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现在正在以关税为手段大力推动全球贸易战,这个贸易战的目的究竟是什么,美国能不能打赢这场贸易战,影响美国贸易战成败的关键因素有哪些,这些问题就构成了贸易战的底层逻辑。
讲到贸易战,大家一定有印象,贸易战并不是从特朗普这个任期才开始的,上一个任期的时候,特朗普就已经开始推行以关税为手段的贸易战了,但是那个时候的贸易战和现在有着本质区别。这个区别就在于,上一个任期的贸易战是中美贸易战,而这个任期的贸易战是全球贸易战。
为什么贸易战由中美贸易战发展到全球贸易战了呢?其实在特朗普上一个任期之前,美国政界已经就未来目标达成了共识,这个共识就是在大国竞争中压垮对手,维系美国的全球霸权。用当时美国政界人物的说法是美国要继续“领导世界”100年,要把21世纪变成“美国世纪”。
如何实现这样的一个目标呢?特朗普在第一任期当中采用了一个最简单直接的方式,那就是推动中美贸易战,他的基本想法是在一场有限的贸易战当中全面击垮中国,以最小的代价和附带影响赢得他所期盼的胜利。但是第一个任期下来,事实证明中美贸易战他没有打赢。
接下来的美国总统拜登换了一个思路,他推动的是“小院高墙”政策,用“小院高墙”给中国构筑一个金融上科技上的“笼子”,使中国的发展置于这个“笼子”之中,进了“笼子”你的经济发展就会碰到一个天花板,突不破天花板,那么在大国竞争当中美国就胜了。方式不一样,但思路依然是一样的,那就是要用最小的代价、最小的附带影响取得胜利。又一个4年任期过去了,拜登仍然没有打赢。
在这个过程当中,特朗普对形势的认识应该说是在不断的深化的,所以到了他的第二任期,中美贸易战演化成了全球贸易战。全球贸易战显然就不单纯针对中国这个主要对手实施贸易战了,全球贸易战最根本的目标是重构世界的经济规则,包括经济运行的规则、金融运行的规则等等。显然单纯针对中国的贸易战或者是“编织笼子”的方式达不成目标,那么顾不得付出多大代价,也顾不得产生多大的附带影响了,于是全球贸易战成了特朗普第二个任期当中主要的抓手和主要推动的事情。
这个全球贸易战究竟是要达成一个什么目标呢?用美国人纸面上的说法是实现贸易的平衡、实现制造业的回归。都知道像这种事情,他的真实目的有的是能说的,有的是不好说不能说的,那么不好说不能说的东西究竟是什么呢?我认为他真正说不出口的就是要重构世界经济运行规则。这个重构的过程就是通过关税手段打破原有规则,建立起新规则。
原有的规则是什么样子呢?是全球统一标准的贸易规则,典型的像大家所熟知的WTO世贸规则。那么全球贸易战之后,我们看到以前的世贸规则已经不见了,在这个过程当中,美国一家一家、一国一国、一个地区一个地区的采用“背对背”谈判的方式来确定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经济体在对美贸易当中所征收的关税。
这场贸易战如果打下来,结果会是什么样子呢?结果会出现一个新的运行规则,这个运行规则它不是一个全球统一标准的规则,而是根据不同的国家、不同的经济体、不同的对象采用不同规则,当然这个规则要由美国人说了算。尽管说是一家一家的双边谈判,但是这种谈判我们可以理解成是美国在制定谈判最终的目标,这样构成了一个全球不同标准的贸易规则之后,美国就有条件利用不同的关税税收来调节全球的经济运行和经济的分布,在中高端产业更多的实现所谓制造业回归美国,而在中低端产业则要重新分配市场,通过市场构建美国所期待的中低端产业链。
这样的一个过程很明显,就是要在中高端企业保持美国的优势、扩大美国的优势,而在中低端产业把更多的产业链从中国移走,移到他所希望的国家和地区去,这样一方面可以限制中国的产业升级,另一方面可以从中低端产业掏空中国的经济。所以说这场全球贸易战本质的东西是要重构全球贸易规则和全球经济运行规则。
那么这场贸易战美国能打赢吗?现在看到我们很多人在讲美国打不赢,对这个问题一方面我们要有信心,另一方面也要认识到要想让美国打不赢,你必须做出相应的努力,原来什么样现在还是什么样,躺赢这样的想法是不现实的也是危险的。
其实我们看一看现代历史当中类似重构规则的事情,美国做过而且做成过。想一想当年美国总统尼克松就曾经推翻了布雷顿森林协议,使美元跟黄金脱钩,这个动作实际上相当于重构了当时的世界金融规则,也就延续到重构了世界的经济运行规则,这个事美国做成了,做成了这个事奠定了美国在冷战当中拖垮苏联的基础,也奠定了此后的30年间美国霸权的稳固。
现在特朗普又拿出了老套路,要推翻旧规则,要掀桌子,要建立一套在现代形势下对他更有利的全球贸易规则,所以不能简单的说贸易战美国打不赢,我们应该有信心让美国打不赢这场贸易战,但是这个打不赢你是要做出努力、要付出代价的,以前怎么做现在还怎么做,躺赢这种想法是不现实的也是危险的。
那么怎么样让美国打不赢这场全球贸易战呢?这就涉及到美国打赢全球贸易战的几个关键性影响因素。
第一个因素是美国国内的所谓团结和一致。打破规则即使在美国国内也要动许多资本大佬们的奶酪,同时美国现在存在严重的党争和人群的分裂,要想有效的、有力的推进全球贸易战,特朗普就必须建立足够的权威。前一段时间,不管是美国国内还是国际的一些舆论都在讲,特朗普越来越像“国王”、像“皇帝”了,说特朗普这个人追求“国王”的感觉没错,但更重要的不是这种感觉,而是只有建立起高度的个人权威,才能更有效推动这种全球贸易战的进行。
其实我们看一看古罗马的历史,在古罗马的历史中,他的统治阶层构成方式上曾经有一个特殊的名词,叫做“独裁官”,用音译的话叫“狄克推多”,也有人把它翻译成“独裁者”。像古罗马历史上著名的凯撒大帝就曾经当过“独裁官”,后来成了终身“独裁官”。
这种所谓“独裁官”制度,一般来说是在罗马帝国遇到重大危机,需要有一个人统一号令说了算的时候,由元老院推出这个“狄克推多”,而且“狄克推多”在最初的时候是有任期的,比如说最早的任期半年,后来延长到一年,到了凯撒大帝他把自己变成了终身的“狄克推多”。而现在特朗普要的就是这种“狄克推多”的权威和地位,所以我们看特朗普上台之后,充分利用了他的大网红这种特点,利用了他国内“MAGA群体”的影响力,不断拓展自己的权利,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了美国传统三权分立的体制,包括最典型的前不久所谓“大美丽”法案的强行通过,而特朗普跟马斯克闹掰了,背后实际上也存在这种因素。
能不能在国内政坛形成这种一言独大的“狄克推多”的地位,直接影响到了特朗普能不能打赢全球贸易战这个重要的关节。当然美国国内的事我们的影响是有限的,管也管不了。
除此之外,其他的关键因素在哪呢?其他关键因素在于国际社会的团结一致的抵制。其实在这个问题上,特朗普应该也是算过账的,他抓住了不同国家都想占便宜、都想少吃亏的这种特点,采用一对一“背对背”的这种谈判方式,逐步推行实现他对全球经济运行规则的重构。而在这个过程当中,对所谓贸易战影响最大的,就是国际社会能不能有一个强大力量对美国的贸易战实施有力抵制,这种力量当然是越多越好、越大越好。
从这一点我们就可以理解,特朗普为什么前些天像发疯一样的在讲,要对那些附和金砖国家政策的国家加关税,实际上他怕就怕在国际上形成统一的、一致的对美国贸易战的抵制力量。在这个过程当中,统一战线团结更多的力量显然是有必要的,当然这个过程是复杂的,团结的对象,特别是团结的重点对象究竟是谁,这个是值得深入研究的。而现在能看到的、有可能实现的就是金砖国家组织和广大的南方国家,对所谓发达国家只能做到尽可能的争取,这个实际上是影响特朗普贸易战能否打赢的一个很关键问题。
除此之外还有什么重要的因素呢?前面讲美国国内的因素,更多的我们只能看,团结更多力量的因素很大程度上也是守的成分多,攻的成分少,那么有没有其他的因素,可以主动的进攻,从行动上挫败美国的贸易战呢?
这个涉及到的问题可能就更复杂一些,比如说全球金融体制的重构、全球贸易结构的重构,金融体制的重构就涉及到了美元霸权的重构,没有了美元霸权,特朗普的贸易战就会变成空中楼阁。而重构世界贸易规则是针对特朗普的贸易战反向重构世界贸易规则,这就需要考虑到以前的一些国际性的贸易协议、地区性的贸易协议和那些集团式的贸易协议,是不是也要根据形势加以调整和变化。
我们看到美国和越南谈出来的关税协定,很明显美国是试图利用现有的东南亚贸易规则来渗透进一些地区,比如说谈下来的越南对于输入的美国产品零关税,可是越南和东南亚国家和一些其他的贸易组织也是有优惠关税甚至零关税的,在这个过程当中会不会出现美国的产品零关税进入越南,又通过优惠关税和零关税扩散到更多的地区去呢?所以这种反向的重构就必须成为需要考虑的问题了。
当然贸易战不光涉及到国际层面的东西,也涉及到国内层面的东西,为了给全球贸易战配套,特朗普在美国国内推了一个所谓的“大美丽”法案,目标是吸引更多的有钱人进入美国,在美国投资开厂,同时要迫使美国民众从原来可以舒舒服服躺在那的福利享受当中爬起来,进入到制造业回归的大潮当中去。所以“大美丽”法案某种程度上像当年英国的圈地运动,针对这些东西我们的国内政策应该怎么办,这也是一个值得思考的东西。
其实这个问题我看我们的决策者早就在考虑和布局了,包括二十大三中全会当中提到的效率与公平之间的关系,实际上涉及到的就是这个问题。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