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
一战法国反德宣传画:普鲁士军官聚众嫖妓,“淫靡”展现淋漓尽致
28653
0
近七日浏览最多
最新文章
这幅标题为《L’orgie(狂欢)》的黑白插图,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初期法国反德宣传的典型产物。作为明信片形式流通于民间,它以讽刺、夸张乃至愤怒的笔法描绘德军军官在比利时战场后方放纵享乐的场景——而窗外正是战火中的废墟与燃烧的城市。这不仅是一幅带有讽刺意味的政治图像,更是20世纪早期战争宣传、视觉政治与集体愤怒的集中展现。
画面中被描绘的是一群德军军官,他们身着标准的普鲁士式军装,配戴勋章、佩剑,有的还戴着典型的德式尖顶头盔。这些制服的细节真实还原了德军1907式或1910式军服的基本样式,双排扣、金属钮、硬质肩章、宽靴齐备,足见画师对德军外形的熟悉。
左侧站立的军官:双手插袋,嘴角带笑,正在与一位袒胸露怀的女性交谈。女性明显是一位风尘女子,戴着一顶滑稽的仿制头盔,胸部暴露,成为象征性“堕落”的表现。这种对女性身体的暴露描绘,是法国宣传将德军与“性侵、堕落”相联系的经典手法。
正中央军官们围坐在餐桌边,一名军官搂着怀中的女性亲热,一人躺倒在地,杯中酒未尽,身旁是散落的扑克牌、酒瓶、冰桶,食物散乱,气氛颓靡。这些象征着贪欲、赌博与堕落的符号,是对“德国军事贵族精神”最彻底的反讽。
靠近窗口的军官正向窗外眺望,而远方赫然可见炮火硝烟之下的比利时城市废墟。窗帘拉开,象征着“真相在此”——画师通过这一开放窗口,揭露德军表面的强大与背后的腐朽。
本图采用黑白铅笔素描风格,线条凌厉紧凑。背景阴影浓重,室内明亮,形成极强的对比——即便没有色彩,观者也能感受到一种压抑感。光源从左上方倾斜而下,洒在桌面与人物面庞之上,将酒精、肉体与表情的“淫靡”展现得淋漓尽致。细节处理极其讲究,每一张脸都是独特的讽刺面孔,或醉态可掬、或猥琐狞笑,营造出一种“地狱晚宴”的诡异氛围。
这幅图诞生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初期(1914年),当时德军以“施里芬计划”为蓝本,从比利时北部大举进攻法国。比利时虽宣布中立,却遭德军无视、入侵。这引发了世界舆论的强烈谴责,法国和英国媒体迅速将德国描绘为“文明破坏者”。
在比利时境内,尤其是鲁汶(Leuven)、迪南(Dinant)等地,德军确实进行了大规模屠杀与焚城行动。因此法国方面创作了大量图像宣传材料来强化敌人形象。这幅《L’orgie》正是其中的代表。它通过“士兵放纵与城市燃烧”的对比,制造强烈的道德谴责,强调德军高层的贪婪与冷酷无情。这种图像广泛用于士兵募兵、公众情绪激发以及国际舆论争取,是典型的“视觉战争武器”。
尽管德国总参谋长毛奇(俗称小毛奇)施行了施里芬计划,但现实发现进攻速度有限。当时的战争技术水准使得防守优于攻击,进攻的一方顶多只能赢取若干土地,却无法迫使任何敌对的强国退出战争,甚至连比利时也奈何不了,所以德国在比利时浪费了大量时间,因而当德国攻占比利时后,法国已经完成总动员令,加上英国的帮助,法国未被迅速击溃,而此时俄国铁路系统已较计划制定时完善,总动员令亦已完成,故施里芬计划完全失败。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