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猜猜成六代“银杏叶”的机载雷达和光电搜索跟踪系统。之前讲成六代“银杏叶”讲过不少,但基本上都是局限在飞行平台本身——航程、载弹、飞行高度、飞行速度等等。那时觉得机载设备,特别是电子设备,没有什么依据,没法猜、不好说。但是最近一段讨论印巴空战,有了不少的启发。对于一个资深的老军迷,不禁感到食指大动,就想畅想下,猜一猜成六代“银杏叶”的机载雷达和光电系统会是什么样子。

成飞六代机如何与预警机配合

在印巴空战当中,大家都感受到了空战体系,特别是预警机的作用。如果没有预警机加持,很难想象巴基斯坦空军能够后发先至——在发现对方动作之后,迅速完成了起飞、编队、抢占攻击阵位、发起攻击等一系列动作。到目前来说,至少我们可以讲在歼-10C发射霹雳-15导弹之前,整个的空战组织最关键的因素是预警机,这就是体系作战所发挥的作用。

成飞六代机如何与预警机配合

可是想一想成六代“银杏叶”,它的作战空域在哪里?应该是在第一岛链至第二岛链之间的广阔空域。在这一块空域作战,很难想象“屁股”后跟着预警机。那么没了预警机,靠什么来支撑海空作战的体系?可能有人会说靠卫星,但是单靠卫星行吗?实际上“银杏叶”本身也要充当在这一区域海空作战体系当中的一个重要的支点和节点。

成飞六代机如何与预警机配合

那么既然“银杏叶”是孤身入虎穴——当然这个说法也未必准,但最多也就是带着一堆的“忠诚僚机”而已。当然“银杏叶”不能靠着僚机提供体系支撑,反过来无人僚机要依靠“银杏叶”提供体系支撑。那么这样一来,马上就有一个问题了——也就是在“银杏叶”的身份上又加了一层新的身份。本来“银杏叶”身上的身份就很多了:战斗机、远程攻击机,现在还要加上一个预警机的身份。

成飞六代机如何与预警机配合

那么既然有了预警机的身份,“银杏叶”上的机载雷达就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机载火控雷达,它必须兼顾强大的搜索能力和应有的火控能力。这个强大的搜索能力,不仅仅是一个搜索距离的问题,还有一个搜索范围的问题——仅仅看清楚自己正面120度扇面内的那几百公里空域显然是不够的,左右前后都要顾到。

成飞六代机如何与预警机配合

前两天做视频的时候,提到了曾经在珠海航展上看到的三阵面相控阵雷达。其实在成六代上是有条件装备多阵面的机载相控阵雷达的——当然这个多阵面和那个多阵面还是有本质区别。前面讲了要加上强大的搜索功能,那么要实现这个东西,在成六代上有没有可能?实现这个东西关键的是两点:一个要有空间装,第二需要有足够的供电能力。

成飞六代机如何与预警机配合

“银杏叶”有一个粗大的机头,那么机首的相控阵雷达天线那是没问题,那么两侧甚至后面怎么办?如果使用保形的相控阵天线,在机身与机翼相接的那个部分放上两个长条形的相控阵天线,这个问题是不是就能解决了?也来上一个三阵面,就算管不到360度,起码300度以上是没有问题的。再看看另一个问题,那就是电力的供应问题。这个问题以前曾经讲过,成六代的三发布局可以提供相对富裕的机载发电能力,这也为配备这样的强大的机载相控阵雷达提供了有力的物质基础。

成飞六代机如何与预警机配合

这样看上来,成六代是不是真的就有了一个小型预警机的模样了?至于说两侧的雷达天线好像只能向下看,这个倒问题不大——因为之前我们也猜过,说成六代应该是具备2万米高空巡航能力的,那么向下看正好合适了。

成飞六代机如何与预警机配合

除了机载雷达之外,机载红外搜索和跟踪系统也少不了,而且机载红外搜索与跟踪系统恐怕也会是空前强大的。为什么说是空前强大的?因为作为前出到接近第二岛链的一个飞行平台,它是有能力看到对方在这一区域的岛屿和水面平台上发射高超音速导弹、弹道导弹和巡航导弹。那么你能看见,是不是你就有条件为后方的反导系统提供一个有效的前期预警,甚至可以提供精确的弹道数据了?

成飞六代机如何与预警机配合

这个能不能做到?理论上也是可能的。大家还记着美军的RC-135S和RC-135X吗?这两型战略侦察机就装备有一款强大的红外探测仪器用于弹道导弹跟踪。这种东西怎么样才能让它的性能更强大?无论是雷达还是光学系统,一个最基本的原理就是:窗口孔径越大,功能越强大。这就像照相机所能提供的进光量一样——镜头越粗、镜片的孔径越大,能够提供的进光量就越大。进光量大了,就可以在相对暗的条件下拍出好片子来,同时也可以利用更快的快门完成摄影。

成飞六代机如何与预警机配合

这个原理,机载红外搜索和跟踪系统和相机是一个道理的。有人曾经看过“银杏叶”的照片,猜在它的“两腮”的部位好像有一对孔径巨大的光学窗口。如果要是猜的准确的话,是不是可能有这种功能?如果具备了这种精确跟踪弹道导弹和巡航导弹的红外观测系统,那么用于对空中目标的观测应该也不在话下了。

成飞六代机如何与预警机配合

大雷达加上大红外窗口,是不是“银杏叶”装备的像霹雳-17那样的超远程的空空导弹也就有了用武之地了?当然想把这些东西都装到“银杏叶”上也是不容易的。虽说“银杏叶”是个大体格,但扛不住要装的东西太多了。在这种情况下,对总体设计者就是一个严峻的考验——怎么样把该装的东西都装上去。

瞎猜了这么多,纯粹是属于畅想级别的,将来看能够在“银杏叶”上实现的有哪些吧?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