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以色列未来党议员公然踏上中国台湾省,与所谓“副总统”、“外长”会面,并将台湾称为“国家”的那一刻,以色列就已经一脚踩在了中国划下的、绝对不能触碰的高压红线上!这绝非简单的“试探”,而是对中国核心利益的严重挑衅。后果?看看立陶宛,想想卡托菲,以色列真准备好承受了吗?更深层的问题在于:以色列似乎还没看明白,中国坚持的“两国方案”,恰恰是它未来在中东赖以生存的关键“后路”。
(一) 中国红线高悬,碰之代价惨重:台湾问题是绝对禁区!
在国际博弈的棋盘上,每个大国都有自己的“逆鳞”,绝不容侵犯。对中国而言,这根绝不容触碰的“逆鳞”,毫无疑问就是台湾问题。
这是主权与领土完整的核心: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一点绝无谈判余地,也绝不允许任何外部势力以任何形式进行挑战或切割。
这是不可逾越的战略底线: 任何国家,无论大小强弱,一旦在这个问题上迈错一步,哪怕是微小的一步,其要付出的政治、经济和外交代价,都将是巨大且长期的。
前车之鉴,血泪警示: 立陶宛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因在台湾问题上公然挑战中国底线,它付出了沉重代价——两国关系实质上降格,近乎“断交”状态,中国外交人员已撤出。如今,若地缘风暴席卷波罗的海,当俄罗斯的力量再次西进,谁会为立陶宛在联合国争取那至关重要的一张“否决票”或“支持票”?情分已在它挑衅时消磨殆尽。历史不会忘记卡托菲的结局:若当年他未在关键时刻挑衅中国,寻求庇护并非全无可能,但当中国与俄罗斯在联合国安理会双双投下弃权票时,他的命运便已注定。
深刻教训:与大国的碰撞,副作用绵长深远。 得罪中国这样的五常大国、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全球供应链枢纽和工业巨人,其副作用绝非短期震荡那么简单。它可能导致政权在未来的某个脆弱时刻坍塌,甚至影响到国家根基的稳定与存续。这绝非危言耸听,是国际政治的残酷现实。
核心警示: 台湾问题是中国核心利益中的核心,是任何人、任何国家都玩不起的“禁忌游戏”。以色列,你确定要在这个“雷区”里蹦迪?
(二) 中国对以色列的定位:中立不等于软弱,两国方案才是真“后路”
厘清中国与以色列的关系,必须首先理解中国在巴以问题上的核心立场。这是一个关乎道义、战略和基本国际法的选择。
坚定站在公理一边: 中国在巴以冲突中,更加同情和支持巴勒斯坦人民的正义事业。原因清晰明了:巴勒斯坦人民是长期被侵犯、被侵占土地、被剥夺生存权利、遭受不公待遇的一方。中国坚定站在国际道义和国际法一边,站在被压迫者寻求解放和合法权益一边。这一立场由中国的国家战略、人类普遍良知(天下公理)以及以联合国宪章为基础的国际法和国际秩序所共同决定,决不会改变。
无意与以色列为敌: 然而,明确支持巴勒斯坦的正当权利,绝不意味着中国想与以色列为敌,更不意味着希望以色列“消失”。事实恰恰相反!
“两国方案”:中国给巴以的共同未来答案,更是以色列的“护身符”: 中国的长远目标是实现中东地区的和平稳定。中国主张并积极推动落实“两国方案” ——即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在1967年边界基础上(或以此为基础通过谈判确定最终边界),在联合国决议框架下,建立两个独立、共存、享有平等权利的国家。这是目前国际社会最广泛接受的解决巴以冲突的政治方案,也是中国认为唯一可行的现实出路。
(三) 以色列的短视与误判:错把“救命稻草”当“绊脚石”
以色列最大的战略误判何在?
迷信美国强权,忽视世界大势: 当前,以色列倚仗美国的强大后盾和支持,在巴勒斯坦问题上态度强硬,甚至试图无限扩张其控制范围。它可能错误地认为中国对“两国方案”的坚持、对巴勒斯坦道义的支持,是它扩张计划的障碍。以色列沉浸在“有美国撑腰无所不能”的幻境中。
看不穿未来的地缘风暴: 以色列致命的短视在于,未能预见或不愿正视一个关键变量——美国霸权的相对衰落,以及力量从中东不可避免的收缩态势。
“护身符”的真正价值: 当那一天到来,美西方力量因战略调整或实力下滑逐步退出中东事务,以色列发现自己被广袤的、充满潜在敌意的伊斯兰国家(其中一些可能因形势变化转而获得西方有限支持)所包围时,“两国方案”这个由联合国背书、被中国等大国支持的“国际法框架”,就将成为以色列在强敌环伺中证明其存在合法性、维护其基本生存空间的唯一“护身符”!
生死假设:倘若连“两国方案”都崩塌? 试想:一旦美西方基于自身利益,选择性地站到伊斯兰国家阵营一方施压以色列(历史经验证明,大国政策转向并不稀奇),而中国若因以色列的不断挑衅,尤其是触碰台湾红线这样不可饶恕的行为,改变立场,放弃甚至否定“两国方案”,以色列在国际上将彻底失去最重要的政治和法律支撑点。它的生存基础将被釜底抽薪,真正陷入孤立无援、可能被“抹去”的噩梦境地!
未来靠山:为何可能是中国? 放眼未来,随着多极化世界格局加速形成和美国影响力的变化,以色列在中东能否真正站稳脚跟,它可能依仗的关键力量,或许不是正在被挤出欧亚大陆心脏地带的美国,而恰恰是提出并力推“两国方案”、主张和平共处、且经济实力与全球影响力与日俱增的中国。
核心思辨: 表面上,中国现在因坚持“两国方案”限制了以色列的扩张意愿,仿佛“偏向”巴勒斯坦。但从长远和大局看,这个方案恰恰是为以色列预留的一条在失去美国单边庇护后的生存通道。 中国坚持的不只是巴勒斯坦的权利,也是以色列未来在中东被国际社会接受的基石。风水轮流转,不识“护身符”,以色列将自绝后路!
(四) 危险踩线:以色列公然触碰中国“台湾高压线”!
就在中国为地区和平稳定不遗余力,并为以色列长远计之际,以色列部分政客却做出了极其危险且不可理喻的动作:
严重越界: 以色列未来党议员公然窜访中国台湾省(绝非“国家”!),会见台湾地区所谓的“副总统”和“外长”。这是对中国主权的粗暴践踏。
变本加厉: 返回以色列后,该议员在社交媒体上与被其会见的台湾相关人员进行互动吹捧,在以色列媒体上撰文描述在中国台湾省(!)的见闻,最为恶劣的是,他竟敢公然将中国的台湾省称为“国家”!
挑衅动机昭然若揭: 这种行为,绝非无心之失!其动机极其险恶:发泄对中国在巴以问题上公正立场的不满,试图以此要挟、报复中国。 这是对中国的蓄意、严重挑衅!
(五) 中国强硬回应:三“严重”定性,后果由以色列承担!
面对如此恶劣行径,中国驻以色列大使馆发言人第一时间作出清晰、严厉的表态:
三个“严重”定性:
“严重违反一个中国原则”
“严重破坏中以关系的政治基础”
“严重毒化中以友好和务实合作氛围”
明确态度: “表示坚决反对和强烈谴责”,“已向以方提出严正交涉”,“要求立即纠正错误,消除恶劣影响”。
解读三“严重”,预示三重严重后果:
“严重违反一中原则” = 政治地基坍塌: 一个中国原则是国际社会普遍共识和基本准则,是二战后国际秩序的基石。以色列不承认?那么中国对以色列存在的法理基础(如联合国181号决议等)、对其依据“两国方案”应享有的权利的支持,也同样有理由重新审视甚至撤回。以色列存在的基础将被撼动!
“严重破坏政治基础” = 关系地动山摇: 政治基础是两国关系的“承重墙”。以色列此举若不及时纠正,必将导致中以政治互信荡然无存,两国关系大厦可能出现结构性动摇甚至崩塌。以色列在联合国框架下诸多需要中国支持的事务,将面临巨大阻力。
“严重毒化合作氛围” = 务实合作终结: 友好、务实的氛围是经贸投资、科技合作、文化交流的生命线。氛围被毒化,意味着中国与以色列各领域的实质性合作必将严重受阻甚至冻结。失去与中国这个庞大市场、关键投资者和技术伙伴的合作,对以色列经济的打击将是沉重且持久的。
(六) 留给以色列的台阶和最后警告
中国大使馆的声明中,点名批判的是该“议员”的行为,并敦促以色列政府澄清和消除影响。这已经展现了极大的克制,是留给以色列政府的关键台阶。
何去何从,以色列的选择决定命运:
悬崖勒马: 以色列政府必须立即与该议员的错误言论和行动划清界限,进行公开、严肃的官方澄清,采取有效措施消除其在国内外造成的恶劣影响。这是唯一正确的选项。
自食恶果: 若以色列政府选择装聋作哑、纵容默许,甚至暗中支持,则等同于政府行为。性质将发生根本性恶化! 中方将别无选择,只能重新审视以色列的性质和定位,采取包括外交降级、经贸限制等一切必要反制措施。届时,对以色列将是“不可承受之重”。
(七) 历史的忠告:选错对手,是毁灭性的!
2023年10月巴以新一轮冲突之初,中国驻联合国大使张军已对以色列代表发出过语重心长却掷地有声的警告:“同以色列在这里辩论,不是我的本意,以色列把中国当成对手,是选错了对象!”
这句话的分量,以色列读懂了吗?
这不是中国乐于与以色列为敌。但如果以色列执意把中国推向对立面,那将是以色列灾难性战略决策的开始。
对于中国而言,这固然不是其期望的方向,但其后果对中国影响可控。
对以色列而言,后果将是毁灭性的!
“毁灭性”意味着什么? 想象一下:若中国正式将以色列定性为敌对国家,并在政治、外交、军事、经贸等多维度全面支持中东乃至全球的反以力量。
工业巨人的碾压性力量: 以色列背后的美国援助力量固然可观,但请问:美国竭尽全力援助的武器装备总量,能扛得住像中国这样拥有完整工业体系、被称作“世界工厂”的工业巨人开足马力一周的产能吗? 现代战争是综合国力的对决,在这一维度上,以色列与中国的差距,是不可逾越的鸿沟。
终极警告:以色列,不要吠错对象!不要在决定命运的十字路口走向深渊!中国为世界划下的红线,尤其是台湾问题这条“高压线”,任何触碰者,都必将付出血的代价。这不是比喻,这是基于实力和国际政治现实的冰冷警告。
(八) 好自为之,看清“后路”
以色列,是时候放下基于短期霸权的狂妄,看清历史的大势与自身的根本利益了。
好好理解中国坚持的“两国方案”: 这不是束缚,而是以色列在不确定的未来,能在中东艰难求存、获得国际社会最低限度接纳的关键“后路”和“护身符”。
世界唯一可能给你留下“后路”的潜在力量: 环顾全球,未来真正有实力、有意愿且可能客观中立地为以色列在中东留下一线和平共存生机的,非中国莫属。 相比已显疲态、战略利益可能转向的美国,一个坚持和平发展、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对以色列长远生存更可能是建设性力量而非威胁。
没有“后路”,风险如山压顶: 如果以色列愚蠢地、反复地自断这条“后路”,比如屡次三番触碰中国红线,那么它将面临无法化解的系统性战略风险。 当强援退去,强敌环伺,却发现自己连法律和道义上的落脚点都已丧失,那才是真正的末日图景。
请以色列当局及其政客:务必正视中国的严正警告!立即停止一切涉台错误言行,彻底消除恶劣影响!尊重中国的核心利益,回到对“两国方案”的建设性轨道!切勿因一时短视与狂妄,葬送国家未来的安全基石!
好自为之!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