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再次迎来史诗级大反转。就在刚刚,中国打出一记让全球市场措手不及的重拳:正式宣布暂停采购澳大利亚必和必拓集团的美元计价铁矿石。这一拳打出去,整个国际市场都坐不住了。

“中方停购必和必拓铁矿石”,澳大利亚总理急了:“令人失望”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必和必拓可不是普通企业,它是全球最大的铁矿巨头之一,更是澳大利亚的经济命脉,我们这一招精准打在了其七寸上。

这背后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困扰我们几十年的铁矿石困局,终于要迎来史诗级大反转!

说到铁矿石,我们得先明白一个关键常识:炼钢的高炉一旦点火就不能停。为什么?因为高炉若熄火,重启成本高到无法想象,仅重新点火就要损失上千万元。因此高炉必须365天连轴转,铁矿石必须像血液一样源源不断供应。

但问题在于,我国的铁矿石家底实在令人揪心。储量仅占全球不到12%,且品位低、开采成本高。

这造成了什么局面?我国超过80%的铁矿石依赖进口,一年要消耗全球70%以上的铁矿石,其中大部分需看澳大利亚脸色。

“中方停购必和必拓铁矿石”,澳大利亚总理急了:“令人失望”

最令人憋屈的是,采矿本是低附加值产业,澳大利亚开采成本仅十几美元/吨,卖给我们的最高价却达267美元/吨,利润空间甚至超过高科技芯片。这哪里是正常贸易?分明是坐地起价。

结果呢?整个中国钢铁行业去年辛辛苦苦干一年,利润总额仅291亿元,平均每吨钢仅赚29元,还不到一杯奶茶的价格。

全国重点钢企中超过三成仍在亏损经营。而必和必拓、力拓、淡水河谷这三大矿商一年净利润高达1840亿元。说白了,我们几十万钢铁工人就是在给这几家国际矿商打工。

“中方停购必和必拓铁矿石”,澳大利亚总理急了:“令人失望”

必和必拓、力拓、淡水河谷

难道我们要一直忍气吞声?当然不!中国人最擅长的就是逆天改命。经过多年布局,我们走出四步绝杀棋,一步比一步精彩。

第一步,彻底终结内耗。

2022年,中国矿产资源集团正式成立。这个集团有多重要?它将全国所有钢厂的采购需求整合在一起,形成超级采购方。过去我们是一盘散沙,常被各个击破;现在是一个铁拳,话语权彻底改变。但这还不够。

第二步,我们在货币上实现重要突破。

注意看,此次暂停的是美元计价的铁矿石采购,背后信号再明显不过:我们不仅要价格合理,更要打破美元霸权。

目前中俄铁矿贸易已有45%使用人民币结算,巴西也积极响应,这一步直接动摇了美元在大宗商品贸易中的根基。

“中方停购必和必拓铁矿石”,澳大利亚总理急了:“令人失望”

第三步,我们不再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

俄罗斯的库尔斯克铁矿、巴西的优质矿源,以及非洲几内亚的西芒杜铁矿(全球储量最大、品位最高的超级矿床),都在我们的布局中。特别是西芒杜铁矿的首船矿石即将抵达中国,这正是我们敢于对澳矿说不的最大底气。

第四步,展现了“基建狂魔”的本色。

为解决巴西矿运输距离远的问题,我们造出40万吨级海上巨无霸,建起配套深水码头,一艘船就能装载3艘普通货轮的矿石,硬是将单位运输成本降至原来的60%。这就是中国人的智慧,用基建实力打破地缘劣势。

所以,此次暂停采购绝非临时起意,而是我们运筹帷幄多年后的精准出击。现在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表示失望,希望恢复进口

解决之道很简单:第一,将价格降至合理水平;第二,接受人民币结算。一旦最大的必和必拓被拿下,其他矿山自然会跟上,这场持续数十年的铁矿石战争终于要见分晓。

这一仗给我们的启示太深刻:破局不能靠抗议,要靠实打实的实力。

“中方停购必和必拓铁矿石”,澳大利亚总理急了:“令人失望”

深水码头、超级货轮、跨境铁路、资源互换,加上团结一致不内耗,就是我们的制胜法宝。说到底,这个世界永远尊重实力——谁拥有最大的市场,谁掌握核心的技术,谁就能定游戏规则。

更令人振奋的是,这套成功模式完全可复制到大豆、玉米、石油等其他大宗商品领域。届时受益的不仅是钢铁行业,而是整个中国制造业。

这场铁矿石大戏才刚刚进入高潮,更大的变革正在酝酿。

#中国停购澳矿不仅是价格博弈##上头条 聊热点##矿产#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