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谁都能一辈子只演一个角色,更不是每个人都能用整整30年,去扮演那个家喻户晓的人物——周恩来。有人可能会想,演同一个人30年,是执念,还是有限?可真有这么一号人,他偏偏成了“周恩来”一生的扮演者,还一头扎进这个角色不带犹豫。

71次饰演周总理!这位特型演员出自哈尔滨,连酒窝都一模一样

1960年,哈尔滨,一个没有多少戏剧氛围的城市。孙维民就是在这里出生的,不过没人把戏剧表演跟他联系起来。儿时的房间里,有块小小的周总理画像,父母三天两头就说起总理的故事,说得多了,他也有点入戏——别说,还真有那么点使命感。小孩瞪大眼望着墙上的画像,这种对角色“前缘”的情愫,哪怕他自己恐怕都不信会有什么用处。

他家普通极了。成绩不咋样,工厂上班,日子寡淡,像大多数东北家庭一样,一眼望到头。没人替他期待什么,他自己反而老有些小心思,没准哪天能变点样子。但这种事情,听起来总像玩笑。没表演基础,也没什么长处,甚至有点腼腆。转机偏偏就这么到了。1985年,中央戏剧学院来哈尔滨招生。孙维民居然琢磨着去试试,还挺大胆?也许他只是觉得不试试会后悔。谁能想到,他居然考上了!

71次饰演周总理!这位特型演员出自哈尔滨,连酒窝都一模一样

来到北京,他仿佛进了另一个世界。什么都新鲜,什么都难懂。别人早就练了几年,他第一次摸剧本,自己都乐了。可他还真能沉下心,一口气啃下那么多理论、表演、台词。三年时间转眼就混过去了,毕业的时候,他以为,自己总算能改命了。现实可没给他脸色瞧,没人愿意用他。剧组说你没特长,你长得也普普通通。孙维民就这么跑龙套——大街小巷,市场公交,到处是他身影。活儿不多,报酬更少,同伴们一个个都离开了。其实他偶尔也想过,要不然算了?但一到舞台上,他又不舍得。

直到1991年,人到三十,他才等来机会。大连话剧团筹备一部关于“使命”的话剧,需要一个中年周恩来。导演都急疯了,选了无数演员,总不满意。孙维民哭笑不得,自己哪像周总理?化了妆再一打量,加个侧影,还真有点神韵。更怪的是,他对周总理的了解、对气质的琢磨,居然让导演心服口服。这下子,他总算演上主角了。

71次饰演周总理!这位特型演员出自哈尔滨,连酒窝都一模一样

自此以后,路像是通了,但又像陷得更深。他说自己从这以后,才算真的找到人生的方向——你听着玄乎,其实他内心也没底。演一个角色一直能红吗?没准儿演腻了观众都嫌弃。但他偏偏动了真格,买来一堆周总理的资料、录音甚至影片,一遍遍学,素描周总理每个微小的动作声音。膝盖磨肿了不算事儿,晚上在镜子前对着自己琢磨微笑和神情,一遍不行就来十遍。

这也挺没劲的吧?他自己都说,妻子打趣:“你是不是要变成周总理了?”有时候他苦笑,自己怎么连生活都在跟着改变?完全不像个演员,更像个模仿机器。

71次饰演周总理!这位特型演员出自哈尔滨,连酒窝都一模一样

可结果真就不赖。1995年,《周恩来在大连》一播出,观众全说“像”,还有人专门写信给导演,说一看到孙维民就仿佛回到过去。戏约一时间多到接不过来。有人说你天天演一个人不腻吗?他自己却说,每时每刻都像新考验。周总理年轻、壮年、老年,甚至生病前后的状态,统统不一样,每一版都得推倒重来,他说自己“必须把那个阶段的人物神韵琢磨透再敢演”。

这个“琢磨”,听着轻松,胖了十斤、戒酒戒烟还得作息规律——感觉比当官的还自律。他拍戏经常二十几个小时不合眼,有一次连走路都变成周总理的姿势,自己都觉得诡异。抽离角色用好几天,家人都笑话他神经质。

71次饰演周总理!这位特型演员出自哈尔滨,连酒窝都一模一样

但,“投入”有用啊。2016年的《海棠依旧》,他的周总理一出现,业内还有专家说这是“高原上的高峰”。夸得有点虚,但确实,没人说不行。

2011年,电影《周恩来的四个昼夜》拍摄现场还出了点小插曲。有次现场,群众演员一看到他登场,居然鼓掌、喊“总理,我们想您了”,一帮人眼眶都红了。孙维民被整懵了,忽然明白自己身上的分量变重了,不只是演技那么简单。哪怕心里明白,影像跟现实不可混淆,但那天他确实激动。

71次饰演周总理!这位特型演员出自哈尔滨,连酒窝都一模一样

这以后他对角色更敬畏。说话再三推敲,哪怕一句台词,一个动作,都不能马虎。他对身边人说,观众喜欢,才有他现在的位置,甚至觉得被选中从事这个职业,是“无法丢掉的责任”。

再说年龄也大了,演老年周总理得有新办法。他找了不少医学专家,观察老人生活细节,整个人都变温和了。新的挑战反而更让他着迷,别人看着有些唏嘘,他自己总觉得还能再演一阵。

71次饰演周总理!这位特型演员出自哈尔滨,连酒窝都一模一样

像《守岛人》这样的角色,完全跟以往不同,一个皱巴巴的渔民,他居然也演得像模像样。观众差点没认出来,放映完了才恍然大悟,原来是“周总理”演的。“两个极端”的感受,不知算不算对他的褒奖。他有时候自己也想,是不是已经牢牢被周总理绑住了,别的什么也没法演?

30年过去了,奖拿了不少,国家一级演员、什么什么大奖都登门,外人一说起他就是“敬业”。可他心里头的满足,反而是那些观众随口一句“感觉你就是周总理”。这个认可,够他靠一辈子。

71次饰演周总理!这位特型演员出自哈尔滨,连酒窝都一模一样

当然,也不是所有人都认这一套。有人觉得他选择太窄,哪有演员自甘束缚,只演一个角色?或许除了技术熟练,其它都失去了挑战。可他偏不信,“每一次都有新东西”,怎么可能腻?又不是没演过别的角色,只是喜欢这个身份。

他也会有拖延,不是每部戏都能做得尽善尽美,有时候也会懈怠一两天,甚至怀疑要不要换条路。但只要一穿上戏服,所有杂念又消散了。反倒是这份反反复复的执着,才保住了他这个“周恩来专业户”的金字招牌。

71次饰演周总理!这位特型演员出自哈尔滨,连酒窝都一模一样

现在媒体怎么说都无所谓了。人到了这个位置,说不清自己究竟是演员,还是代表着某种大众记忆。时间长了,他自己都模糊了。

最后,三十年磨一剑也罢,反复琢磨、推敲人性的细微也好。孙维民就是用一身力气,在众目睽睽下,把“周恩来”活成所有人的集体回忆罢了。现实远远比戏剧本身复杂,愿意一直演下去,是信念也可能仅仅是惯性,还有点说不上来的复杂。谁知道哪一天,他会不会还去演另外一个“自己”?

71次饰演周总理!这位特型演员出自哈尔滨,连酒窝都一模一样

总之,有的人活成大家记忆里的样子,有的人在别人的记忆里寻自己。孙维民,算是哪一类?没有人能回答得准。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