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号创作者激励计划#

1973年十大召开后,根据老中青三结合的原则,选举产生的5位中央副主席。其中,李德生作为中年代表被选入。与此同时,他还兼任很多职务,如总政主任、北京军区司令,安徽省委第一书记、省革委会主任、12军军长、省军区司令等。

1973年,他当选中央6号首长,几个月后辞去中央职务,专职任司令

当选为党的副主席后,他排在第五位,成为中央领导人之一。

当时在设置副主席的人数时也有过讨论,设置5名,当选4名,他们中有老的,有年轻的,还没中的,要老中青三结合。主席建议这个“中”要从军队里面选。当时39岁以下是青年,60以上为老年,在政治局委员中,符合中年条件的不少,最终落到李德生头上。

仅仅过去4个月,到12月底八大军区司令员对调中,他被调沈阳军区担任司令员。虽然是中央领导,算是陪绑。因为对调到目的是让一些在一个地方呆久的司令员换一换环境,如陈锡联、杨得志、许世友、韩先楚都在一个地方十几年,李德生兼任北京军区司令也就2年多,不存在在一个地方呆久的问题,因此属于陪绑。

1973年,他当选中央6号首长,几个月后辞去中央职务,专职任司令

对于他离京到沈阳工作,就不兼任总政主任了。因为经历在沈阳军区,不可能天天回京办公,起不到“陪绑”的作用。

1974年,一场批林批孔运动成为被攻击的对象之一,对他“烧荒”,有些大字报说他是“大军阀”。被任命为沈阳军区政委的毛远新利用特殊身份,把矛头指向他,尽管他是司令,也是党委第一书记而且还是中央首长,但在军区被孤立,会上发言权越来越小,有时候开会不通知自己,很多人与自己保持相当大的距离。这或许与毛远新有很大关系,因为他是政委兼党委第三书记。

1973年,他当选中央6号首长,几个月后辞去中央职务,专职任司令

在受到冲击后,甚至“违心”检讨和辞去中央领导职务,只保留政治局委员、军区司令的职务。叶帅安慰他你还是军区司令,要把东北方向把握。此后,他也履行一个大军区司令的职责,整顿部队。在此后的十多年里,他一直在沈阳军区任职。

到1985年调新成立的国防大学工作,国防大学政委,职务举足轻重。国防大学担负新形势下的战略任务,培养高级人才,成为军委智囊团。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