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迟迟不停火,特朗普忍不了了,再给普京50天时间,要是还不停火就等着加收100%关税,一国立刻出来蹚浑水,还要连累中国?
特朗普上台快200天了,但俄乌不仅没有停火,反倒是越打越激烈。为了促进双方和谈,特朗普嘴皮子都快磨破了,但普京和泽连斯基谁也不让着谁,就是要打。这可把特朗普气得够呛,于是他在7月14日会见上门拜访的北约秘书长吕特时,对外放了一颗大炸弹,也就是他所谓的”涉俄重大声明”。
这份声明内容主要有两条:
其一,如果俄乌不在50天内达成停火协议,美国将所有俄罗斯出口到美国的商品加征100%的关税,同时还要对购买俄罗斯石油的国家加收次级关税。
其二,宣布了“武装乌克兰新计划”。一句话总结,就是美国将恢复向乌克兰的军事援助,包括“爱国者”防空系统在内的美制武器将重新进入乌克兰战场,但关键点是,这个钱得北约来掏。吕特也当众表态,如荷兰、德国、加拿大均有意加入这个计划。
自特朗普上台以来,俄乌冲突其实并没有因为美国的抽身而降低热度,反倒是因为欧洲国家极度缺乏安全感,使它对乌克兰的支持持续到了现在。那么,特朗普在这个时候宣布对乌援助,同时宣布对俄罗斯的“最后通牒”最终想要达成什么目的,又能达成什么样的效果呢?
首先,他需要做出一个姿态,维护自己在国内外“和平使者”的形象。这份声明,其实就是特朗普前一个阶段调停俄乌冲突失败后的补救措施。没办法,他本来想通过撤走对乌援助,让乌克兰和欧洲不得不接受自己与俄罗斯主导的调停。
没想到不仅欧洲没有放弃继续对乌支持,乌克兰也对俄罗斯纵深进行多次袭击,即便是远在西伯利亚的军事基地都没有逃脱打击。而俄罗斯这边普京同样没有打算停火的样子,综合西方媒体消息,俄军已经发动夏季攻势,在哈尔科夫和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发起攻击。
在这种情况下,特朗普已经不能从俄罗斯这边打开突破口,因为他没办法劝普京收手。所以,干脆换个方向,恢复对乌克兰的支持,以求维持自己的“调停者”的形象。
其次,是对俄“极限施压”,迫使俄罗斯重新回到谈判桌上,再不济也是对俄罗斯底线的又一次试探。还是那句话,由于特朗普奉行的“美国优先”策略,他不会轻易让美国再度陷入俄乌冲突这个泥潭。所以这套组合拳最后要达成的目的,大概率还是促使俄罗斯进行第三轮和谈,尽快达成停火协议。
其三,是再从乌克兰危机中拿到一笔好处,尤其是给美国军工复合体送一波福利。俗话说枪炮一响,黄金万两。在美国,以雷神、波音等为主的军工复合体是任何一位总统都不可忽视的力量。而在乌克兰危机期间,美国军工复合体可谓是赚得盆满钵满。
截止2 0 2 4年9月,35个美国联邦州共获得了417亿美元的合同。也就是说乌克兰危机能养活很多美国的军工企业和工人。
偏偏在前段时间,因为特朗普的对乌策略,让他们失去了一笔高额“外快”。而特朗普现在在国内遇到了重重问题,急需要获得更多资本的支持,尤其是在和马斯克闹出矛盾之后。所以,给乌克兰援助,然后让欧洲和加拿大掏钱,借花献佛,做个顺水人情。
当然,还有其四,即配合自己的关税政策,找一个更好的借口向中国等与俄罗斯有正常贸易往来的国家征税。说到底,以美俄两国现在的贸易规模,就算加征了100%的关税也薅不下多少羊毛。但是以这个为借口,向中国等国家加税,在特朗普的逻辑中,也算是合乎情理,且师出有名。
不得不说,特朗普打得一手好算盘,一封声明,一个计划,不仅拿到了实际好处,还能得到欧洲的好感。只不过好算盘,未必有好结果。先说俄乌,50天的“关口期”所反映的是美国在俄乌冲突中的无力;即使50天到了,普京仍旧不肯停火,到时候又该如何?真的加收100%关税,也没有太大的作用。
而对中国、印度等从俄罗斯购买大量石油的国家加征关税,无非就是满足特朗普的赚钱愿望,甚至还会使得现在的贸易局势更加恶劣。
回到俄乌战场,德国防长皮斯托里乌斯明确说了,即使有美国的军事援助,也需要数月时间才能运抵乌克兰战场。而俄军还在向前推进,到时候战事的结果可能更加不如欧洲之意。
这中间,可能就美国军工复合体赚了钱,特朗普赚了名,但乌克兰落得一场空。
简而言之,一个大概率的结果是,欧洲钱花了、乌克兰人没了,但最后的停火依旧没能达成。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