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5日晚,由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女主角叶童,资深演员黄德斌、杨永德及新生代演员翁炜桐领衔主演的广东语黑色话剧《唔讲得》,在广州大剧院开演。一众主演极具张力的演绎,迅速点燃观众热情,两场夜场与一场日场的门票在开票后短时间内便告售罄,一票难求。
《唔讲得》由香港知名剧团“进念·二十面体”全力打造,改编自一级编剧喻荣军原作《不可说》。这部作品以一对一直小心翼翼维系着脆弱婚姻关系的脑神经科医生夫妇开始,他俩总在沟通,又总在争吵,儿子似有还无地在两人的生活中游荡。某日,大学同学来访,揭开了潜藏在这个家庭多年的秘密。剧中四人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在一场意外中达到情感与真相的临界点,现实与幻想交织,黑色幽默巧妙地揭示了生活中那些难以言说却又无法回避的真相。

担任话剧女主角的叶童,在接触剧本的瞬间就被其真实且充满趣味的剧情深深吸引,毫不犹豫地答应进念的合作邀约。话剧对两性关系的真实呈现与深入探讨,引发叶童诸多感慨。她对南都记者说,“在情感稳定后,男性会少了很多浪漫和甜言蜜语,但女性还是很需要这些。”妻子、母亲、医生三个身份的切换,让她深刻体会到女性个体的复杂性——在不同的环境里,女性始终要思考自己的角色身份,并呈现出相应的状态。而最有趣的是,这故事令她不停思考,每次排练或演出都有新的火花出现,令她发掘到连自己也想象不到的东西。
谈起首次与黄德斌的合作,叶童笑着说:“黄德斌是很可爱的男生,合作中他很愿意采纳我的意见。虽然是第一次合作,却很像‘老搭档’。”对此,黄德斌也深感认同,“叶童姐和我都是喜欢探索新领域、挑战自我的演员。我们每次站在舞台上,都会有新的东西抛给对方,并且能互相承接,擦出新火花,也给观众带去新体验。”
担任改编、导演及舞台与多媒体设计的进念联合艺术总监胡恩威对南都记者说,为了使该剧更贴合广东地区的文化特色,不仅在语言上进行了精心改编,融入了更多广东话特有的幽默元素,还巧妙运用投影屏幕等现代科技手段,丰富舞台表现形式,为观众打造全方位、多角度的沉浸式观剧体验。谈起选择叶童作女主演的原因,胡恩威说:“叶童姐近年一直有在做戏剧相关的内容,我也很欣赏她的表演节奏和语言能力。” 在他看来,叶童在 62岁的年纪依旧能够在舞台上大放异彩,关键在于她始终保持着专注的态度、开放的心态以及超强的学习与吸收能力。

《唔讲得》9月将重返香港上演。
融合科技与崭新实叙事的剧作《唔讲得》已成功入围2025年上海“静安戏剧节”的“壹戏剧大赏”,并获得“年度最佳女演员”“年度最佳创新剧目”两项重量级提名。值得一提的是,本剧将于9月4日至7日载誉重返香港文化中心大剧院,观众不容错过。在广州首演结束后,叶童接受南都专访,讲述她对于亲密关系的思考以及创作背后的趣事。
南都娱乐 × 叶童

1
每一次演出都有新鲜的感觉,
不停地在感受这部戏
南都娱乐:5月你跟着剧组一起从吉隆坡巡演归来,现在是怎样的心情?对这次《唔讲得》的亚洲巡演,有怎么样的期待呢?
叶童:这个戏一直都是在中国香港演出。这次离开香港到外地演出,非常兴奋。开始的时候,因为不知道当地的观众朋友对我们的戏有怎样的感觉,所以有点紧张。可是没想到反应很好,出乎意料,所以对这个戏更有信心,演起来的时候更投入。
南都娱乐:和进念合作的契机是什么?合作过程中有没有一些让你很难忘的点?
叶童:进念一直给我的印象都是很前卫的,他们的戏剧很特别。没有加入之前,我一直都是他们的粉丝之一。当受到邀请时,我曾经担心(自己)会不会有点格格不入,因为他们的风格好像跟我的风格有一定出入,开始也会犹豫、怀疑。看完剧本之后,我觉得剧本的确很有趣,我们的剧本是喻荣军老师的,是非常出色的剧本,所以就很想参加演出。导演、监制都非常配合我,合作的过程也很开心。这一次他们也从另外的风格,发展了自己剧团不同的路线。
我感觉这一次进念的作品,走的是比较平实的路线,跟我也很贴近。这一次最大的挑战是对白很多。我记得我第一次排戏的时候,因为我是站着对剧本,就觉得腿好软,才发现原来我已经站了起码40分钟。开始的时候,对白绝对是很大的挑战,可是现在熟悉了,反而觉得跨到另一个层次,现在很享受演出的感觉。

南都娱乐:你说这个剧本很有趣,你饰演的角色既是母亲,又是妻子,还是医生。你怎么看待身处这个年龄阶段的女性的状况?您有赋予这个角色什么意义,或者对自己有什么思考吗?
叶童:以这部戏作比喻,我觉得女性肯定是复杂的个体,她可以随时在不同的环境里,切换不同的角色。这个戏也是这样的形式,女性会有自己的剧本,或者自己的角色构思,我要担当的是什么?比如我是母亲的话,我是溺爱型的母亲,还是比较强势的母亲?作为妻子,我在什么环境里面是温柔的,在什么环境里面是撒娇的,什么环境里面是凶的?其实都有很多自我设定,最主要是看环境、看对手、看另一半,他们到底发放怎样的能量和情绪,都是让女性在不同环境里面去演绎自己身份的要素。不过对现实生活来说,我当然希望保持正能量去面对我们的生活,面对我们的环境。
南都娱乐:《唔讲得》聚焦于两性关系、家庭秘密等诸多话题,也探讨了“讲得”与“唔讲得”的界限,您在参与这部话剧后,对生活中这些话题有没有一些新的思考和感悟?
叶童:这部剧吸引我之一的地方,就是它真实呈现出两性之间的关系,也让我思考到底是不是真的这样?男生会比较直接一点,不会有那么多扭扭捏捏。而女生就是喜欢多一点点的浪漫、情调、甜言蜜语。男生可能拍拖的时候会有这种表现,当感情稳定的时候,他们就会觉得没必要,比较实在一点。可是女生还是会在情绪上有很多的需求。当我接触这个戏之后,我觉得某种程度上,我自己也会很希望得到一些伴侣言语上的安慰,或者一些很简单的肢体接触,比如牵个手、搭个肩,都是一种很好的安慰。这也不光是女性,男性和女性之间,互相都有这个需求。只是这个戏会刻意把男女的对立关系呈现出来,再增加戏剧性。
南都娱乐:这个戏上半段把不少人看哭了,下半段有一些超现实、荒诞的元素,又让人走进了迷宫。你在整个表演过程中,最享受的地方是什么?
叶童:我真的觉得对白很好玩。(男女主角)明明可以很直接地说出来,就偏不说,偏让你猜,让你读我的心思,其实这是比较困难的。可以说这是男女间的情趣,也可以说是因为大家都很有自尊心,都不希望成为弱者,都希望可以驾驭感情,在感情里面能成为强势的那一方。我想这也是“能讲、不能讲”的原因之一。我不想直接告诉你我想怎么样,其实你所做的每一步、你所说的每一句话,我都希望你朝着我的方向来做,所以男女主角有很多矛盾在里面。
这部戏让我感到最有趣的地方,是我每一天的演出都有不同的感受,我还在不停地感受这部戏。说起来好像有点不负责任,但当我以为已经很熟悉每一句对白,以为我已经抓住它的内容和神髓是什么时,其实在我再念的时候,当我在表达的时候,很多时候我又会有新的感受,这令我觉得很有趣。

南都娱乐:跟黄德斌的合作有怎样的体验感?过程中有没有一些难忘的事可以分享?
叶童:我跟他在剧中的感情关系非常复杂。我们的关系是很密切的,可那种密切好像很遥远,又好像很亲近,有很多情绪在里面。我看过他的很多戏剧,但并不认识他,对他的印象是有型的帅哥,所以跟他合作时,我会幻想这个老公的角色应该支撑了我,有很多的能量可以让我依附,其实我对他是充满幻想的。相处之后,我觉得德斌其实是一个很可爱的男生。因为我出道比他早,所以他一直把我当前辈,有很多事情他都会听我说。比如在设计上,我有一些新想法,我跟他交流的时候,他非常愿意去跟我一起去尝试、一起去表演,他是非常尊重我的。相处下来后,我觉得我们之间的默契越来越好,感觉好像老拍档。
2
接受新鲜事物,感恩网友留言,
但会保持自己独立的思想

南都娱乐:进念一直以来都是以媒体科技的融入作为特色,《唔讲得》之前在香港演出的时候,有引入5.5G网络的科技技术。对于科技融入舞台剧,你怎么看待这方面的发展呢?
叶童:我个人比较喜欢简单的东西和原始的感觉,可是进念在(运用新科技)这方面非常有名,会玩很多新的概念。这一次我的加入,开始的时候我也有点不习惯,因为好像要兼顾不一样的东西。可是当我发现,观众的反响也很不错,可以除了看我们现场的表演,也可以透过大银幕转化成为另一种感觉来看我们的演出。我觉得观众喜欢,那我也喜欢,所以现在也觉得蛮特别的。加入新元素是未来趋势,现在科技发达,能加入新元素去丰富戏剧,肯定也是潮流之一,我是可以接受的。

南都娱乐:您会关注观众给你的反馈吗?去年你加入了一些社交平台,会留意上面网友的留言,他们给你的剧提出的感想和意见吗?
叶童:我当然会留意,我也觉得很多建议都是很珍贵的。我认为粉丝们特地留言,他们要花时间和心思,很值得尊重。不过对我来说,我还是要保持我独立的思想,因为建议有很多,大家的喜好都会不一样,所以我还是要保持中立的想法去看待所有的留言。不过我觉得很珍贵,很喜欢看留言,因为时间的关系,我没有机会一一回复。

南都娱乐:自媒体带来的变化会给你带来压力吗?或者你适应变革吗?
叶童: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让我更直接、更真实地呈现我的想法、状态给大众朋友知道。唯一不好的就是真的太快,可能今天更新的资料,按以前来说,可能一星期、一个月都觉得没问题。可是现在3天不更新,大家就觉得不习惯。不过我还是会朝着自己的节奏去更新我的动态。

南都娱乐:今年无论在《乘风2025》的舞台,还是话剧的舞台,很多人都被你能量满格的状态、“人间清醒”的态度所激励着、感动着。在60+这个年龄仍然不断挑战自己,对你的最大意义是什么?
叶童:我觉得通过挑战,会激发我更多的能量,让我有更多的想法,并且保持活力的状态。而且很多时候,粉丝们给我的鼓励也是我的动力之一,所以我想跟年龄不一定有很大的关系。也许现在年纪比较大了,思想更成熟一点,我会把精力放在我认为需要去贡献的地方,这样反而会省下很多时间、也省下很多精力。如果大家看到我精力很饱满的时候,就是因为我把精力放在我觉得应该放在的地方。
南都娱乐:接下来还想挑战什么?还想获得哪些新的舞台体验?
叶童:这个挑战不是由我来说的,我是开放型,就看到底下一次我会接受什么样的挑战。我会勇于去接受和突破。
采写:南都记者 蔡丽怡 实习生 林睿媛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