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去超市挑晚饭食材,菌菇区一眼扫过去全是熟面孔,杏鲍菇、金针菇、灰褐色的平菇,突然就被个“显眼包”勾住眼,金灿灿的榆黄蘑杵在中间,看着就有食欲。

其实,这玩意儿炒着吃是真香,醇厚的味儿能把米饭都多拌两碗,最近不少人买菜都爱捎上一把。

但你可能没听过,这看着无害的“下饭神器”,在地球另一端的美国,正把当地森林的真菌世界搅得鸡犬不宁。

8年入侵25州!超市的普通榆黄蘑,竟然成了北美“生态恶霸”

超市里的“黄金菇”,在北美成了“生态恶霸”

榆黄蘑学名叫金顶侧耳,跟咱们常吃的平菇、猪肚菇是一个属的“亲戚”。

这类蘑菇有个共性,都爱往枯木上凑,分解木头里的养分特别拿手,也正因这点,现在人工种它的人越来越多。

本来在东亚的森林里,它跟其他物种相处了千万年,规规矩矩的没出过乱子,可一到没天敌的地方,本性里的“霸道”就藏不住了。

美国威斯康星大学的研究者,还专门为这事儿跑了趟森林。

他们在麦迪逊市周边找了26棵枯树,有的树上已经长了榆黄蘑,有的没长,然后把树上的木屑取下来,提取里面的DNA,想看看两类枯木里的真菌有啥不一样。

8年入侵25州!超市的普通榆黄蘑,竟然成了北美“生态恶霸”

结果出来后挺让人意外,长了榆黄蘑的枯木里,真菌种类只有没长的一半,而且像单色齿毛菌、榆树侧耳这些本地蘑菇,全被它挤得没了踪影。

本来想,不就是一种蘑菇长得快嘛,后来发现不是这么简单,它不光能站稳脚跟,还能抢光本地真菌的营养,这“侵略性”是真强。

为啥榆黄蘑能这么横?其实跟它的生长本事有关。

它在20到25℃、空气湿度85%左右的环境里,7到10天就能长出菇来,比不少本地真菌快一倍还多。

而且它分泌的酶能快速分解木头里的纤维素,别人还没来得及吸收营养,它就先把“饭碗”端走了,本地真菌哪儿扛得住这种竞争。

说到这儿,可能有人会问,真菌少了就少了,有啥大不了的?

8年入侵25州!超市的普通榆黄蘑,竟然成了北美“生态恶霸”

其实真不是小事,这些本地真菌可是森林里的“隐形功臣”,没了它们,整个生态链都可能出问题。

本地真菌不“普通”,没了它们麻烦大

首先,本地真菌是森林的“清洁工”。

枯枝落叶掉在地上,全靠它们一点点分解,把里面的碳、氮这些元素变成植物能吸收的养分。

要是没了它们,这些枯枝烂叶堆在地上,植物吸收不到营养,生长都会受影响。

而且好多植物跟真菌是“互帮互助”的关系,真菌会钻进植物的根系里,帮植物吸水、吸磷钾这些矿物质,植物则给真菌提供食物,少了任何一方,另一方都不好活。

8年入侵25州!超市的普通榆黄蘑,竟然成了北美“生态恶霸”

更关键的是,真菌还是“天然药库”。

咱们常用的青霉素,就是从青霉菌里提取的。

降胆固醇的洛伐他汀,最初也是从土曲霉里找出来的。

谁也说不准,那些被榆黄蘑挤没的本地真菌里,会不会藏着能治疑难杂症的“宝贝”。

一旦它们没了,这些潜在的药用资源就永远消失了,这损失可不是用钱能衡量的。

其实,之前我也没把这些不起眼的真菌当回事,直到知道它们还能帮着把碳储存在土壤里、减缓气候变化,才明白生态里的每个环节都不能少。

8年入侵25州!超市的普通榆黄蘑,竟然成了北美“生态恶霸”

更让人担心的是,榆黄蘑扩散的速度还特别快。

美国第一次在野外发现它,到后来25个州都有它的身影,也就8年时间。

研究者也没搞清楚它到底是怎么跑过去的,有人猜是家庭种的蘑菇包漏了孢子,也有人觉得是商业种植时没管好,让它趁机扩散了。

本来想不通,为啥别的蘑菇在北美种了几十年都没成入侵物种,就它这么能“跑”,现在看来,可能还是它适应环境的本事太特殊。

不光美国,欧洲的瑞士、匈牙利、德国都已经发现了它的踪迹,甚至有人说土耳其、印度、肯尼亚这些地方的野外也看到了。

如此看来,它这入侵范围已经跨了好几个大洲。

8年入侵25州!超市的普通榆黄蘑,竟然成了北美“生态恶霸”

而且现在气候变化,北美不少地方变得又暖又湿,正好符合榆黄蘑的生长需求,怕是以后它的地盘还得接着扩大,受影响的生态系统只会更多。

其实榆黄蘑并不是个例,还有不少真菌也在搞“入侵”。

比如毒鹅膏,也就是常说的死帽菇,不光有毒,还会挤走本地真菌,甚至让当地的小松鼠、野兔误食中毒,连食物链都被它破坏了。

还有橘黄胶孔菌,在新西兰把本土森林的枯木分解得太快,那些靠枯木生存的昆虫和鸟类,数量都跟着降了不少。

8年入侵25州!超市的普通榆黄蘑,竟然成了北美“生态恶霸”

一直以来,大家都盯着入侵植物和动物,觉得它们会带来经济和生态损失,可很少有人注意到非本地真菌的风险。

很显然,这是个认知盲区,真菌大多长在地下或枯木里,平时看不见。

而且它们的危害不是一下子爆发的,是慢慢减少生物多样性,所以很难引起重视。

但并非明智之举的是,就算是榆黄蘑这种能吃的蘑菇,随便引种栽培也可能出问题,毕竟你不知道它到了新环境里,会不会变成“生态恶霸”。

说到底,榆黄蘑就是个“双面派”,既能当餐桌上的美味,也能成破坏生态的“杀手”。

咱们喜欢吃它、种它都没问题,但得时刻注意,别让它跑到野外去。

8年入侵25州!超市的普通榆黄蘑,竟然成了北美“生态恶霸”

毕竟本地真菌对森林、对医疗都太关键了,要是因为一时疏忽让它们没了,最后损失的还是咱们自己。

毫无疑问,以后对待这种非本地的真菌,真得多留个心眼,不能只图好吃或者好种,就忘了守护生态平衡这回事,毕竟森林里那些多样、奇特的真菌世界,丢了可就找不回来了。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