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岳华山,位于西安以东120公里的华阴市境内。是五岳中最为险峻的一座,有“自古华山一条路”之称,被誉为“奇险天下第一山”。

华山
华山上海拔2154.9米的南峰“落雁峰”,不但是华山最高峰,也是五岳最高峰。在古代,想要登上华山绝顶,需要走上12.5公里山路,9567级台阶,来了就不能回头,一条路走到底。

华山一览图
我们在攀登华山时,不但能够遇到千尺幢、百尺峡、鹞子翻身等险峻景点,也可以看到“三峰鼎峙”的壮观景象。

除此之外,华山是我国道教名山,现有21座道观坐落其间,72个半悬空洞别有洞天,可谓是人文和自然景观双绝。

莫里逊
1933年,一位叫做莫里逊的德国女摄影师,来到北京做摄影工作。两年之后的1935年,莫里逊跋山涉水,来到西岳华山游览,并拍下了许多照片。
接下来,我们就在莫里逊的照片中,看一看90多年前的华山,是什么样子吧!

苍龙岭
△1935年的华山苍龙岭,长长的岭脊,像一条蜿蜒起伏的巨龙,十分壮观,所以得名苍龙岭。
虽然这段路不过百丈,但是却只有两尺多宽,想要从这里过去,可谓是难上加难,险象环生,所以苍龙岭成为了华山上的一条有名的险道。

仙风道骨
△两位仙风道骨的道长,手拿拂尘,正坐在华山上的一处石头平台上,静默不语地打坐,旁边的山峰钟灵毓秀,好像神话传说中 神 仙 修 炼 的地方。

仙掌岩
△1935年的仙掌崖,位于华山东峰之上,远远望去,就像一只巨大的手掌,被人们称为“华岳仙掌”,是关中的一处奇景。

华山论剑
△1935年,华山绝顶之上,白云翻滚,两位道长正在迎风演武。拂尘和长剑,在空中激荡,道袍带起阵阵风声。这壮观的景象,像极了金庸小说中“华山论剑”的场景。

华山论剑
△右侧的道士,长剑如同游龙一般灵活,招招到肉。而左侧的道士,虽然只是拿着一根不起眼的拂尘,面对迎面而来的剑锋,却步伐不乱,招式灵活,有条不紊,看起来像是一位高手中的高手。

玉泉院
△华山脚下的玉泉院,每一位攀登华山的旅人,都会经过这座北宋时期的千年古刹,在这里,不但能够感受到富有魅力的道教文化,还能欣赏到泉水击石,古木苍苍的美景。

△道观的雕花床榻上,一名道士,正斜卧在被子上,右手撑着脸颊,闭目养神。

下棋亭
△华山下棋亭,位于东峰东南的博台之上,穿过华山险道鹞子翻身,才能到达下棋亭。传说中“赵匡胤输华山残局”就在这里。赵匡胤输掉华山后,下棋亭里,还放着当年的“残局”。

仰天池
△华山南峰绝顶之上的仰天池,海拔2100余米,是一块深只有一米的小石坑,但是无论下雨还是干旱,池中的水却始终不增不减,让人称奇。

山民
△华山绝壁的小路上,一位戴着草帽的山民,突然挑着担子从前方的洞里出现。

道童
△华山上一位拿着拂尘的道童。

天梯
△北峰日月岩下的天梯,因为25级阶梯太过陡峭,无法攀登,于是在上面拉上了铁链,人们用手握着铁链,才能勉强通过。在古代,华山只有这一条路,所以那个时候的人,只要想上华山,就得从这里经过。

苍龙岭
△这是华山险道苍龙岭的近照,在这么险峻的地方,竟然还搭建着好几座小房子,房子下面的石牌坊前的窄路上,修着两排带锁链的栏杆。

道观
△华山东峰上,一座道观内部的景象,大殿台阶两侧,立着两只铜鹤,门上的匾额上,写着“泽流玉井”四个大字。

△华山西峰的一面木门上,刻满了“到此一游”的一排排小字。

挑夫
△莫里逊走累了,看到路边有一处凉棚,于是准备坐下来歇脚喝茶。她看到棚里,坐满了当时华山上的挑夫。

△1935年,莫里逊来到华山南峰的一座道观里,参观了一下道观的厨房,拍下了这张老照片。

北峰
△这座险峻壮观的山峰,是华山的北峰。

△这是华山附近的庄稼地里,立着的一座高高的瞭望屋,屋子只有四根棍子支撑着,有一个梯子通到屋子里,这座瞭望屋,是当时的人看庄稼用的。
这些泛黄的老照片,让我们在方寸之间,看到了华山九十年前的样子,那个时候的华山,还没有这么多的索道,攀登起来,更能显示出“自古一条路”的原始野性。
而今,当游客循着修缮一新的步道登顶后,再回看这些老照片,近百年的光影,让人思绪万千,让人更能体会到,华山不但有壮观的自然景观,更有悠久灿烂的文化,在每一个国人心中,永远屹立不倒。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