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家长送孩子进大学校门后,都会松口气,甚至觉得“孩子成年了,该自己管自己了”。可实际上,这种“放手”恰恰最危险。

大学新生刚从高中的高压管控中解放,面对突然的自由,根本没做好准备,很容易陷入迷茫、随波逐流,最后染上坏习惯,把四年光阴浪费掉,甚至透支身体、越走越偏。
先说说大学新生的“迷茫”,这根本不是小事。高中时,孩子的目标只有一个:考大学。每天几点上课、做什么题、背什么知识点,老师和家长都安排得明明白白,不用自己操心方向。可到了大学,突然没人管了。
课表要自己选,没课的时候要自己安排时间,连未来是考研、找工作还是出国,都得自己拿主意。很多孩子一下子就慌了,不知道该干什么,看着别人报社团,自己也跟着报,报完又觉得没意思;想考证书,又不知道哪个对专业有用;坐在图书馆里,翻着书却静不下心,刷手机又觉得浪费时间,越纠结越焦虑,最后干脆“摆烂”,每天浑浑噩噩混日子。

这种迷茫要是没人点拨,很容易变成“随波逐流”。
大学宿舍就是个小圈子,室友的行为很容易影响孩子。看到室友每天窝在宿舍打游戏,孩子本来想学习,也会觉得“大家都这样,我学了反而不合群”,跟着一起熬夜开黑;看到别人谈恋爱,不管自己喜不喜欢,也想找个对象,就怕被说“没人要”;甚至上课要不要认真听、作业要不要按时交,都要看身边人的态度。要是有人说“大学及格就行,不用太较真”,孩子很可能就放松了要求,上课走神、作业抄答案,到期末才发现好多知识没学,考试只能靠作弊或者挂科。
更让人担心的是,没人约束后,孩子很容易染上“坏习惯”。
高中时家长催着早睡早起,饮食也规律,可到了大学,没人管作息了。有的孩子为了打游戏、刷剧,凌晨两三点才睡,第二天上午没课就睡到中午,早饭从来不吃;有的孩子觉得外卖方便,顿顿点炸鸡、麻辣烫,偶尔跟同学出去撸串喝啤酒,蔬菜水果根本不碰;还有的孩子懒得运动,课上完就回宿舍躺着,一学期下来体重涨十几斤,免疫力也下降,稍微着凉就感冒发烧。

这些习惯看似小事,可长期下来,不仅影响身体,还会让人变得懒散,再想调整就难了。
还有些孩子,把“自由”当成了“放纵”,直接“虚度光阴”。有的孩子觉得“大学不用学那么累”,上课经常逃课,躲在宿舍里玩游戏、看小说,期末挂科了也不当回事,想着“补考能过就行”;有的孩子沉迷于社交,今天跟这个同学聚餐,明天跟那个社团出去团建,看似忙得很,其实一点实质性的东西都没学到;还有的孩子盲目攀比,看到别人买新手机、新球鞋,自己也非要买,钱不够就借网贷,最后还不上款,只能让家长来收拾烂摊子。
等大四找工作的时候,才发现自己没证书、没实习经历、成绩还不好,简历都没东西可写,这时候再后悔,早就晚了。

其实家长要做的,不是像高中那样“管控”,而是“引导”。
不用每天查岗问“今天学了什么”,但可以每周跟孩子视频一次,听听他们的烦恼。比如“社团太多没时间学习”“不知道该考什么证”,帮他们一起分析,而不是直接否定“你怎么这么没主见”;孩子放假回家,要是发现他们熬夜、不吃饭,别指责“你怎么把身体搞成这样”,可以跟他们聊“熬夜第二天是不是特别累”,慢慢让他们意识到问题;要是孩子提到身边有人攀比、逃课,也别着急批评,而是跟他们说“你自己想清楚,大学四年是为了什么”,让他们自己有判断。

所以千万别觉得“孩子上大学就不用管了”,大学是孩子从校园到社会的过渡阶段,也是价值观、习惯定型的关键时期。这时候家长的关心和引导,能帮孩子在迷茫时找到方向,在快要走偏时拉一把。
毕竟,我们不是要“管”孩子一辈子,而是要帮他们养成好的习惯、学会自己做选择,让他们在大学里真正学到东西,而不是浪费四年光阴。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