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聊这个话题非常有心得,快速来了个一篇。

其实大家可以看看周围,那些三四十岁的人,还有很多二十来岁的,年纪轻轻过得跟五六十岁。

生活的核心就是“凑合活”。

工作像嚼蜡,没滋味,但还得咽。家庭像驿站,吵吵嚷嚷,停不下。他们脸上就写着三个字:没意思。但你问他们,他们多半一摆手,说“生活不都这样么”。问题就出在这,他们不觉得这是个问题。

掉坑这个过程,是慢性的。第一天,你只是觉得有点累,心想歇歇就好。第一个月,你开始对小事不耐烦,觉得是别人找麻烦。第一年,你发现笑点变高了,烦心事变多了,但你告诉自己“成熟了嘛”。第三年,你半夜醒来,胸口发闷,看着天花板,觉得一切都没啥意义。但天亮了,你还是照常起床,拖着身子去上班。

情绪越来越差,精力越来越差,你已经在大坑里陷到腰了,却以为大家都站在齐腰深的泥里,又不是自己一个人。

今天就聊下这个大坑。

第一个坑,是情绪先烂掉了。

烂掉的情绪不是发脾气。是冷漠,是看什么都隔着一层脏玻璃。同事升职了,你心里哼一声“还不是会拍马屁”。朋友创业成功,你琢磨“肯定是家里有底子,踩了狗屎运”。老婆让你带孩子去公园,你第一反应是“又得折腾,累不累”。连早上咖啡洒了这种屁事,都能让你觉得“今天算是完蛋了”。

这种情绪最毒的地方在于,它能让你变成乌鸦嘴。你负责个项目,心里认定它肯定出岔子。那你就会不自觉地摸鱼,沟通时带出消极态度,遇到小问题也懒得全力去解决。结果项目真黄了,你一拍大腿:“你看,我早说不行吧!”你不是预言家,你是亲手把事搞砸了,再用自己的正确来证明生活果然很烂。

这套逻辑完美闭环,让你陷在里面出不来。

这时候的人,有个典型症状,就是爱刷坏消息。手机推送经济下滑,他点开看半天,叹口气。群里有人说行业寒冬,他马上附和,再补充几个更悲观的例子。他不是在关心世界,他是在给自己找证据,证明“不是我有问题,是这世界本来就没救了”。他把这种全面的消极,包装成一种看透世事的智慧,从而心安理得地躺在坑里。

说穿了,这种消极像是一场无声的罢工。社会这台大机器要求你当个合格零件,规规矩矩运转到退休。年轻时你信了画的大饼,以为忍耐能有未来。到中年发现饼是画的,未来也就那样了。于是你那个真实的自己不干了,它用消极情绪告诉你:老子不想演了。这个坑,反而是你疲惫的灵魂能找到的、唯一能躺平的地方。

第二个坑,是身体跟着垮了。

情绪这玩意儿不会乖乖待在脑子里,它得找个地方发泄。最软柿子就是你的身体。一开始是睡眠。要么躺床上两三个小时睡不着,脑子里像放电影。要么睡够八九个小时,醒来像被人打了一顿,更累。然后就是各种说不清道不明的疼。脖子僵,后背酸,头疼,去医院照片子,医生说你颈椎有点直,没啥大毛病。胃也不舒服,吃点东西就胀气。感冒一次,拖拖拉拉半个月不好。

你的身体在用最原始的方式报警,它说它扛不住了。但你听不懂,或者假装听不懂。你吃安眠药,吃止痛药,想把这些信号压下去。这是最蠢的办法,相当于把火灾报警器砸了,然后说你看现在没噪音了。火还在烧。

等到情绪和身体一起完蛋,人就彻底卡住了。你身体累,所以不想动。不动,生活就更无聊,情绪更差。情绪更差,身体就更不舒服。这是个死循环,掉进去就很难挣脱。这时候身边人跟你说“振作点”,你连骂他的力气都没有,只觉得他们吵。

第三个坑,是最要命的,你自己不想出来了。

改变是需要力气的,而坑里的人,最缺的就是力气。

所以大脑会帮你找一套完美的说辞,让你安心待在坑里。这套话术你很熟:“我都这岁数了,还能折腾出啥?”“现在机会都是年轻人的,我们算了。”“哎,大家都是这么混的,我又不是例外。”

这些话单独看,都有点道理。但当你把它们当成停止思考、放弃行动的永久借口时,它们就成了最坚固的牢笼。你会在潜意识里寻找一切证据,证明坑外更危险,坑里最安全。

你会刻意关注那些创业失败、投资亏钱的故事,来安慰自己“幸亏我没动”。待在坑里虽然难受,但这种难受是熟悉的,是可控的。爬出去可能面对失败,那种未知的恐惧,比待在坑里更吓人。人宁愿忍受确定的痛苦,也不愿面对不确定的改变。

那有办法没,最近想到一个词,“老头老太疗法”。

这名字土,但管用。核心就是学学那些在公园里溜达、看起来心平气和的老头老太太。他们不跟你讲大道理,他们的活法就是道理。

第一步,你得先承认自己掉坑里了。这叫“承认自己有问题”。别死要面子,别硬撑。老老实实对自己说,我现在的状态就是不行,我累了,我烦了,我没劲了。承认问题是解决问题的绝对前提。这一步跨不过去,后面全是白扯。

第二步,抓住最根本的三件事:睡觉、走路、晒太阳。

别小看这三样,你情绪出问题,本质是大脑里的化学物质乱套了。吃药是下策,从生活最基本层面调整才是上策。晚上11点前,必须躺下睡觉,睡不着也躺着,别摸手机。睡足7小时。第二天早点起,下楼溜达半小时。别跑步,就走,步子慢点,眼睛看看树,看看人。让身体动起来,脑子放空。早上出门,让太阳晒你十分钟后背。这几件事坚持两周,你再来跟我说没效果。

这里有个关键,你得远离那些“即时快乐”。短视频刷一下很爽,游戏赢一局很嗨,小视频就更爽了,但这些东西像高利贷,爽一下的代价是更大的空虚。这里不是说今后不玩这些东西了,恰好相反,我自己都戒不了。但是一定要控制频度,防止它们造成伤害。

你要去找那种“延迟满足”。比如长散步,徒步,或者学个简单的乐器,吹口琴都行,从吹不出调到能哼个曲子,那个成就感是实实在在的。或者种点小葱,看着它一天天长高。这种慢悠悠的、需要一点耐心才能得到的快乐,才能把你被破坏的奖励系统一点点修好。

第三步,给自己立点死规矩,不要整天跟自己讨价还价,跟自己讨价还价最类人。

老头老太为什么雷打不动每天遛弯?因为规矩能对抗世界的混乱。你也一样。规定自己晚饭后必须出门走二十分钟,规定自己睡前半小时绝不碰手机。这些小小的、坚定的仪式,会在你烂掉的生活里打下几根桩子,让你有地方可以着力,不至于完全滑下去。

“老头老太疗法”说到底,是让你换一种方式看待生活。它让你明白,很多大问题你解决不了,比如晋升天花板、中年危机,但这不代表你不能找点小确幸。不再把快乐寄托在升职加薪那种遥远的大事上,而是从“今天走路很舒服”、“这顿饭很好吃”这种小事里找滋味。这叫把评价标准从外面拉回自己心里。

最后你会发现,从情绪低落的大坑里走出来,不一定人生从此开挂牛逼了,但是比之前处在坑里好太多,说不定真有别的机会。如果一直不出来,很快就彻底废了。

全文完,觉得不错,一定要点个赞。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