价仅3.28亿元,时隔17年,单价已经达到了20万元/平方米,而由于11栋楼的主力户型为1000~1100平方米,总货值轻松超过20亿元。
问题来了,为何17年前不进行开发?究竟是“容积率≤1、70/90指标、建筑密度低于35%”带来了开发难度,还是利润太低不想开发?
每经记者在工作时间数次拨打百仕达总机,亮明身份后经前台转接却始终无人接听。
从业26年的项目经理江先生告诉每经记者:“其实难点并不在于拿出建造方案,而是能不能卖掉,能不能赚钱。”
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在1.36万平方米、建筑密度低于35%的情况下,建筑投影面积不能超过4760平方米,再加上容积率的限制,因此大约是3层楼。叠加70/90规定,要么规划小面积的联排别墅,要么建造以90平方米以下户型为主的多层楼房,但这样的产品在西郊很难有市场。”
每经记者注意到,与宁国府邸一河之隔,2005年建成的野奴泾小区,占地面积与该地块非常类似,该小区就以4~5层的住宅楼为主,5幢建筑共11个楼栋单元,贝壳找房显示挂牌均价约6.7万元/平方米。
而宁国府邸请来的设计师,是大卫·奇普菲尔德,根据每经记者获取到的产品宣传册,“项目在视觉上构建独立审美,外墙采用质地粗犷的砖石砌筑,但最终的立面效果极为精致;立面上深深退进的洞口外包表面光滑的石材⋯⋯”


产品宣传册截图
不过,就连销售人员也认为,这样的设计审美“很小众”。不仅如此,社交平台上有不少中介和分销晒过参观视频,总有人留言“风格难以接受”。
有网友评论说:“我超好奇设计师怎样说服开发商盖这样一个玩儿一样的房子。”
即便如此,还是有中介认为它能和21万元/平方米的翠湖六期“掰手腕”。
但一位资深市场分析师向每经记者表示:
难。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