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通报:少林寺方丈释永信因涉嫌贪腐、违反戒律被调查。不过两天时间,少林寺管委会就“天降正义”,礼请洛阳白马寺方丈担任少林寺住持。

这位高僧法名释印乐,1966年出生于河南,只比释永信小一岁,他此前在洛阳白马寺担任了多年的方丈。

释印乐接替释永信任少林住持,为何不是方丈?住持和方丈有何区别

细心的网友指出:白马寺是汉传佛教发祥地,佛教“祖庭”。白马寺的方丈跑到少林寺来当住持,岂不是降级?

的确,释印乐此次的头衔并非方丈,而是住持。这一微妙的差别,背后暗藏着佛门职位的森严等级,更牵涉到少林寺未来走向的核心问题。

少林这座千年古刹,其当家人的传承制度,是否还能延续传统的“师徒法脉”?亦或彻底转向“十方丛林”?

一、住持与方丈:从东汉佛寺到现代丛林

要理解释印乐法师的任命,得先理清“住持”与“方丈”这两个佛寺职务的区别。两个词在影视剧里经常混淆,但在现实中,其实承载着不同的历史渊源与宗教内涵。

1. 住持:佛寺的“行政总管”

“住持”一词的出现,最早可追溯至东汉时期,当时佛教刚刚传入中原,寺院的管理尚未形成严格体系。

释印乐接替释永信任少林住持,为何不是方丈?住持和方丈有何区别

严佛调是中国第一位本土出家的汉僧,在他协助西域高僧安世高翻译经书之时,洛阳白马寺的运作,更多是依赖僧团内部自治。用现在的话说,就是“集体管理制度”。

那个时候还没有明确的“住持”概念,一直到唐代,直到百丈怀海禅师制定了《百丈清规》,才正式确立了“住持制度”。

这个制度规定,一间寺庙设一个住持,其职责为“领众熏修,主持法务”,类似于如今那些公司的寺院CEO,主要负责日常宗教活动、财务及僧团管理。

现代语境下,住持的选拔相对比较灵活,通常由寺院内部推举或上级佛协指派,条件是:需爱国爱教、戒腊(受戒年限)满10年。

印乐法师的任命便是如此,先经少林寺“两序大众”民主评议,再报河南省佛协批准,最终由宗教部门备案,程序合规合法。

2. 方丈:法脉传承的“精神领袖”

相比住持,方丈这个称谓的宗教意义更为崇高。这一称谓源自《维摩诘经》。书中维摩诘居士的居室仅“一丈见方”,却能容纳无量众生,象征佛法无边。

释印乐接替释永信任少林住持,为何不是方丈?住持和方丈有何区别

唐代以后,方丈逐渐成为大寺庙最高宗教领袖的尊称,尤其是在禅宗的寺院里,方丈不仅是寺庙的管理者,更是法脉正统的象征。

方丈的选拔,远比住持来得严苛:

首先是戒律门槛高:出任方丈的人,必须完整受持“三坛大戒”(沙弥戒、比丘戒、菩萨戒),且戒腊需满20年。这个戒腊是指从受比丘戒算起,往后数20年以上。

其次是法脉认证:当方丈者,需由前任方丈或宗派祖师认可。比如少林寺,它是属于禅宗的曹洞宗,新任方丈必须接续该宗的法卷,没有上一代方丈亲授衣钵就得不到承认。

除了前面两条,方丈最后还得要得到官方的任命:大型寺院的方丈还需中国佛协及宗教部门最终批准。

释印乐接替释永信任少林住持,为何不是方丈?住持和方丈有何区别

因此说方丈和住持,前者是宗教领袖(可以兼任行政主管),后者仅仅是行政主管。如果将其类比成企业职务,住持就是公司的总经理,而方丈则是董事长兼技术权威。

二、印乐法师:从白马寺到少林的“跨寺”挑战

释印乐法师是否符合担任少林寺方丈的条件呢?首先,释印乐1982年出家,按照佛教的规则出家就受沙弥戒,到了1983年,他又在南京栖霞寺受具足戒(比丘戒的别称)。

按照惯例,禅宗门徒在受比丘戒后,短时间内必受“菩萨戒”,而释印乐的戒腊已达42年,所以从宗教程序的角度上看,他显然有担任寺庙方丈的资格。

再看释印乐的学术背景:

1990年,他毕业于中国佛学院,取得硕士学位。2012年,他又先后获得斯里兰卡佛学院的硕士学位和泰国大学的荣誉博士学位。他还多次赴日本、印度交流,推动白马寺国际化。

释印乐接替释永信任少林住持,为何不是方丈?住持和方丈有何区别

管理实绩方面,释印乐执掌白马寺20年,推行了“农禅并重”,减少商业化,被誉为“中原清修的样板”。以他的条件,本可直接升任少林寺方丈,但是问题出在法脉传承上。

三、少林寺的传承困局:从“子孙庙”到“十方丛林”

传统上,少林寺是属于“子孙庙”,即方丈之位是由师徒世袭,比如释永信是接替其师行正禅师当方丈。这种模式确保了“法脉纯正”,但是也容易形成权力的垄断。

而“十方丛林”的传承制度则不同,比如白马寺这种寺庙,方丈是由僧团共同选举出来的,无需严格的师承,更加强调“选贤任能”。

网友调侃,如果释印乐成为少林方丈,就等于宣告少林寺从“子孙庙”变为“十方丛林”了。从目前的情况看来,这一转变已经势在必行。其理由如下:

1.曹洞宗法脉断裂。释印乐被少林寺管委会任命为住持,但是他不是少林弟子,并且和释永信没有师承关系。

释印乐接替释永信任少林住持,为何不是方丈?住持和方丈有何区别

2. 释永信丧失传法资格。官方公告显示,佛教协会已经将他的戒牒注销,即便他想找一个少林曹洞宗的人来“传位”也不具备法律效力了。

四、未来:传统还是变革?

释永信的倒台,必将成为少林寺历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点。如果坚持传统,那么僧人们就得等待下一位曹洞宗的新领袖出现。

但是这么多年来,少林寺一直在释永信的治下,他的所有门徒都有与他“同流合污”的嫌疑。

典型的例证就是2015年,当释延鲁站出来举报他时,30多个少林僧人站出来为释永信作证。要说这些僧人完全不清楚释永信干的那些事,有点不太可能。

下一步,如果少林寺的传承方式转向“十方丛林”制度,那么释印乐或许就是下代方丈的最佳人选了。但是无论做哪种选择,都必将在中国佛教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结语

住持是寺庙的行政主管,方丈是寺庙的宗教领袖。

住持管理僧人的具体活动,制定规则。比如什么时候做早课,什么时候吃斋饭,安排什么人去砍柴、挑水,以及做错了事该由谁来处罚等等。

释印乐接替释永信任少林住持,为何不是方丈?住持和方丈有何区别

方丈讲究“法脉传承”,很多情况下是需要上一代方丈的确认来保其“正统性”。

在国内禅宗的寺庙里,方丈可以拥有住持的所有权限,与此同时,他还享有“诠解”佛经,教化僧众的大权。

释印乐现在当的是住持,但是从少林寺管委会的行动来看,未来他很可能会当上少林的方丈。

因为释永信这次出问题,就是整个少林寺内部出现了问题。所以不管从法律上来看(释永信已经被除籍),还是从道理上来推测,未来少林的方丈,都不太可能是目前寺内的僧人。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