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评泰山游客“躲雨”困境

□雷苏菲(重庆大学)

据极目新闻报道,10月2日至3日凌晨,有多名爬泰山的游客发视频称,国庆长假期间来登山的人非常多,山顶连日下雨,冷风+低温使泰山上所有的厕所都挤满了人。游客称“山上的酒店价格普遍较高,普通的标间都在千元以上,而且大部分都订满了,不少宾馆和饭店也提供座椅供游客过夜躲雨,但需缴纳每人60元的过夜费。”不少游客发文称“泰山很好,但不会再来!”大风大雨导致索道停运,步行下山也很难,山顶晚上气温只有10度左右。

国庆出游本是一个享受美好时光的选择,却因为天气状况下景区糟糕的服务而坐“冷板凳”,这一背后暴露出的是现在景区存在的诸多毛病!对于游客来说,泰山是一个备受关注的景点,那么景区就应当会有多个完善的应对突发状况的措施方案,结果景区应对高峰客流和恶劣天气叠加的情况时的表现却让人大为失望。

首先是住宿资源的问题,在旅游旺季,景区内酒店价格上涨本身是符合市场规律的,但如此离谱的高价显然超出了普通游客的承受范围。而且在遭遇恶劣天气,游客急需短暂的落脚点时却发现景区一房难求,只能选择价格高昂的坐凳过夜或是被逼无奈挤在厕所避雨。这充分说明了景区在住宿资源规划和调配方面存在严重不足,没能预估到在特殊天气下游客对住宿的刚性需求,缺乏相应的应急住宿预案。

其次是应急服务,泰山景区在面对恶劣天气的应急措施不充分。虽然天气预报显示是小雨实际下的大雨是一种特殊的天气偏差情况,但是景区却没有针对这种特殊状况做出及时有效的应对措施。除了景区高价的住宿选择以外,竟然就没有其他可以应急避雨的休息场所了,只能让游客去解决生理需求的厕所避难。这不仅反映出景区应急设施的缺失,还体现出景区服务理念的淡薄。

景区没有将游客的舒适与安全放在第一,没有为游客提供多样化、人性化的应急服务选择,只是单靠泰山本身的自然美景和文化底蕴吸引不知情的游客,这本身就是错误的。在游客心中,登山赏景秒变躲雨求生的经历也并不是什么很好的出游记忆点,“泰山很好,但不会再来”的负面评价也会通过游客口口相传和网络传播,影响更多慕名而来的游客放弃这个选择!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泰山景区不能只依靠游客对自然美景和文化底蕴的向往留下他们,景区服务质量也是亟需提升的,不能只停留在口号上,还要落实在每一个细节中。只有在面对各种突发情况时都能为游客提供优质、贴心的服务,在游客心中留下好口碑,才能让景区真正留在游客心中!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