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法之名》如何叫好又叫座

就在昨天,《以法之名》在优酷迎来了大结局,一直追剧的观众终于可以放下悬着的心,感慨一句:“东平的天亮了。”

《以法之名》以海东省东平市“万氏集团涉黑案”为风暴中心,讲述了海东省检察院十一部检察官洪亮(张译 饰)、一部检察官郑雅萍(蒋欣 饰)为核心的指导/调查组,在复查东平市“万海案”时,直面司法系统的沉疴,在盘根错节的权力网中撕开裂口,最终打掉“天龙集团”黑恶势力,完成一场刀刃向内的刮骨疗毒的故事。

《以法之名》如何叫好又叫座

在过去的半个多月里,《以法之名》掀起了一股追剧热潮。

剧集不仅有“刀刃向内”的锋利锐度,还有触碰现实问题的表达力度,以及司法群像塑造的立体感和鲜活度。观众在剧中追随几位检察官的脚步,不仅能如亲历般见证一段艰苦卓绝的“打伞破网”之旅,也能在惊心动魄之余上好一场“普法教育课”。

《以法之名》的酷云首播收视率为1.67%,优酷热度值破万,随着口碑的发酵,在央视收视榜、优酷热度榜、猫眼电视剧有效播放榜等多个榜单上持续多日位居榜首。豆瓣开分7.6分,目前已涨至7.8分。

《以法之名》如何叫好又叫座

在传统上大概率会被古装、偶像剧“统治”的暑期档,这样一部检察侦查题材的硬核作品,是如何做到既叫好又叫座的?

我们对话《以法之名》的总制片人、二十四格传媒总经理高金玺,听他讲述了这部剧背后的故事。

《以法之名》如何叫好又叫座

打磨剧本三年光阴,拍摄周期一天不超

如果把现实题材剧比作一座金字塔,需要在专业度、现实关涉和市场性之间精准平衡的涉案题材剧,其创作难度算得上“塔尖”段位。

像《以法之名》这种在检察题材中继续做细分和创新,想要在案件中讲清“检察侦查”,表达检察系统通过内部监督维护司法公正主题的创作,更是难上加难。

大多数观众对检察院的职能、检察官的工作知晓并不多,无法分辨公安机关扫黑和检察机关扫黑的区别在哪里,更不用说对“第十一检察部”这个特殊部门的运作机制的了解了。

《以法之名》如何叫好又叫座

如何调动观众“关心度”,是首要问题。高金玺和创作团队解决这个问题,用的是笨办法——下生活,反复地下生活,从生活里面找答案。

“在创作《以法之名》之前,我们团队内部对检察官这个职业的认知也不够饱满。脑子里的刻板印象,与检察官的真实生活相距甚远。”高金玺开门见山地介绍道。

“在采访过程中,我们接触到了大量真实鲜活的案例。我们观察到,检察官需要守住公平与正义的底线。但回到家中,他们也需要面对人情世故、柴米油盐,有理想的憧憬,也有现实的落差。如何拍出他们在情与法之间的挣扎,考验着主创团队的认知能力。”

“是黑恶一个不漏,不是黑恶一个不凑。”这是检察机关在扫黑除恶行动上的基准线,也成了高金玺团队最终选择的“破题”方向。

《以法之名》如何叫好又叫座

根据大量的采访和以往二十四格开发项目的经验,主创最终确定了《以法之名》的四点创作原则:鲜明的人物性格,复杂的人物关系,纠结的人物态度,简单的故事情节。

二十四格的剧集创作有一个“传统”,即导演必须深度参与剧本创作。《以法之名》也不例外。在确定主题的前提下,由导演傅东育指导剧本结构。多位编剧以“薪火相传”的方式集体创作。每位编剧都贡献自己的认知高点,将剧本推高一个水位。前后打磨历时三年,《以法之名》的剧本逐渐完善。

高金玺坦言,在创作期间剧本不断推翻重写,几乎将故事的可能性都尝试了一遍,“观众最终看到的故事,只是我们剧本工作的冰山一角。从大量采访到剧本修改,实际工作量可能超过10个剧本。为了给出一瓢水,我们实际上准备了一桶水。”

《以法之名》如何叫好又叫座

从创作角度来看,追求精雕细琢和资源匹配是一种“正义”。但作为总制片人,高金玺需还要平衡预算和周期。

由于《以法之名》中有着大量需要“细品”的情节,再加上傅东育导演“细节控”的创作习惯,剧集播出后,剧迷群体中曾流传过《以法之名》“停机7天改剧本”的传言。

尽管观众是出于对主创创作态度的肯定,才传播的这则消息,但高金玺还是做出了回应:剧组的拍摄1天也没停。

“但这个7天,并不是空穴来风。”他笑着解释道。《以法之名》的拍摄难度非常大,期间剧本一度需要进行相当大的调改。傅东育导演当时已经是每天早上7点半开工,一直工作到晚上12点的满负荷节奏了。一旦要改剧本,他面临的压力会更大。

《以法之名》如何叫好又叫座

“我在看出他为难的时候,就跟他沟通,说剧组需不需要停下来改剧本?需要几天?他说需要,需要10天。我说,10天给不了,但在预算不超支的情况下,我可以腾挪出7天。他说好,我心里有底了。”

但实际上,这7天的缓冲buff导演1天都没有用。《以法之名》计划拍摄120天,实际上只拍摄了119天,就保质保量、提前杀青。

高金玺认为,拍摄能够如此顺利,靠的是和导演的彼此信任,依仗的是多年合作的默契。有了这层信任和默契,才有了二十四格对项目的把控能力。

拍出人物的纠结感,坚持正向价值观

傅东育常说,戏剧好看之处,就是把人逼到绝境。当人物被抵到墙角,不能转身的时候最精彩。《以法之名》的剧情设计,就是把剧中的人物逼到绝境,看他们如何取舍。

剧中的三位检察官洪亮、乔振兴(是安 饰)、李人骏(李光洁 饰)曾是同窗好友,都心怀理想,但性格的差异和职业的发展让他们的命运有了区别。

《以法之名》如何叫好又叫座

省检察院十一部是专门调查司法人员滥用职权、违规执法的部门。在职责上,十一部的检察官调查的对象多为“自己人”,不仅有同事,还有师徒。洪亮面对的就是这种难题。

面对乔振兴之死的真相,是否要追查下去,需要洪亮做出选择。作为“上门女婿”,如何面对岳父一家人,他要做选择。

李人骏不自觉被牵扯成为黑恶势力“保护伞”的时候要做选择,当妻子柳韵被人围猎、涉嫌职务犯罪的时候,他还要做选择。

《以法之名》如何叫好又叫座

“不同的选择往往牵扯到多条不同的故事线。面对家庭、同事等复杂的人际关系,纠结就成了一种常态,看他们的取舍,戏剧张力就呼之欲出。”高金玺总结道。“检察官也好,犯罪分子也好,他们身处绝境,做出不同选择的过程,才是这部剧最被观众津津乐道的部分。”

作为一部群像戏,最怕人物符号化和功能化。根据播出之后的观众反馈来看,众多角色都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围绕人物的高讨论度也证明了这种塑造方式的成功。

谈到这点时,高金玺认为这涉及创作理念上的取舍:偏人物还是偏剧情。

“偏情节的创作,会导致人物为了情节需要而出现。偏人物的创作,则是人物的选择导致情节的变化。”《以法之名》选择了后者,这种创作要求编剧努力把戏剧结构写成一个死扣,然后逼自己在后面解开它。

洪亮这个角色最有代表性。

作为主角,他身上的性格层次丰富。有着“怂”的一面,遇事谨小慎微,会考虑明哲保身,但同时又有着“刚”的一面,能洞察迷雾背后的真相,讲究斗争的灵活性,对正义的追求依旧是角色的坚持。在大是大非面前,洪亮站住了脚,也让观众更深刻地感受到了何为情与法的考验。

《以法之名》如何叫好又叫座

正是这样的处理方式,让《以法之名》在创作中兼顾了商业价值和社会价值。一方面有普法的功能,让观众明白检察院是如何维护公平正义的。另一方面也展现出法律平稳运转的背后,有一群看不见的人在维护着它,这些人值得被赞美和铭记。

提升创作认知,坚持内容为王

《以法之名》的成功,离不开它背后的制作公司二十四格文化传媒。

二十四格正式成立于2019年,起步于剧集行业的深度调整期。但让人惊喜的是,它却做到了在行业下行的大趋势下“逆生长”,短短六年间,捧出了包括《理想照耀中国》《冰雨火》《风吹半夏》《以法之名》等多部口碑佳作。

在高金玺看来,这离不开公司成立以来坚持的运作机制——两个“中心”和扁平化管理。

二个“中心”,是指以傅东育导演为中心的创作团队和以高金玺为中心的运营团队。“如果创作和运营出现冲突的情况,则以内容为主。”高金玺特别强调道。

扁平化管理是指公司内部无过多的层级之分,从上到下维持着为了创作拼尽全力的压强。

近年来,长剧创作生态面临的最大挑战是“短剧”,或者说由短内容带来的“注意力分散”和“情感碎片化”的文娱消费趋势。

《以法之名》如何叫好又叫座

对此,高金玺借《以法之名》表达了他的认知。

他认为,共情能力是长剧生命力的指标。“如果一部剧遵循了创作的基本规律,在表达上尽量取最大公约数,这样厚积薄发的作品不可能没有观众,因为这种作品中,一定有大量让观众共情的角色。”

但短剧给观众提供的情绪价值,也并不是长剧的短板。

“事实上,‘爽感’应该也是长剧的基本要求。平冤昭雪、破暗见明,哪一个不是‘爽感’?相反,由于长剧结构庞大,可以容纳更复杂的故事,相应也能提供更多的‘爽感’。”

在高金玺看来,长短之争争的根本就不是时长的问题,而在于内容的精彩度。

《以法之名》里很多角色的故事引起观众触动,像乔振兴在万海案中为了追求公平和正义,最终付出生命。律师张文菁也是一路坚持,顶着巨大压力继续为万海提供辩护。这种在现实中碰壁的理想主义,触动了太多观众。

《以法之名》如何叫好又叫座

高金玺觉得,这说明创作者是在将观众心中的情绪释放出来,这需要在创作中倾注很强的共情能力,它不是事先进行的精密计算,而是需要理解生活的坦荡。

正是因为做到了这两点,《以法之名》的热搜一个接着一个,像“万潮已经两天没吃饭了”这个热搜,高金玺既觉得意外,也觉得有趣。这种创作上的真诚,只要付出,观众就会看到。

回溯过往作品,我们发现二十四格在创作上有一个特点,那就是作品之间类型互不重复,在市场上的同类作品中也少有对标。

“影视行业具有唯一性和不可复制性,同样配方很难再打造出同样的爆款,团队积累的不是简单的经验而是内在的方法。”

谈及这个问题,高金玺认为一个团队通过创作积累的并非经验,而是认知。

“比如考虑问题的思维方式,构思主题的创作技巧,调动团队的管理理念……这些内容都可以复盘总结,总结到最后,是对内容认知上的提升。”

《以法之名》如何叫好又叫座

目前,二十四格还有多个项目正在制拍和筹备中,每一个都有鲜明的独特性。

航空题材的都市爱情剧《飞到我心上》,目前正在青岛紧张拍摄中。

家庭轻喜剧《多喜一家人》正在密集筹备,这是一个讲述大家庭下五个小家庭为了争夺拆迁款而引发的一系列心事和趣事。

储备开发中的项目,还有讲述35岁+都市女性生活的现实题材剧《安居乐业》,以及聚焦P2P行业浪潮的电视剧《真相大白》等。

这些看似不重复的项目,其中一以贯之的是二十四格坚持创作规律,信守长期主义,以内容为核心的理念。

“我们相信相信的力量。”高金玺总结道。相信在内容之路上一路狂奔的二十四格,能继续凭借对深刻生活的抒写,敲开更多观众的心门。

【对话/卞芸璐 撰文/赵春晖】

《以法之名》如何叫好又叫座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