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刊评F-22对歼-16有哪些点值得关注

近日据央视专题片披露,歼-16在东海曾遭遇外军隐身战斗机,并成功将其锁定。各方普遍认为,这款外军隐身战斗机就是美军F-22A“猛禽”。

为此,美国媒体也分析了F-22对战歼-16的性能优劣问题。出乎意料的是,美刊对于F-22A传统的“近距格斗”优势,却做出了否定结论。

美刊评F-22对歼-16有哪些点值得关注

在央视的军事专题片《必胜》中,西部战区某航空旅在东部沿海进行训练时,驾驶歼-16与外军隐形战斗机发生对峙,并两次成功锁定对方,这个报道引发了国内外媒体的广泛关注。各方通过分析报道细节后普遍认为,这种隐身战斗机就是美军的F-22“猛禽”。

美国军事观察网站针对这个事件,先后做出了两篇分析报道,其中最新一篇《F-22近距离面对中国歼-16:哪架战斗机会赢得混战?》则重点对比分析了两者的近战格斗能力。

美刊评F-22对歼-16有哪些点值得关注

笔者想强调的是,传统观点一般都认为,F-22A“猛禽”战斗机由于研发装备较早,在航电和武器方面有些落后,特别是缺乏PL-15这样的远程空空导弹,超视距作战能力可能弱于后出现的歼-16等战机。但是,传统观点对F-22A的近距格斗优势还是保持认可的,尤其是机动性仍然稳居世界前列。

但是,军事观察网站的文章对于F-22A“猛禽”的近距格斗能力,却做出了相当悲观的结论。这篇文章一开始就自嘲,F-22A“猛禽”是迄今为止“最古老、最不先进”的第五代战斗机,而歼-16却被广泛认为是“最有能力第四代战斗机”称号的主要竞争者。

美刊评F-22对歼-16有哪些点值得关注

美刊首先承认了F-22A的机动性优势,因为“猛禽”具备推力矢量发动机,可实现极端的超机动性,至今是其他西方战斗机不具备的能力。另一方面,歼-16虽然没有推力矢量发动机,但仍然被认为是“非推力矢量发动机”战斗机中机动性最好的型号之一。而且,歼-16相对于苏-27基本型而言,大量使用了复合材料、更复杂的飞控系统以及更强的发动机。

但是美刊随后指出,F-22A尽管具备机动性优势,但对于近距离格斗而言,优势也仅此而已。F-22A的一个最大缺点就是没有头盔瞄准具,而21世纪问世的多数新型战斗机却都拥有这个设备。F-22A虽然拥有可以离轴发射的AIM-9X格斗导弹,但是没有头盔瞄准具,就无法充分发挥离轴发射的全部性能。

美刊评F-22对歼-16有哪些点值得关注

相比之下,歼-16战斗机不仅拥有头盔瞄准具,而且可以与先进的PL-10格斗导弹集成,能够充分发挥大角度的离轴发射能力。另外,歼-16的双座配置,允许后座的武器操作员在高过载条件下执行分担导弹瞄准任务,相对于单座飞机而言,是一个特殊的视距内战斗优势。从这个角度看,长期以来被吹捧的F-22A“近距格斗优势”是经不起推敲的。

另一方面,美刊还意外提到了美国空军训练水平的问题,认为中国战斗机平均训练时间“明显长于”美国空军飞行员,这也成为决定歼-16与F-22战斗结果的重要因素。

美刊评F-22对歼-16有哪些点值得关注

笔者想指出的是,西方媒体很少承认美国空军训练水平不如中国空军,甚至长期宣传与事实相反的观点。事实上,美国空军由于训练经费不足,多年来一直压低飞行训练时间,以减少燃油和维修开支。有数据显示,美国空军飞行员每年平均飞行时间只有80个小时左右,而且这个数据包括了运输机部队,战斗机部队甚至更少,远远不如中国战斗机飞行员大约200个小时的每年飞行时间。

从美国媒体的这些新观点,我们可以看出美国战斗机长期以来的神话正在被逐渐打破。F-22A的性能落后甚至训练水平也落后于中国,多年前就事实存在了,但是西方通过媒体霸权却长期输出相反的观念,以借此贬低中国战斗机。但是,这种长期扭曲事实的伎俩,却很难继续保持下去了。(作者:陶慕剑)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