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每日幸运签#

7月11日,日本共同社的一则报道,引发关注。报道称中国歼轰-7战机9日在东海接近日本YS-11EB电子侦察机,还提到6月山东舰歼-15战机曾接近日本P-3C巡逻机至45米距离。日本政府宣称已向中方提出交涉,但仔细推敲这些报道,会发现不少耐人寻味的细节。

这不是日本第一次炒作"中国军机接近"。翻开记录,几乎每年都会出现类似报道,时间点往往很微妙。这次报道的6月7日、8日事件,恰逢香格里拉对话会期间;而7月9日事件,正值日本新版《防卫白皮书》即将发布前夕。这种时间上的巧合,很难不让人怀疑日方的真实意图。

日媒炒中国战机接近日军机意欲何为

有专家指出,日本媒体刻意强调"45米距离"这个数字,却避谈一个重要事实——P-3C本身就是反潜巡逻机,其任务就是抵近侦察。一位不愿具名的退役飞行员表示:"在公海空域,谁跟踪谁、谁接近谁,不能只听一面之词。电子侦察机的活动轨迹才是关键。"

近期日本不断强化军事力量,修改安保文件,将中国视为"最大战略挑战",在军事上的动作越来越多。这种情况下,通过炒作中国军机"异常接近",可以为其扩充军备、增加军费寻找借口,同时也能迎合国内一些势力的对华强硬心态。

日本近年来频繁派舰机到中国周边进行侦察,本身就是引发局势紧张的根源。中国军机的行动是对这种抵近侦察的必要回应,完全合理合法。日本一方面持续挑衅,另一方面又倒打一耙,这种做法不利于地区和平稳定。

中方曾多次表明态度,中国军机在东海、南海的行动完全合法合规。日本航空自卫队每年对中国沿海的侦察飞行超过600架次,这种长期、高频的抵近侦察,才是真正影响地区安全的不稳定因素。

日本网友的反应呈现两极化。有人担忧"中国军力威胁",也有人质疑政府"故意制造紧张"。一位冲绳网友留言:"每次看到这种新闻,就知道防卫预算又要增加了。"这句话点破了关键——日本防卫费已连续10年增长,2023年更创下历史新高。

值得玩味的是,美国国务院发言人立即对日方说法表示"严重关切",而日本防卫省发布的2023版《防卫白皮书》中,中国相关内容比去年增加20页。这些动作形成一个完整链条:制造紧张—渲染威胁—争取军费—强化美日同盟。

有分析指出,东海防空识别区划设以来,中国军队始终秉持专业、克制的态度。真正的危险在于,某些国家一边大肆扩充军备,一边炒作"中国威胁",这种双标做法只会加剧地区紧张。当日本P-3C常年在中国沿海转悠时,他们可曾想过什么是"异常接近"?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