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仅在今日头条发布,谢绝转载
特朗普一声令下,9艘美舰直扑委内瑞拉海岸,F-35隐身战机已部署到位。但马杜罗毫不退让,委内瑞拉空军F-16低空掠美舰,反登陆部队全面动员,摊牌时刻,即将到来。
环球网消息,美防长赫格塞斯更是毫不遮掩地说:“要促成政权变更。”很明显,这已经不是威慑,是战争预告。
随后,美军在国际水域直接“击沉贩毒船”,11人死亡。没有审判、没有证据,只有社交媒体上的一条贴文。
9月8日,美防长赫格塞思直接现身波多黎各,他登上美军军舰发表了动员讲话,“毫无疑问,你们现在所做的不是训练。这是代表美国至关重要的国家利益开展实战,阻断对美国人民的毒害。”
面对特朗普的军事施压,马杜罗没有退缩。两架F-16超低空飞掠美舰,用最经典的战术动作告诉美军:委内瑞拉不跪。委内瑞拉国防部长洛佩斯8日表示,委人民无惧美国史无前例的军事威胁。
特朗普的反击来得更快:10架F-35A隐身战机直飞波多黎各,距离委内瑞拉仅800公里。隐身战机压境,打击半径覆盖首都加拉加斯,这是赤裸裸的“枪顶太阳穴”。
所有人都想问:特朗普真要打了吗?马杜罗又能扛多久?
别看特朗普说的是为了“根除毒品”,其实委内瑞拉根本不是毒品主产区,哥伦比亚和墨西哥才是,马杜罗更是直接在采访中表示,真正的毒帮在美国。
那为什么偏偏是委内瑞拉?
其一,这是演给“红脖子”选民的一出大戏。特朗普需要向他的基本盘展示强硬形象:打击外来毒品、保卫美国边界。哪怕事实有出入,但舆论的力量远大于真相。军事行动、外敌标签、英雄叙事,这一切都在刺激选民的情绪,为中期选举积蓄动能。
其二,特朗普自己曾脱口而出:“我特别喜欢石油。”
委内瑞拉有什么?全球最大石油储量,超过3000亿桶。还有金矿、天然气、铝土矿,这是一个坐在资源宝库上的国家。
当一个“军力弱、无核武”的国家坐拥如此资源,而美国又急需能源自主和战略储备时,军事干预就成了最直接的选项。所谓“打击毒贩”,不过是掩盖资源掠夺的幌子。
其三,更重要的是,马杜罗政府反美。
在特朗普和身边那群意识形态鹰派眼里,拉美出现一个不听华盛顿的左翼政权,本身就是原罪。所谓“反毒”,不过是为了告诉全球,“美洲是美国的后院,我说了算。”
所以你看,所谓“反毒行动”,不过是一个方便的借口。真正的目的,写在了选票、霸权与石油之上。
但特朗普真的想全面开战吗?未必。
因为全面入侵的成本太高了,伊拉克战争花了美国2万亿美元,阿富汗战争拖了20年。委内瑞拉不是小国,它有91万平方公里、近3000万人口,地形复杂、民风刚硬。一旦陷入地面战,将是又一个泥潭。
而且,武力入侵委内瑞拉,等于点燃拉美反美火药桶。墨西哥、巴西、阿根廷等国虽左右分歧,但“反外部干预”是共识。美军一旦登陆,整个拉丁美洲可能掀起反美浪潮。
所以特朗普一边军舰压境,一边却拒绝透露“是否计划入侵”。
他在赌,赌马杜罗先崩溃,赌委内瑞拉内部瓦解,赌一场低成本政权更迭。
但马杜罗手里也有能掀桌的底牌,委内瑞拉未必就会输,或许能逼退特朗普的战争豪赌。
先来看看马杜罗是怎么应对的,面对美军压境,马杜罗他第一时间宣布扩军2.5万人,加强哥伦比亚边境和沿海防御,目前美军已在波多黎各演练两栖登陆,而委内瑞拉首都加拉加斯离海岸只有十几公里。
马杜罗很清楚:一旦美军登陆,战争就可能迅速推向首都。所以必须把主力压在海岸线和边境线上。
面对近100年来“最大威胁”,他做的远不止军事动员。
马杜罗巧妙发动了舆论战。他通过电视演讲强调:“这不是紧张,这是侵略”,直接定性美国为侵略者,剥夺其开战的正当性,这一行为直接动员了超过800万的民兵组织。
更聪明的是,他快速求助联合国,将事件国际化。把一个美委双边冲突,升级成“主权对抗霸权”的全球议题,吸引更多国家站队或声援。
马杜罗深知他打不过美军,但他可以提高美国的进攻成本,无论是军事代价还是国际舆论代价。只要让特朗普觉得“打下来不划算”,就是胜利。
最后,即便开战马杜罗手里还握着一张底牌,可能也是唯一能打赢的方法:将美军拖入地面战。
如今,三款中国制造的战车,VN-16两栖突击车、VN-18两栖战车和VN-1步兵战车正严阵以待,准备在滩头给美军最沉重的打击。
VN-16配备105毫米主炮和激光制导反坦克导弹,专门针对美军AAV-7两栖装甲车设计。其1500匹马力发动机使其水上速度高达28公里/小时,能够快速突入滩头阵地。而VN-18更是被称为“全球海上航速最快的两栖战车”,装备30毫米火炮和反坦克导弹,能像快艇一样在水上作战。
最重要的是,这些中国制造的战车拥有数字信息化作战系统和保密通信系统,可以协同作战,形成整体打击力,能在滩头快速展开反击、打乱美军登陆节奏,为炮兵和导弹部队创造歼敌窗口。
如果战争一旦打响,委内瑞拉能撑多久?
答案很可能既不是一个小时,也不是一个月,而是根本打不成全面战争。
特朗普的真正目的,恐怕不是真的要不是全面开战,而是“极限施压”,特朗普希望用军事威慑逼马杜罗妥协,或内部分裂、或政变下台。如果成功,美国不需付出大规模入侵的代价就能实现政权更迭,即使不成功,也能暂时转移国内矛盾,塑造特朗普的“强势领袖”形象。
但这一招极其危险,一旦擦枪走火局势就可能迅速升级为区域性战争。到那时,特朗普可能发现自己骑虎难下:全面开战代价太高,但撤军又会被骂“软弱”。
双方都在赌对方先服软。
但有一件事是确定的:无论这场危机以何种方式收场,美国都已经向世界再次证明,霸权逻辑从未离开拉丁美洲。
而马杜罗的“掀桌”,不仅是对美国的反击,也是对全球南方国家的警示:霸权从来不会自动退让,唯有抵抗才能生存。
正如马杜罗所说:“我们颤抖,不是因为害怕,是因为愤慨。”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