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以法之名》中,万海案、张文菁案和乔振兴案是拨开迷雾、查明真相的关键。
自从张文菁当场翻供喊冤之后,省检察院派出了指导小组,对张文菁案和万海案进行调查。由于东平政法系统有内鬼,所以,指导小组在当地四处碰壁、举步维艰。
不过,在郑雅萍和洪亮的坚持下,张文菁无罪释放,万海案发现疑点。指导小组虽然看似无功而返,但却能够凭借着诸多的细节和碎片,用拼图一样的方法,渐渐还原出万海案的真相。
在三起案件中,乔振兴案最为蹊跷。

按照常理,禹天成既然要卷土重来、杀回东平,那么他的头号目标自然是死对头万海。因此,禹天成命令手下罗织罪名、炮制冤案,最终愣是无中生有、颠倒黑白,把万海打成了黑社会。
禹天成与万海宿怨已久,却也只是将他送进大牢、判刑十年。但是,作为主办案件的前检察官,乔振兴却被人杀害,还要背上畏罪自杀的骂名,这着实令人不解。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在谢鸿飞接手万海案后,乔振兴被李人骏一脚踢开,对天龙集团已经没有了威胁,禹天成、陈胜龙为什么还要把他往死里整呢?
乔振兴的遇害有多离奇,连身陷囹圄的万海都忍不住要吐槽。“乔振兴,他是个什么样的人,我不妄加评判,但是我觉得这个人挺蠢的。如果说他是保护伞的话,能把自己保护死了,那也挺绝的。”

身为保护伞,先把自己保护死了,乔振兴的遭遇,怎么看怎么都像是地狱笑话。万海虽然嘴上淬毒、口吐芬芳,但是这段话却是发人深思的大实话。
事出反常,必有妖孽。禹天成连万家人都没有赶尽杀绝,为什么却对乔振兴痛下杀手呢?
乔振兴遇害的真相,藏在一桩陈年旧案里。
在指导小组被撤回后,不甘心、不放弃的洪亮,仍在暗中进行乔振兴案的调查。他循着乔振兴生前的通话记录和银行流水,顺藤摸瓜地翻出了一起旧案——1·31持枪抢劫杀人案。
这起案件发生在十三年前。当时,东平某企业的财务室遭到持枪抢劫,最终造成了现金被抢、会计杨正3人死亡的严重后果。事后,警方抓住了案件的两名凶犯——孙一虎和王大有。经检察院提起公诉、法院审理判决后,孙一虎被枪毙,王大有判处有期徒刑20年。

本来,这不过是一起盖棺定论的案件。但是,洪亮在调查中发现,乔振兴死前发现这起旧案当初办错了,案件的主犯另有其人。
好巧不巧的是,当初被抢劫的企业正是万家人名下的万川矿业,而案件的主犯叫王大有——他是陈胜龙与禹天成的马仔。
故事讲到这里,所有的碎片基本收集完成。只要我们简单梳理,就能用盲人摸象的方式,拼图一样地找出乔振兴遇害的真正原因。
13年前,万海与禹天成就结下了梁子。禹天成手下的小弟王大有,带人枪击杀人并血洗了万川矿业的财务室。在案发后,王大有用20万元现金收买了身患绝症的孙一虎,最终用这李代桃僵的计策,瞒天过海、逃过一劫。

13年后,检察官乔振兴在调查万海案的过程中,意外地找到了这起与万川矿业有关的陈年旧案。随着调查的深入,他发现案件被错办,孙一虎只是替人受过,真凶是王大有。
乔振兴的发现,让暗藏幕后的禹天成、陈胜龙感到恐惧和不安。如果放任乔振兴追查下去,那么万海与禹天成的私人恩怨,万氏集团与天龙集团的恩怨将会大白于天下。
按下葫芦浮起瓢,拔出萝卜带出泥。为了防止乔振兴抽丝剥茧、一查到底,陈胜龙这才导演了这出检察官充当保护伞、乔振兴畏罪自杀的大戏。

如此一来,13年前的真相将会尘封,而万海的黑社会身份也将彻底坐实。毕竟,有黑必有伞、打黑必打伞。没有保护伞、关系网的黑社会,简直是不可能的存在。
这一石二鸟的毒计,步步为营、招招致命。就这样,乔振兴稀里糊涂地背上了黑伞的骂名,成为了天龙集团构陷的对象。
乔振兴曾说过,他之所以要做检察官,就是要做坚守正义底线、捍卫公平的卫士。他曾在自己的开水瓶上写下过这样一句话——以至公无私之心,行光明正大之事。

乔振兴用生命践行了自己的承诺,说到做到、不放空炮。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