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考旅行 | 古蜀文明历史地理考察报名

中国文明源自何处?一百多年来,中外都有不少说法。以中原地区为中心的传统观念曾在很长时间里深入人心,早在《礼记·王制》里,周人便将治下的王土分为中国(中心国)、夷、蛮、戎、狄五方。除了中国,其余四方都是“被发文皮”,“有不火食者”,或“不粒食者”。中心地区的文化优越感,跃然而出。

但我国人口众多,地大物博。也恰因人口众多,地域殊异,所谓“夷、蛮、戎、狄”也都产生了各自的文化:在东北的西辽河流域,有以玉雕龙为代表的红山文化;在山东有以黑陶为代表器物的大汶口文化;长江下游太湖流域的良渚文化,以玉为礼器。而中原的仰韶文化,典型器则是彩陶。

科考旅行 | 古蜀文明历史地理考察报名

朝阳市龙城区半拉山墓地M12墓出土的石钺。这种石钺与柄端饰的成组出土,是红山文化晚期后段的首次发现

传统的“中原中心论”,在各方纷呈的考古发现面前,动摇了。

科考旅行 | 古蜀文明历史地理考察报名

彩陶纹饰

位列西南区系中的古蜀文明,绽放虽晚,却同样熠熠生辉。四川考古学者现已基本厘清古蜀文明的发展进程,从距今5100年的桂圆桥文化始,成都平原依次有5种考古学文化,如宝墩文化、三星堆文化。它们各有特点,又时有交叉、承继,呈现出了与他者截然不同的本土文化面貌。

科考旅行 | 古蜀文明历史地理考察报名

从宝墩、三星堆到金沙,古蜀文明的一脉相承

众星闪烁的古蜀文明中,最别具特色的当属三星堆。它那宽达1.36米的“青铜纵目大面具”,任谁也不会认为它与其他地区文化有何关联。三星堆面具的“眼睛”,夸张巨大,炯炯如炬。学者们认为这属于“眼睛崇拜”,可能源自于古蜀人对其创始者“蚕丛”的“祖先崇拜”。因为在文献中,蚕丛的唯一特征就是纵目。

科考旅行 | 古蜀文明历史地理考察报名

三星堆青铜面具 摄影/梦琥珀

但西南地区灿烂的蜀地文化长期以来却不为人所知,闭塞的蜀地交通无疑是其中的重要原因。两千多年以来,险峻的秦巴山地一直深深束缚着交通线路的走向。为了沟通关中平原与四川盆地,人们修筑了蜀道。蜀道打通了秦岭、大巴山,联系起关中平原与四川盆地。它帮助秦人将蜀地经营成稳固的天府之国,为统一天下奠定坚实的基础。而蜀道也像一个开关键,控制着四川的开放和封闭。蜀道开,古蜀灭;蜀人消隐,川人浮现。

科考旅行 | 古蜀文明历史地理考察报名

秦岭横亘 摄影/田捷砚

从西南一隅的独立王国,到统一帝国的重镇要地,在中华文明的全局视野中,四川扮演了怎样的角色?

2020年11月、12月,《中华遗产》杂志推出《国宝四川》专辑;

2025年3月15-21日 ,『中国国家地理科考旅行部』将基于《中华遗产》杂志选题的特殊视角,推出“古蜀文明历史地理考察”,我们将走访沃野千里的四川盆地,探寻古蜀文明的历史变迁,沿着古蜀道的踪迹,追溯由“古蜀”走向“四川”的文明发展历程。

科考旅行 | 古蜀文明历史地理考察报名

《中华遗产》2020年11月刊 《国宝四川(上)》

科考旅行 | 古蜀文明历史地理考察报名

《中华遗产》2020年12月刊 《国宝四川(下)》

活动亮点

01 国宝四川 :探究古蜀文明之光

若从卫星图上看四川,四川盆地好似一颗绿色的眼睛镶嵌在中国西南大地,俨然是被山地环绕的独立王国。秀丽的山水也孕育了高度发达的文明,与中原地区一样,此处也诞生了丰富的上古神话,以及“五王治国”的传说,此“国”即为古“蜀”。

科考旅行 | 古蜀文明历史地理考察报名

四川盆地地形图

图源/《中国国家地理》2003年第9期

近一个世纪以来,四川盆地及周边地区陆续出土了大量先秦时期的考古遗址——奇幻如广汉三星堆,璀璨如成都金沙,它们使人清晰地认识到,古蜀国不仅真实存在,而且曾创造出高度发达的文明。

科考旅行 | 古蜀文明历史地理考察报名

成都金沙博物馆

在大名鼎鼎的三星堆与金沙之前,谁又是成都平原的主人呢?自1995年起,考古工作者陆续发现了它们——在成都平原的中西部,先后发掘出8座距今4500—3700年的古城,其中面积最大的一座,位于成都市新津区,叫宝墩古城。因使用工具、文化面貌和生活方式的相似,这8座古城被统一命名为“宝墩文化”,因此我们也可以叫他们“宝墩人”。

科考旅行 | 古蜀文明历史地理考察报名

成都平原上的宝墩“城市群”

图源/《中华遗产》2020年第11期

公元前2500年左右,成都平原进入了史前古城兴起的时代,目前发现的8座古城址集中在距今4500—3700年之间,共同组成了迄今为止我国西南地区发现的年代最早、规模最大、分布最密集的史前城址群。其中,宝墩古城占地面积最大,在诸城中居于中心地位。

科考旅行 | 古蜀文明历史地理考察报名

成都博物馆展示的宝墩古城聚落分布情况,可见外城城墙与内城的东北边重合,黄色光斑所示处,就是聚落所在的位置

由于古城尚未发现青铜、文字,宝墩文化似乎还未迈入文明的门槛,不过它却如启明星一般,照亮了文明前夜的成都平原。作为长江上游的一缕文明曙光,它丰富了我们对古蜀文明的认识,完善了四川地区新石器时代到青铜时代的文化序列,堪称是成都平原参与中华文明起源的见证者之一。本次行程,我们将重点走访以宝墩、三星堆、金沙遗址为代表的四川古蜀文明遗址,通过对出土文物的欣赏,以及对遗址所在区位地理环境的观察,思考古蜀文明的起源。

02 三星堆:沉睡数千年,一醒惊天下

1986年,广汉鸭子河畔发现了两个祭祀坑,坑中出土了大量光怪陆离的器物:青铜大立人、青铜人头像、青铜神树、金杖……它们开启了中国青铜文明的另一扇大门,在世界已知的古代文明中,还未曾看到哪个民族有类似的青铜造型,这就是三星堆文化。

科考旅行 | 古蜀文明历史地理考察报名

高260厘米的青铜大立人

三星堆乃至整个蜀地如此辉煌灿烂的文明从何而来?优良水土及宜人气候必不可少。广汉市三星堆地处成都平原北部,地势平坦,鸭子河与马牧河在这一带静静流淌,形成了富饶的冲积平原。这里土地肥沃,物产丰富,自古以来就是宜居的乐土。正是这样的环境,让古蜀先民在这里有了丰富的食物来源,在那个时代就开始酿酒、制作精美的工艺品,最终创造了灿烂的青铜文明。

科考旅行 | 古蜀文明历史地理考察报名

三星堆青铜面具

而在成都发现的金沙文明并非三星堆的简单复制,这里的许多发现都足以改变人类文明史。金沙遗址出土了大量的金面具,随同出土的象牙、玉器、金器、青铜器等珍贵文物多达6000余件,这些文物无论形制还是图案,都能轻易找到三星堆的影子。金沙文明与三星堆文明有极强的相似性,只是没有三星堆的城墙。专家认为,金沙文明是三星堆文明的最后一期,是三星堆文明的延续。

科考旅行 | 古蜀文明历史地理考察报名

金沙遗址出图的金面具

本次行程,我们将重点走访三星堆遗址与金沙遗址,在多样的出土文物中了解古蜀人的神话宇宙观,感受远古时代中华先民文明的高度和多样性,探寻伟大的青铜时代如何在成都平原达到顶峰。

03 蜀道:从古蜀走向四川

纵观巴蜀地理,可以发现它是一个相对封闭的丘陵性盆地,周围群山环抱:西北是邛崃山、岷山,北面是龙门山、米仓山,东北还有大巴山、巫山,向南是武陵山,西部为夹金山、大小相岭、大凉山,东南为大娄山、云贵高原。正是由于这样的地形,从来没有哪一个区域像四川这样渴望着内外的交流。

科考旅行 | 古蜀文明历史地理考察报名

鸟瞰剑门关

明末清初著名学者顾祖禹说,关中王朝要取天下,必先安蜀。征服四川,有两条路线,即“江道”与“蜀道”,江道从长江溯流而上,经三峡至蜀地,蜀道则是沿金牛古道南下,穿越秦巴山地至成都平原。如果将古代的交通地图与今日的对比,你会发现从汉中到成都的要道至今还沿袭着金牛道的走向。千百年来,蜀国故道既是古蜀经济、文化的传输纽带,又是自然风貌、人文遗存的天然走廊。

广元千佛崖开窟造像的历史之长、规模之大,均为四川之最。它营造在嘉陵江畔、金牛古道之侧,历来南北行旅往来不绝。中原佛法从这里进入蜀地,化为川风。

科考旅行 | 古蜀文明历史地理考察报名

广元千佛崖

结束古遗址群的探访后,我们将沿古金牛道的踪迹,由成都平原一路向北,追寻蜀道沿线的历史遗存,探寻川文化与中原文化交流的华彩篇章

行程简介

D1 11月9日 周日

成都集合

欢迎晚宴,行前说明会

古蜀文明相关主题科普讲座

宿成都

D2 11月10日 周一

成都

成都考古中心—宝墩遗址

宿成都

D3 11月11日 周二

成都

三星堆博物馆

宿成都

D4 11月12日 周三

成都

金沙遗址博物馆—都江堰

宿成都

D5 11月13日 周四

成都—广元

庞统祠墓—汉平阳府君阙—李业阙—七曲山大庙

宿广元

D6 11月14日 周五

广元

千佛崖—鹤鸣山道教造像

宿广元

D7 11月15日 周六

广元解散

活动详情

·

活动时间:

2025年11月9日—15日(7天)

·

活动地点:

四川

·

活动费用:

12800元/人

·

活动组织方:

本次活动由中国国家地理科考旅行部策划执行,中国国家地理旗下北京全景新知旅游有限公司承办

费用说明

·

费用包含:

【住宿】城市内为四星级以上酒店;乡镇或保护区内为当地条件较好的民宿(两人一间)

【交通】行程内的全部交通用车

【餐食】行程中全部餐食

【讲解】全程领队陪同及专家指导

【游览】行程内所含景点门票或游览活动

【保险】国内旅游险

·

费用不含:

【大交通】集合及解散的大交通费用

【单房差】单人间住宿差价

【额外费用】额外个人花销费用等

报名方式

·

微信报名:

点击下方“微信小程序”,填写提交个人信息,工作人员会在收到信息后与您电话联系,引导您完成报名。

·

咨询电话:

中国国家地理科考旅行部

010-64865566-240

工作日9:30-12:00;13:00-18:00

科考旅行 | 古蜀文明历史地理考察报名科考旅行 | 古蜀文明历史地理考察报名

-END-

文字编辑 | 周梓溢 吴仲明

微信编辑 | 穆雨纯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