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方代表贝森特大大方方承认,和他打交道的中方代表“冷静老练”,特朗普政府手中的筹码有点不够看了。
中美新一轮关税谈判结束后,美方牵头人、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回国接受了美媒CNBC的采访。在采访中,他详细描述了这场闭门谈判中的一些细节。
【美方牵头人、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回国接受了美媒CNBC的采访】
贝森特说,中方代表团共有75人,而美方这次来了15人。会议一开始会有惯例的念稿环节,接着双方会来回讨论各自关注的重点议题。
他透露,真正有成果的讨论,是分成几个小组,双方二对二的会谈。
参与会谈的美方代表包括贝森特自己和贸易代表格里尔,而中方则包括中美经贸中方牵头人何立峰、一位商务部副部长、一位财政部副部长,另外加上翻译。
贝森特还提到,二对二的会谈结束后,他随后与中方牵头人及其翻译在同一间房间里进行了单独会谈。他强调中方“非常沉着冷静”,并且赞赏中方牵头人是一位“老练的政治家”。
【在采访中,贝森特详细描述了这场闭门谈判中的一些细节】
在谈及第三轮会谈与前两轮的不同之处时,贝森特称,相比于第一轮的日内瓦会谈和第二轮的伦敦会谈,此次斯德哥尔摩会谈的议题更加宏观,双方更多讨论了大的经济框架,而前两次会谈的议题则更加具体。
至于美方要求中国停止购买俄罗斯和伊朗石油一事,贝森特表示,中方告诉美方,中国是主权国家,有自己的安全和能源需求,这些都基于内部政策来决定。
这位美方牵头人坦言道,在施压中国停止购买俄油的问题上,美国并没有太多筹码。
透过现象看本质。其实在很多问题上,美国在谈判桌上对中国都没有太多筹码,已经被打疼的特朗普政府,无法像对付其他贸易伙伴那样来对付中国。
实际上,这也能解释为什么特朗普对中国和印度的态度差距那么大:
同样都是购买俄罗斯石油的大国,特朗普对印度就威胁称“将在8月1日起对其购买俄油的行为进行惩罚”;而对中国,特朗普的调门则降了好几个档次,强调“中美合作得很好,相信双方会达成很公平的协议”。
问题的根本就在于,美国对中国没有太多筹码,尤其是在这种涉及中方关键利益的领域中。
【特朗普在中美谈判后表示:“中美合作得很好,相信双方会达成很公平的协议。”】
在能源安全领域,中方的态度一直都非常坚决。从俄乌冲突爆发后到现在这三年多时间里,美西方曾多次喊话要求中方停止进口俄油,但都无济于事。
拜登政府做不到的事情,特朗普也做不到。
今年2月,中国外长王毅在出席慕尼黑安全会议时,慕安会主席霍伊斯根就曾在对话中问王毅外长这么一个问题:
“中国是否会采取减少进口俄罗斯能源,或者压低进口价格的方式,来施压普京政府尽快结束战争?”
对此,王毅外长是这么回应的:
“如果中国不从俄罗斯买,哪个国家能够提供如此巨量的油气,来满足中国民众的需求?那是不可能的,也是不保险的。”
【王毅外长的这番表态,已经把中方的立场讲得非常明确了】
王毅外长的这番表态,已经把中方的立场讲得非常明确了——哪怕将来作为协议的一部分,中国增加进口美国能源,也不可能完全切断自俄罗斯的能源进口。
退一步来讲,直到现在,欧盟还有那么多企业购买俄罗斯天然气呢,为什么不先让欧盟进一步收紧相关政策?
整体来看,切断俄罗斯能源贸易这件事,本来就是无解:只要俄罗斯能产油,它就能卖出去,无非就是便宜一些——这是市场本质所决定的。
这就是为何七国集团(G7)会对俄罗斯石油设定“最低价格上限”,而不是用所谓“二级关税”一棒子打死。
所谓“最低价格上限”,即如果一个国家或企业以超过上限的价格购买俄油,那么G7将拒绝为载货的油轮提供保险等航运配套服务——在航运保险业中,G7长期垄断全球九成以上的市场份额。
从2022年底该措施实行到今年6月,价格上限一直是每桶60美元。6月初,为了进一步向俄施压,G7绝大多数国家决定将价格上限下调至每桶45美元。而特朗普政府则决定不参与下调。
【在施压中国停止购买俄油的问题上,美国并没有太多筹码】
特朗普觉得自己的“二级关税”更有用,但实际上,只要该关税加不到中国头上,那么其效果必然会大打折扣,甚至会让中国因此受益。
一方面,由于没有印度这么一个大客户,俄罗斯在与中国议价时必然会更加被动,导致中方有可能会拿到更优惠的价格。
而如果中方能从俄罗斯那里以更优惠的价格购买石油,那么特朗普政府将更难以在谈判桌上说服中国增购美国的能源。
另一方面,印度能做的事情,中国自然也能做:无非就是换个国家贴牌高价倒卖——毕竟市场需求就摆在那里。
所以从这两个角度来看,特朗普政府对印度购买俄油的“惩罚”,大概率也持续不了多久:估计最终会以莫迪政府承诺增加进口美国能源了事。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