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藏海传》最新的剧情中,荣升侯府第一幕僚的藏海开始了复仇计划。

在手刃仇敌、颠覆庄家之前,藏海简直好运爆表、有如神助。他先是意外地与师兄观风重逢,复仇路上多了一个帮手;然后又在古墓之中寻得了父亲留下的神器青铜匣。

有了青铜匣这样的神兵利器,藏海对复仇成功志得意满。他借着平津侯祭祀祖先、敬酒上香的机会,暗中将青铜匣埋在香炉之中,又顺势替换了香。

这一套操作下来,庄芦隐的结局仿佛已经注定。只要他焚香祭祀,自然会触发青铜匣内的机关。如此一来,暗器射出、侯爷毙命,藏海的复仇计划就会完美实现。

然而,在这个世界上,心想事成只是例外,事与愿违才是常态。藏海的计划看似天衣无缝、滴水不漏,谁料却功败垂成。

原来,平津侯对藏海并不信任。他表面上对藏海提携指点、信任有加,暗地里却一直在提防着他。这场祭祀活动,正是他为试探藏海布下的陷阱。

假如,没有恩公的及时觉察、拿走青铜匣,藏海就会被庄芦隐当场识破,死无葬身之地。

直到此时此刻,后知后觉的藏海这才发现自己差点落入了平津侯的圈套。

原来,庄芦隐对藏海从来都没有给予足够的信任。从藏海死里逃生、走出太后陵墓之后,平津侯看似接纳了藏海,把他视为自己的心腹。然而,自始至终,他对藏海的怀疑从来都没有停止。

从庄芦隐下令让藏海住进侯府内院开始,他时时处处装出对藏海无限信任的样子,他特许藏海进入书房,允许藏海出入财库,他把府内大小事务一并交给藏海打理,释放出一名老板对职业经理人的尊重和信任。

然而,这一切都不过是平津侯苦心营造的假象。他之所以要放权给藏海,最终是为了引蛇出洞。

藏海初入侯府,自知人脉不广、根基不深,所以小心谨慎、认真应对。藏海很清楚,平津侯不会轻易地相信别人,所以他才会伪装自己。

谁料,藏海藏得那么深,还是一不小心着了侯爷的道。对此,我们不禁要问——明明藏海伪装得那么好,为什么还是差点被识破呢?

答案很简单——藏海太完美了。

平津侯是个聪明人,他知道,世上所有的人和事,如果一切过于完美,就一定是假的。

枕楼的八公子曾经说过,藏海是非常之人、能成非常之功。以藏海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文韬武略、纵横捭阖的全能属性,他甘心给别人当幕僚,本就是一件很奇怪的事情。

在古代,科举入仕才是正常的晋升渠道,而幕僚则是大多数落榜考生退而求其次的选择。

在大雍国内,藏海无论是硬实力还是软实力,都是首屈一指的人物。他年纪轻轻、满腹经纶、才华横溢、前途无量,却甘愿栖身于侯府,做别人的门客爪牙,这不得不让人怀疑他的真实目的。

在策划实施祭祀礼复仇行动之前,枕楼老板香暗荼就曾在京中编造谣言、四处散播,声称藏海接近平津侯别有用心、另有目的。

香老板的谣言有N个版本,其中有一个版本是这样的:借着童谣的名义,造谣藏海进入庄家意有所图,欲行不轨之事、颠覆庄家。

你看,这谣言与真相如出一辙,这简直就是标准答案。

既然香老板都猜测藏海接近平津侯的动机不纯,那么庄芦隐自己必然也会心生怀疑。毕竟,藏海接近侯爷、成为幕僚,终归是有所图的——要么图权、要么图钱。

从表面上看,藏海舍弃了官场的大好前途,屈尊降贵地进入侯府、成为幕僚,那么他必然不是图权的人。毕竟,当幕僚就等于给别人打工,这个世界上谁不愿意自己当老板呢。

藏海既然不图权,那大概率就是图钱了。

为了验证自己的想法、揣摩藏海的动机,于是,平津侯就借着送回头礼的名义,给藏海奉上了一大堆金银珠宝、古玩字画。结果,他收下礼物,转手就全部变卖,打着王爷的名头,在侯府外开设粥场、救济穷人。

藏海这做法,既不显得自己清高,又给侯府赚得了名声。他自认为这番操作简直满分,但事实却并非如此。

藏海不图钱、不贪钱,身负经天纬地之才,却甘愿做鹰犬爪牙之辈,这不禁令人感到恐惧。就像一个肤白貌美大长腿的绝世佳人,一不图钱、二不图名分,哭着喊着要嫁给隔壁二傻子。这样的桥段,你我敢相信,二傻子都不相信。

毕竟,白富美图什么呢?总不能图他长得老、图他不洗澡吧!

只有在金钱和利益面前,才能看清人。如今,藏海风华正茂、才高八斗,却要主动进入侯府,委屈自己当幕僚、清正廉洁不贪财。这样的人,不是没有所图,恰恰是所图甚大。

一个人如果是铜头铁臂、没有命门,这才是真正的可怕之处。平津侯很清楚,相比贪婪的杨真、凶狠的瞿蛟,藏海这样看不穿、猜不透的人,才会令人心里不安、后背发凉。

因此,平津侯才会处心积虑、用尽手段,设下圈套,坐等藏海落网。

藏海与平津侯,你再聪明、别人也不傻。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