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网友的一句话火了:“如果越南是中国的一个省,早就坐上350公里的高铁了,还用得着砸锅卖铁?”这话听着像段子,却点破了越南几十年造高铁的无奈。

站在网友的角度,这事其实不难理解:高铁从来就不是单靠一条轨道和几列车头撑起来的,而是一整个系统背后的技术、资金、效率和执行力的总和。缺一样,都很难跑起来。

越南一句话火了:如果越南是中国的一个省,早就坐上高铁了

越南从规划到拍板,用了20多年

查一下资料会发现,越南对高铁的想法,不比中国晚太多。早在2000年,越南就提出要建“北南高铁”,连接河内和胡志明市,北到南一条线,长1500公里,比北京到上海还远。

可问题是,这个梦一做就是20多年。路线换了不止3次,预算从最初的数百亿美元涨到现在的676亿美元。2024年11月,越南国会才点头通过,但通过只是开始,钱从哪儿来、技术找谁要,还没个着落。

对比来看,中国从2004年正式提出“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到2008年京津城际通车,只用了4年。2008年,中国高铁运营里程只有区区一百多公里,到了2024年,运营里程超过4.5万公里,位居世界第一,相当于全世界高铁总里程的三分之二。

同样是规划,同样是开工,为啥差距能拉这么大?

越南一句话火了:如果越南是中国的一个省,早就坐上高铁了

676亿美元,越南能拿得出来吗?

先看钱。676亿美元是什么概念?放在越南相当于一年GDP的12%左右。相当于一个普通家庭打算搞装修,预算直接等于一年到手工资的12%。哪怕拿出国库的一部分,也要么挤压其他基建,要么找外债。

越南的如意算盘是:找国外贷款,不光要钱,还想要零利息、送技术。这样的条件放到国际上,几乎没人会答应。到2025年7月,国际金融机构没一家敢拍板签合同。日本被越南看了很多年,奈何新干线的报价太高,动辄百亿美元起步,施工期要十年以上。韩国态度积极,却也只是签了合作备忘录,高铁核心技术能不能真拿出来用,还是个问号。

而中国是怎么干的?最典型就是京沪高铁,投资2209亿元人民币(大约当年330亿美元),2011年通车,一年客流1.31亿人次,到2023年单京沪高铁一条线累计运送旅客超过15亿人次,票款早把成本赚回来了。票价还不贵,二等座人均也就0.3元/公里。

这背后靠的就是规模化、标准化,还有庞大的内需市场作支撑。高铁修得起,还要跑得赢,才能良性循环。

越南一句话火了:如果越南是中国的一个省,早就坐上高铁了

有钱还得有技术

再看技术。越南在铁路技术上远远落后,国内普铁平均时速不到60公里,窄轨占大头,维护都靠人工。高铁是个系统工程,不光是造车头、铺轨道,路基、桥梁、隧道、信号、调度、维保……一环出问题,就别想跑到350公里。

中国高铁怎么来的?最初也是向国外引进技术,CRH动车组就是在引进日本、德国、法国的技术基础上,消化吸收再创新,才有了后来的复兴号。复兴号现在能跑到420公里的实验速度,商业运营稳定在350公里。2024年,中国自主高铁技术出口到印尼,雅万高铁从开工到通车不到9年,全长142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成了东南亚第一条高铁。

关键是中国有成套技术和全产业链。中国高铁建设背后,有超过5000家企业参与,10多万名科研人员搞设计,连轨道板、无砟轨道、自动化调度中心都能自产。越南如果想靠自己组装,可行吗?即使有了图纸,没有配套产业和技术人才,也是白搭。

越南的征地拆迁,也是老大难

越南政府自己也承认,钱和技术不是唯一难点,征地拆迁更麻烦。2025年7月,总理范明政专门发话要加快拆迁,可真落到地方,补偿款、安置房、环境评估都卡着。

中国是怎么解决征地拆迁的?高铁穿过多少村镇?以郑渝高铁为例,全长1068公里,2021年全线通车,仅重庆段就跨越50多个乡镇,涉及征地5万亩,搬迁居民超过1.2万人。补偿、安置、政策对接,都有一整套标准化流程。

要让老百姓心甘情愿把地让出来,不是嘴上喊喊“为国家发展作贡献”就能搞定的,还得算得过账、安置得好。越南这一块,明显缺制度配套。

高铁带来的,不只是快,还能生金蛋

为什么越南普通老百姓这么盼着高铁?因为他们看得到:一旦有了高铁,很多地方的命运就不一样了。

就拿中国的小县城来说,安徽砀山县原本只是个卖梨的小县城,2016年开通高铁后,游客每年增长20%以上,带动旅游收入年均增长30%。再比如河南兰考,这个因为焦裕禄闻名的小县,2014年高铁通车后,周边几个县一起搞了食品加工、物流,农产品能在24小时送到北京上海。

再看数据:2024年,中国县域高铁覆盖率达到85%。江苏计划到2025年,90%的县级节点通高铁。山东的莒县,一个人口不到60万的县,2025年同时开建两条高铁。要是越南有这个覆盖密度,河内到胡志明市之间沿线几十个城镇都能吃红利。

摇摆不定,错过了机会窗口

有越南网友说得直白:“中国的高铁都修到老挝、泰国了,越南还在画图纸。”

这话真不夸张。中老铁路2021年开通,昆明到万象全程10小时不到,全长1035公里,设计时速160公里,货客两用。这条铁路让老挝变“陆锁国”为“陆联国”,2023年货运量超过2000万吨,老挝出口翻了一倍。

印尼雅万高铁开通后,雅加达到万隆最快40分钟,比开车快2小时,票价折合人民币大约40元,2024年单线客流量超过200万人次,成为印尼的“明星基建”。

越南如果早点下定决心,完全有机会搭上这班车。可惜的是,一直摇摆,想靠日本,又嫌贵;想用中国,又怕被绑太紧。结果日本和韩国看着观望,中国也不好硬拉,谁都怕半路变卦。

“砸锅卖铁”背后,是无奈还是赌注?

2024年,越南政府高调放话:为了北南高铁,哪怕砸锅卖铁也要上。可民众心里都明白,就算砸锅卖铁,有没有人接单还是两说。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早就提醒过,越南债务水平已经接近红线,硬上高铁,债务占GDP的比重可能突破60%,一旦外债还不上,经济受的冲击不比建高铁小。

对比看中国的模式就更明显。中国高铁虽然投了大钱,但有产业链、有运营、有客流做保障,还能输出技术换外汇。雅万高铁背后,中国企业参与投资45%,印尼只承担一半风险,还带动中国企业赚了不少配套订单。这个账,越南自己算不明白,外人更不愿替他埋单。

高铁修得好,不只是为了面子

有人说,越南是怕被中国“套牢”。可从现实看,高铁项目本质上是个双赢生意。中老铁路每年给老挝带来10亿美元收入,老挝GDP增速因此提高2个百分点;印尼雅万高铁沿线地价翻了3倍,带动印尼高铁二期项目也找上中国。

对越南来说,与其卡在日美韩之间进退两难,不如抓住机会,把技术、资金和本土需求对接起来,才是真正的独立自主。

越南高铁的那一天,什么时候到?

这句话也是不少中国网友心里的好奇:越南到底什么时候能坐上自己的高铁?按目前的计划,最乐观的时间是2027年开工,最快也得2035年通车。可看过太多延期案例的人都知道,喊出来的不等于干出来的,真要做到和印尼一样,说建就建,说跑就跑,越南还有不少“老问题”要先解开。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