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前军官:我9年前去中国,想要买100架歼10,鲁哈尼却要买阵风

近年来,伊朗空军在现代化进程中面临诸多挑战,尤其是在2025年6月与以色列的12天冲突中,其老旧装备的短板暴露无遗。这一事件让人回想起2016年的一段历史:伊朗前军官曾提议从中国采购100架歼-10战斗机,以提升空军实力,但时任总统鲁哈尼却倾向于购买法国的阵风战斗机,最终因多种原因未能实现。这一决策的得失引发了广泛讨论。

伊朗空军的困境

自1979年伊斯兰革命以来,伊朗与西方国家关系恶化,美国对其实施了长达数十年的武器禁运,导致其空军装备严重依赖革命前采购的美制战机,如F-14A“雄猫”、F-4“鬼怪”和F-5“虎”式战斗机。

这些飞机服役时间超过40年,备件匮乏,维护困难,性能早已无法满足现代空战需求。国际制裁进一步限制了伊朗获取先进技术的能力,使其空军在面对以色列等地区强敌时处于明显劣势。

伊朗前军官:我9年前去中国,想要买100架歼10,鲁哈尼却要买阵风

2016年,正值伊朗签署《联合全面行动计划》后不久,部分经济制裁得以缓解,为其采购武器提供了窗口期。当时,伊朗空军急需现代化装备以应对潜在威胁,尤其是以色列的空中优势。以色列空军拥有F-35I隐形战机、F-15I和F-16I等多款先进战斗机,具备强大的超视距打击能力和电子战实力。相比之下,伊朗的空中力量明显不足,亟需一款性价比高、性能可靠的战斗机来填补差距。

在此背景下,伊朗空军前军官阿塔·巴赫拉米随同空军司令访问中国,考察了歼-10CE战斗机。这款由中国成都飞机工业公司研发的4.5代多用途战斗机,以其先进性能和较低成本受到关注。巴赫拉米提议采购100架歼-10CE,计划组建8个作战中队,以大幅提升伊朗空军的作战能力。

可这一计划并未得到时任总统鲁哈尼的支持。鲁哈尼政府转而寻求从法国采购阵风战斗机,希望通过与西方的交易改善外交关系。这一选择最终因资金短缺和国际制裁未能实现。

歼-10与阵风:技术与成本的对比

歼-10CE是中国为出口市场设计的一款单发多用途战斗机,配备KLJ-7A有源相控阵雷达,可同时跟踪10个目标并攻击其中4个,探测距离约100公里。其武器系统包括霹雳-15远程空空导弹,射程超过150公里,能够执行超视距作战任务。歼-10CE采用WS-10B发动机,最大起飞重量约19吨,作战半径达1240公里,适合空优和对地攻击任务。其单机成本约为1亿美元,性价比突出。

对于伊朗而言,歼-10CE的优点不仅在于性能,还在于其与中国合作的灵活性。中国愿意接受石油和天然气作为支付方式,这对受制裁影响、硬通货短缺的伊朗尤为重要。此外,歼-10CE的维护成本相对较低,适合伊朗有限的军费预算。巴基斯坦空军在2025年5月与印度的冲突中,使用歼-10CE击落包括阵风在内的印度战机,证明了其在现代空战中的实战能力。这为伊朗提供了借鉴。

伊朗前军官:我9年前去中国,想要买100架歼10,鲁哈尼却要买阵风

阵风是法国达索航空公司生产的一款双发多用途战斗机,同样属于4.5代,配备RBE2有源相控阵雷达和SPECTRA电子战系统。其最大起飞重量约24.5吨,作战半径约1850公里,可携带MBDA Meteor空空导弹和Scalp EG巡航导弹,具备全天候作战能力。阵风的技术先进性毋庸置疑,尤其在电子战和多任务执行方面表现优异。但其单机成本高达约2亿美元,是歼-10CE的两倍,且维护和运营费用高昂。

对于伊朗来说,阵风的采购面临多重障碍。首先,高昂的成本远远超出伊朗的预算能力。尽管JCPOA缓解了部分制裁,但伊朗经济仍未恢复到足以支持如此昂贵采购的水平。其次,阵风的复杂维护体系需要大量技术支持,而伊朗因制裁无法获得法国的全面后勤保障。这意味着即使采购成功,阵风的实际作战效能也可能大打折扣。

伊朗前军官:我9年前去中国,想要买100架歼10,鲁哈尼却要买阵风

从军事需求看,歼-10CE和阵风都能提升伊朗空军的战斗力,但适用性差异明显。歼-10CE的单发设计和较低成本使其更适合伊朗的经济状况和作战环境,其超视距作战能力足以应对以色列的F-16I和F-15I,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挑战F-35I的隐形优势。

而阵风虽然技术更先进,但其高昂成本和复杂后勤需求与伊朗的实际情况不符。此外,伊朗的作战需求更侧重于防御性空战和有限的对地打击,歼-10CE的多用途性能已能满足这些要求。

决策背后的政治考量

2016年,伊朗刚刚通过JCPOA与西方国家改善关系,鲁哈尼政府希望借此机会融入国际社会。与法国的交易被视为进一步巩固外交成果的手段。阵风作为西方先进战机的代表,采购它可能向欧洲国家释放友好信号,缓解伊朗的孤立状态。此外,鲁哈尼可能认为,购买阵风能展示伊朗的“技术雄心”,提升其国际形象。

伊朗前军官:我9年前去中国,想要买100架歼10,鲁哈尼却要买阵风

不过,这一策略并未奏效。联合国对伊朗的常规武器禁运直到2020年才解除,2016年时任何与法国的交易都难以实施。即使禁运解除后,西方国家对伊朗的信任有限,制裁并未大幅放松。伊朗未能通过阵风采购获得预期的外交红利,反而错失了更现实的军事升级机会。

相比之下,选择歼-10CE意味着进一步深化与中国的军事合作。2016年,中伊关系已在能源贸易领域较为紧密,但军事合作仍处于起步阶段。伊朗可能担心过度依赖中国会削弱其外交灵活性,尤其是在与俄罗斯和印度等国的关系中。此外,中国对先进武器的出口政策较为谨慎,担心技术外泄,这可能导致谈判复杂化。

伊朗前军官:我9年前去中国,想要买100架歼10,鲁哈尼却要买阵风

如果伊朗在2016年成功采购100架歼-10CE,其空军实力可能在2025年冲突前得到显著提升。以色列在2025年6月的空袭中展现了压倒性优势,摧毁了伊朗多个军事目标,而伊朗的老旧机队几乎无力还击。假设歼-10CE在2020年前交付并整合,伊朗可能组建一支具备现代空战能力的部队,配备先进雷达和远程导弹,能够有效保护其导弹发射平台和关键设施。这或许不足以扭转战局,但至少能增加以色列空袭的难度,减少自身损失。

可现实是采购计划搁浅,伊朗空军在随后的几年中进展缓慢。2020年禁运解除后,伊朗尝试从俄罗斯采购苏-35战斗机,但交付一再推迟。至今,苏-35仍未到位,使伊朗在冲突中陷入被动。相比之下,巴基斯坦凭借歼-10CE在2025年5月的成功经验,凸显了伊朗当年决策的失误。

伊朗前军官:我9年前去中国,想要买100架歼10,鲁哈尼却要买阵风

2025年6月的冲突成为伊朗空军现代化的转折点。以色列的空袭暴露了其装备和防空的脆弱性,促使军方重新审视采购策略。据报道,伊朗国防部长在2025年6月访问中国,讨论采购36架歼-10C的可能性。这一转变反映了对俄罗斯交付能力的失望,以及对中国战机性能的认可。

伊朗空军的现代化进程仍在继续,歼-10C的潜在采购为其提供了新的可能。如果成功整合,这款战机可能增强伊朗的防御能力,改变其在地区格局中的被动地位。但技术升级只是第一步,伊朗还需解决内部协调、训练不足等问题,才能将装备优势转化为实际战力。

伊朗前军官:我9年前去中国,想要买100架歼10,鲁哈尼却要买阵风

伊朗的经验或许能为其他国家提供借鉴,即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务实与效率应优先于象征性目标。伊朗前军官的回忆揭示了2016年的一次关键抉择:歼-10CE代表了务实的军事升级,阵风则承载了鲁哈尼的政治愿景。历史证明,前者更契合伊朗的现实需求,而后者的失败留下深刻教训。

如今,伊朗正试图纠正过去的错误,通过与中国合作重塑空军实力。未来之路充满挑战,但也孕育着希望。这一事件的意义不仅在于军事本身,更在于它如何折射出一个国家在复杂环境下的抉择与挣扎。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