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正式宣布,从10月14日起,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宣布:美国将对中国拥有、运营或建造的船舶征收额外费用。   美国还特意分了三档收费标准,每一档都精准砍在中国航运业的痛处上,明摆着就是想卡住咱们的物流命脉。   第一档针对中国全资拥有的船舶,每艘每次入境要多交2000美元。别瞅这数好像不算特别大,可中国远洋运输集团这类企业,单是美西航线每周就有十几艘船靠港,一个月下来光这一项额外支出就得几十万,一年算下来就是几百万美元的纯损耗,这些钱最后还得摊到进出口商品上,让买卖双方一起买单。   第二档更狠,针对中国企业运营但非全资拥有的船舶,收费直接涨到5000美元一艘次。这类船大多是中外合资公司的运力,本来是为了平衡成本才搞的合作模式,现在美国一刀砍下来,合作方的利润空间瞬间被压缩,有些欧洲船东已经开始犹豫要不要继续跟中国企业搭档,怕被这额外费用拖垮,这明显是想拆散咱们的航运合作网络。   最离谱的是第三档,中国建造但归属外籍运营的船舶,也得交3000美元一艘次。要知道中国造船业占全球市场份额快40%,韩国三星重工、日本川崎重工都经常从中国订造货轮,现在美国连这些“中国造”的外籍船都不放过,等于把矛头指向了整个全球造船产业链,逼得其他国家要么放弃中国造船订单,要么就得接受额外成本,这是想把中国从全球航运制造体系里踢出去。   中国航运业可不是软柿子,2023年咱们的海运货物吞吐量占全球30%还多,光中美航线一年就运送近5000亿美元的商品,美国超市里40%的日用品都靠中国货轮运过去。   现在美国突然加费,首先慌的其实是美国本土的零售商,沃尔玛、塔吉特这些大公司已经开始急了,因为他们刚跟中国供应商签了第四季度的补货合同,额外费用一加上,原本算好的利润直接少了一块,要是想维持售价就得自己扛成本,想涨价又怕消费者不买账,两头为难。   更有意思的是美国西海岸的港口,洛杉矶港、长滩港一半的吞吐量都来自中国船舶,这些港口的码头工人、物流企业全靠中国货轮吃饭。   现在额外费用一出来,中国船公司已经在悄悄调整航线,把部分美西航线的船转到加拿大温哥华港或者墨西哥曼萨尼约港,再通过陆运把货拉到美国,这样虽然多了一道手续,但能省下那笔额外费用。   结果美国西海岸的港口作业量已经开始下滑,长滩港10月份的靠港船舶数量比9月少了12%,码头工人的加班工资都快没着落了,当地物流企业也开始裁员,这才刚10月中旬,美国港口的圣诞旺季就提前遇冷。   中国船企也没坐以待毙,中远海运已经宣布要增加中欧班列的运力,把原本走海运的电子产品、汽车零部件转到铁路运输,虽然运费比海运高一点,但能避开美国的额外收费,还能缩短运输时间。10月上旬中欧班列的开行量已经比9月多了8%,德国杜伊斯堡港的中国货物堆场都快堆不下了,反观美国休斯顿港的集装箱堆存区,空箱数量比上个月多了20%,因为中国货轮来得少了,空箱回运都变慢了。   美国自己的农业出口商更惨,他们的大豆、玉米大多靠中国货轮运到亚洲,现在中国船公司要么提高运费把额外成本转嫁给美方,要么干脆减少赴美装货的船舶。爱荷华州的大豆出口商汤姆·威尔逊最近愁得睡不着,他手里有一批11月要运到中国的大豆,之前跟中远海运谈好的运费是每吨45美元,现在对方说要涨到52美元,不然就没船期,涨的这7美元刚好就是美国额外收费带来的成本,要是不接受,这批大豆就得烂在仓库里,因为其他船公司要么没仓位,要么运费涨得更狠。   美国政府还在嘴硬,说收额外费用是为了“保障国家安全”,怕中国船舶携带“不安全设备”。可明眼人都知道,中国造船业早就实现了标准化生产,所有出口船舶都得通过国际船级社的检验,美国海岸警卫队每年也会对靠港的中国船舶进行安全检查,过去五年都没查出过所谓的“安全问题”。   现在突然拿安全当借口,说白了就是想通过加费来施压,逼中国在贸易谈判里让步,可这招根本不管用,中国已经明确表示会采取反制措施,可能会对美国船公司征收同等额度的港口服务费,到时候美国的马士基、赫伯罗特这些企业也得跟着遭殃。   美国这次的如意算盘明显打错了,他们以为加费能卡住中国航运业的脖子,没想到反而打乱了自己的供应链,让本土企业和港口先遭了殃。中国航运业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早就不是只能依赖美国市场的阶段,全球近200个国家和地区都有中国船舶的身影,美国想靠这点手段逼中国让步,根本就是痴心妄想。   要是美国不赶紧取消这额外费用,接下来可能会有更多中国船公司放弃美国航线,到时候美国超市货架空空、农场产品积压的场景,恐怕会比现在更严重。毕竟现在的全球航运不是美国一家说了算,中国手里握着足够的筹码,真要硬碰硬,美国未必能占到便宜。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