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中国铁矿需求撬动全球贸易规则

本文仅在今日头条发布,谢绝转载

2025年9月30日,中国矿产资源集团一则简短通知,在全球大宗商品市场投下重磅炸弹:即日起,国内所有钢厂暂停采购澳大利亚必和必拓旗下以美元计价的海运铁矿石,已装船的12艘货轮暂缓接卸,仅保留人民币结算的现货铁矿石交易。

消息一出,必和必拓股价当日盘中跳水3.2%,澳大利亚总理紧急发声表达“遗憾”,这场围绕“黑色黄金”的博弈,绝非简单的贸易纠纷,而是中国从资源贸易“被动买单者”转向“规则制定者”的关键一步。

专家:中国铁矿需求撬动全球贸易规则

一、博弈始末:从品位争议到定价权之争

此次停购并非临时起意,而是长达一个月谈判破裂后的必然结果。

2025年9月初,中方就发现必和必拓供应的主力产品“金布巴粉”铁矿石品位下滑——铁含量从62%降至58%,杂质含量升高近10%,但报价仍维持在130美元/吨,开采毛利率高达90%。

要知道,国内钢厂使用低品位铁矿,每吨钢的冶炼成本会增加150元,仅这一项,每年就会让中国钢企多支出超800亿元。

专家:中国铁矿需求撬动全球贸易规则

9月中旬的年度长协谈判中,矛盾彻底激化。

必和必拓坚持将长协价上调15%,至109.5美元/吨,理由是“全球能源成本上涨”;

而中方则主张长协价应与现货市场挂钩,当时青岛港62%品位铁矿现货价仅80美元/吨,30美元的价差让谈判陷入死局。

在多次沟通无果后,中方选择精准出手:只停美元单、保人民币单,既避免国内高品位铁矿断供(必和必拓对华年出口1.2亿吨,占中国进口总量9.7%),又直击必和必拓依赖美元结算的利润核心。

专家:中国铁矿需求撬动全球贸易规则

这种“有守有攻”的操作,底气源于中国在全球铁矿市场的分量——中国每年进口铁矿石约12亿吨,占全球海运铁矿石总量的75%,是必和必拓最大的单一市场,其90%的对华出口量找不到替代买家。

二、信号明确:三大立场改写国际贸易惯性

1. 绝不纵容“以次充好”的卖方垄断

长期以来,必和必拓、力拓等澳矿企凭借资源优势,形成了“买方人多、卖方定价”的畸形格局:矿石品位降了,价格不降反升;港口装货费、运输附加费说涨就涨,中国企业只能被动接受。

此次停购,中方用行动划下红线:作为全球最大买家,“品质匹配价格”是合作的底线,任何试图靠垄断薅羊毛的行为,都将失去中国市场。

专家:中国铁矿需求撬动全球贸易规则


2. 人民币结算不再是“选择题”,而是“必答题”

必和必拓拒绝人民币结算,是此次反制的重要诱因。

此前,巴西淡水河谷、澳大利亚力拓均已开通人民币结算通道,仅必和必拓坚持“美元唯一”,背后是其与华尔街资本的深度绑定——摩根大通持有必和必拓11%股份,而美元结算正是维护美元霸权的重要一环。

专家:中国铁矿需求撬动全球贸易规则

中方的差异化政策极具导向性:暂停美元矿采购,却保障人民币现货供应,相当于告诉全球矿企:接受人民币,就能保住中国市场;固守美元,就可能被淘汰。

目前,中澳已启动50亿美元铁矿石人民币结算试点,预计明年这一规模将突破200亿美元,直接冲击全球80%铁矿贸易用美元结算的旧格局。

专家:中国铁矿需求撬动全球贸易规则

3. 集中采购破解国内钢厂“分散弱势”

过去,国内钢厂分散采购、相互压价,给了国际矿企“逐个击破”的机会。

而中国矿产资源集团整合了全国40%以上的铁矿需求,形成“买方联盟”,此次统一停购,彻底打破了“中国买得越多、价格越高”的怪圈,证明集中需求力量,能有效对抗国际巨头的垄断。

专家:中国铁矿需求撬动全球贸易规则

三、连锁影响:全球资源格局迎来“重构时刻”

1. 中澳贸易天平倾斜

铁矿石是澳大利亚的“经济命脉”,贡献其GDP的7%,对华出口占澳铁矿总收入的80%。

若停购僵局持续,必和必拓黑德兰港库存已积压超800万吨,季度利润预计下滑24%;

澳大利亚全年对华出口收入可能减少200亿美元,直接影响其就业和经济增长。

反观中国,已提前布局替代来源:几内亚西芒杜铁矿产能利用率升至85%,巴西矿进口占比从2019年的20%升至2025年的32%,澳矿依赖度从62%降至48%,断供风险已大幅降低。

专家:中国铁矿需求撬动全球贸易规则

2. 美元霸权再受冲击

铁矿石美元结算是美元霸权的重要支柱之一,中方推动人民币结算,不仅能每年节省数十亿美元外汇兑换成本,更带动了其他大宗商品的“去美元化”。

IMF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第三季度,全球贸易美元结算份额下降1.8个百分点,人民币在全球外汇储备中的占比升至3.7%;

沙特甚至表示,考虑在原油贸易中引入人民币计价,中国用铁矿贸易为“去美元化”打开了突破口。

专家:中国铁矿需求撬动全球贸易规则

3. 供应链多极化加速

停购令下,巴西、西非、俄罗斯的矿企纷纷获得中国增量订单:巴西淡水河谷对华出口同比增长15%,西非塞拉利昂铁矿出口额翻倍。

这种“不把鸡蛋放一个篮子”的多元化布局,不仅让中国在谈判中更有底气,也为其他国家提供了“规避单一供应风险”的范本——印尼、印度等国已开始效仿中国,建立资源集中采购平台,全球资源供应链正从“澳巴主导”转向“多极平衡”。

专家:中国铁矿需求撬动全球贸易规则

从本质上看,停购必和必拓美元矿,不是一次孤立的贸易反制,而是全球资源治理权的一次“新旧交替”。

过去,国际矿企靠“资源垄断+美元霸权”制定规则;

如今,中国用“12亿吨需求+人民币结算+多元供应”的组合拳,重新定义了“买方市场”的价值。

专家:中国铁矿需求撬动全球贸易规则

这场博弈证明:决定资源价格的,从来不是地下的矿石储量,而是市场需求的战略定力与规则话语权。

随着人民币结算范围扩大、多元供应链成型,一个由需求端主导、更公平的全球贸易新秩序,正在铁矿石的流动中慢慢成型。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