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
中国落下新能源“技术护栏”
3
0
近七日浏览最多
最新文章
一纸出口管制清单,背后是国家安全与全球供应链的再平衡。
10月9日,商务部与海关总署联合发布了一份题为《对锂电池和人造石墨负极材料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的决定》的公告。这份编号为“2025年第58号”的文件,将于11月8日正式实施,迅速引发全球产业链关注。
根据公告,重量能量密度≥300Wh/kg的锂离子电池、人造石墨负极材料及其核心生产设备和技术被列入管制清单。这些物项出口需向国务院商务主管部门申请许可,否则不得出境。
与此同时,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应询表示,此次列管物项“具有明显的军民两用属性”,中国此举是“依法依规实施出口管制措施,符合国际通行做法”。
58号公告的核心内容可概括为三大类物项管制。
在锂电池领域,重量能量密度大于等于300Wh/kg的可充放电锂离子电池成为管制对象。这一数值恰是当前高端动动力电池的技术分水岭。
公告还列出了六类制造锂电池的设备:卷绕机、叠片机、注液机、热压机、化成分容系统和分容柜。
正极材料方面,压实密度≥2.5g/cm³且克容量≥156mAh/g的磷酸铁锂正极材料、三元正极材料的前驱体及富锂锰基正极材料均在管制之列。
石墨负极材料管制则更为全面,不仅包括人造石墨负极材料及其混合材料,还涵盖了造粒、石墨化、包覆改性的全套设备与工艺技术。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明确表示,这些物项“具有明显的军民两用属性”。
高端锂电池技术本身就具有军民两用特性。高能量密度电池不仅可用于电动汽车,也可用于军事领域的无人机、单兵装备、水下潜航器等。
同样,人造石墨负极材料是动力电池的核心材料,其制造技术直接关系到电池性能。
中国此次管制并非完全禁止出口,而是建立了许可审查机制。商务部强调,“对于合法合规的出口申请,中方将在审查后予以许可”。
针对这项管制是否针对美国的问题,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已明确表示:“相关措施不针对任何国家和地区”。
从历史角度看,各国对具有军民两用特性的技术实施出口管制是国际通行做法。美国、欧盟等早有类似制度。
发言人还透露:“此前,我们已经向有关国家和地区作了通报”。这显示中方在政策透明度和事前沟通上做了充分工作。
中国政府同时表示,“愿通过双边出口管制对话交流机制,与相关方就出口管制政策和实践开展沟通对话,共同促进、便利合规贸易”。
中国在全球锂电池产业链中占据主导地位。据行业数据,中国锂电池产量占全球比重超过70%,在人造石墨负极材料领域的市场份额更高。
此次管制将影响全球高端电池供应链布局。能量密度≥300Wh/kg的电池正是下一代电动车的核心技术目标,特斯拉、大众等国际车企都在积极布局。
全球电池制造商可能面临技术获取障碍。中国在电池制造设备领域同样具有强大竞争力,卷绕机、叠片机等高端设备出口受限将直接影响国外电池工厂建设进度。
另一方面,管制措施也将促使国际车企更加重视与中国本土企业的合作,通过在中国设立研发中心和生产基地来获取先进电池技术。
全球动力电池产业格局正在悄然生变。11月8日之后,高端锂电池技术与设备的出口将戴上“紧箍咒”,但紧箍咒不是为了束缚,而是为了规范。
正如商务部所言,中国政府愿与各国一道维护全球产供链稳定畅通。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