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日传出重磅消息,美国总统特朗普通报全球,正式批准向乌克兰提供针对俄罗斯能源设施的情报支持,消息一出,世界哗然。
此前,美国对乌克兰的情报支持多限于本土防御性目标,如俄军在乌东的运动轨迹、工事部署坐标等,如今开始升级为针对俄本土军事目标及能源基础设施情报支持。
这种情报支持与情报共享将让俄国人无秘密与无安全可言。
要知道随着乌军无人机昨日袭击俄第5大炼油厂——雅罗斯拉夫尔炼油厂,俄罗斯毗邻欧洲的46个炼油厂已有26个遭袭,且大多数被迫停产,其中奥尔斯克等炼油厂等被彻底摧毁……俄罗斯10大炼油厂目前有8家受到了无人机问候,炼油产能直接损失达38%。

能源经济是克里姆林宫唯一的战争经济来源,但如今却陷入了全国性油荒,莫斯科~喀山的M-12高速公路上昨日甚至出现了排队150公里加油的“盛况”。
鞑靼斯坦共和国报道:因为缺乏油料,局部地区已瘫痪。
随着众多炼油厂停摆,俄罗斯9月份的汽油产量骤减了100万吨。国内市场燃料短缺程度已达国内消费总量的20%。
俄权威媒体《生意人报》报道称,这种燃料供应断层让俄罗斯社会和经济都面临巨大的压力,运输、农业、工业等各类对燃料高度依赖的部门如今都在为可能到来的全面短缺担忧,然而,能源巨头们却无计可施。
《The Moscow Times》援引经济学家弗拉迪斯拉夫·伊诺泽姆采夫的话指出,受损炼油厂的修复可能需要数月甚至更久时间,原因不仅在于损坏程度严重,而在于西方制裁的限制。
在没有美国情报支持下乌克兰无人机都能够把俄罗斯炼油厂、管道和泵站等能源设施炸得天翻地覆,如今在美国的情报加持下又会怎样?我们的想象力内存太小。

从“防御盾牌”到“进攻矛头”,我们认为美国对俄乌战争立场也标志着4大战略转向:
1,目标升级。从前线军事目标已延伸到广阔的俄罗斯大后方,将迫使俄罗斯战争机器彻底瘫痪。
2,手段突破。随着侦察卫星、信号拦截等技术手段下场,美国将为乌克兰远程打击兵器提供厘米级的坐标与定位导航,对俄形成战略和技术降维打击。
3,能源布局。通过打击俄能源基础设施,加快削弱俄罗斯在全球能源市场的地位和份额,为美国能源进军欧洲乃至世界市场固本强基。
4,深度介入。美国已开始作收割战争红利的准备,如第1次世界大战与第2次世界大战般美国都是最后介入,却分到了最多的红利,俄乌战争已进入第4年,是时候下场了。
除了以上4点,利用战争复兴美国军工业,对西方盟友国家进行地缘政治捆绑也是战略目标之一……这些倒没什么,任何仅靠道德维系的关系都不会长久,利人利己利世界才是真正的多赢。
分享好消息的同时,也有一则坏消息从欧洲传来。
当地时间10月1日,欧盟国家领导人齐聚丹麦哥本哈根召开欧洲理事会非正式峰会,主要议题包括——

一,欧洲防务,重点讨论冯德莱恩所提在东部建立“无人机墙”并将其延伸到基辅的项目,以及如何为该项目筹措资金。
二,支持乌克兰,为乌克兰提供援助并解除其加入欧盟的障碍。
三,如何释放被冻结的俄罗斯资产,为乌克兰提供1400亿欧元“赔偿贷款”。
会议开始前1艘德国护卫舰在哥本哈根港口外巡逻,确保会议安全……但原定2个小时会议开了4个小时,最后仍然没有取得任何成果。
在第1个议题中,芬兰、波兰、罗马尼亚和波罗的海三国等毗邻俄罗斯的国家赞成,德国法国反应冷淡,南欧的希腊和意大利等国则想知道对南欧有什么好处。
第2个议题中,丹麦首相弗雷德里克森敦促各国“从欧洲角度而不是本国角度看待乌克兰战争。”因为南欧国家对俄罗斯的威胁没有东欧国家敏锐。
第3个议题中,冯德莱恩和卡拉斯是最有力的推动者,大多欧洲国家也支持用冻结的俄罗斯资产向乌克兰提供1400亿欧元“赔款贷款”,卢森堡和比利时却表示“需要考虑”。
最终所有的议题都没有结果。此外,欧洲理事会主席科斯塔试图修改规则以解决匈牙利长期反对援乌和加入欧盟问题,也被欧尔班否决。
唯一让人感到意外的是欧尔班对于俄罗斯无人机入侵各国的态度,欧尔班提议“应该把他们击落,欧洲不需要恐俄,因为我们的军事和经济体量比俄罗斯强大很多。”
根据计划,欧洲领导人将在10月23日布鲁塞尔正式峰会上继续讨论这些问题,不知道届时能否达成一些共识。

从该次会议中能够看出欧洲这些国家的本质,大局意识缺乏,凡事先考虑自己,总想趋利避害搭便车,殊不知倾巢之下岂有完卵。
但无论怎么说,战争的天秤都在向阳光面倾斜,曲折或许才是世界的真面目。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