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可控核聚变成了市场热词,社保基金重仓的相关公司更是被盯着看。有朋友问,都说社保盯上了两家核聚变公司,浙富控股才4块钱股价,到底值不值得关注?要搞懂这事,得先理清三个关键:社保重仓的核聚变标的有哪些、浙富控股的核心逻辑是什么、4元股价背后的风险和机会藏在哪。

社保重仓核聚变股!浙富控股4元股价,该捡还是该等?

先明确一个点,社保基金重仓的可控核聚变企业其实不止两家,A股里有13家左右,都集中在产业链关键环节。比如全球超导材料龙头西部超导,它的NbTi超导线材独家供应ITER项目,核聚变业务收入占比都到20%了,社保持股超2700万股;还有久立特材,全球核聚变真空室无缝管市占率超50%,社保更是持有近8000万股,是实打实的重仓标的。这些公司要么握有“卡脖子”技术,要么订单排期到好几年后,确定性确实强。

那浙富控股算其中的靠谱选手吗?得看它的真本事。这家公司不算核聚变领域的老牌玩家,但确实在往这个方向发力,主做核反应堆压力容器、蒸汽发生器这些核心设备,现在核电相关订单已经排到2027年了[__LINK_ICON]。更关键的是它的业务组合很有特点,不只有核聚变,还手握雅下水电概念——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开发规模相当于3个三峡,这可是长期的国家战略项目,另外还有动力电池回收业务,跟宁德时代、比亚迪都签了长期协议,等于踩中了好几个热门赛道。

从财务数据看,浙富控股的基本面不算差。2025年二季度净利润5.66亿元,同比涨了17%,销售商品收到的现金更是高达112.88亿元,比营收增速还快,说明客户打款积极,预收款不少[__LINK_ICON]。合同负债同比暴增41%,存货里还有低成本的金属钴这些原料,这些都是实打实的业绩支撑。社保基金虽然没像重仓久立特材那样大手笔,但对这类有明确成长赛道的公司,向来是重点考察对象,这也是市场关注它的核心原因之一。

再回到4元股价这个焦点,便宜不代表一定值得买,得算清楚估值账。目前浙富控股的市盈率在25倍左右,对比同行业的久立特材(30倍)、西部超导(45倍),估值确实不算高,有一定安全垫。但要注意,它的核聚变业务还没到大规模贡献收入的阶段,现在主要利润来源还是传统清洁能源装备,这就决定了它的股价弹性可能不如西部超导这类纯赛道龙头。

不过4元股价也藏着潜在机会。一方面是政策红利,“十五五”期间核聚变设备市场年均预计超千亿元,浙富的核电设备订单已经开始兑现,业绩有释放预期;另一方面是业务协同效应,它的动力电池回收能提供低成本原料,水电业务保证现金流稳定,这些都能支撑它在核聚变领域持续投入。2025年二季度量能持续放大,也说明有资金在关注这个低价标的[__LINK_ICON]。

但风险也不能忽视,这才是判断的关键。首先是技术卡位问题,浙富在核聚变领域的技术壁垒不如西部超导、楚江新材这些龙头,后者要么独家供应核心材料,要么攻克了“第一壁材料”这样的难题,浙富还处在追赶阶段。其次是业务分散的隐患,水电、动力电池回收、核聚变样样都沾,虽然抗风险能力强,但也可能导致资源分散,不如久立特材专注于真空室管材那样能快速抢占市场份额。

还有个容易被忽略的点,社保基金选股看重“确定性”。像久立特材已经有明确的核聚变订单增速(2024年增长39.55%),西部超导的产能和订单都排到2028年了,这些都是看得见的收益。而浙富的核聚变业务更多是“预期”,什么时候能像核电设备那样形成规模化订单,还是个未知数,这也是社保目前没有大举介入的可能原因。

总结一下,4元的浙富控股更像是“潜力股”而非“确定性标的”。如果想布局可控核聚变赛道,追求稳妥的话,社保重仓的西部超导、久立特材这些技术龙头更靠谱,毕竟它们已经通过了ITER项目和国内环流装置的验证,业绩兑现路径清晰。但要是想找低价、多赛道布局的标的,浙富控股可以放在观察名单里,重点盯两个指标:一是核聚变相关订单的增长情况,二是社保基金的持股变动,这两个信号比单纯的股价高低更有参考价值。

说到底,可控核聚变是长期赛道,现在还处在商业化早期,选公司不能只看股价便宜,得看真技术、实订单。社保重仓的标的确实有参考意义,但最终还是要自己算清“性价比”。

你们觉得浙富控股的多赛道布局是优势还是拖累?社保接下来会不会加仓这类低价核聚变概念股?欢迎在评论区聊一聊,分享你的看法。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