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象娱乐

文丨栗子酒

近日,红果短剧发布的红果观看量破10亿的短剧中,又迎来两个新面孔。

一个是何聪睿、刘念三搭的《念念有词》,该剧上线后迅速刷新红果新纪录,成为站内首部“双破亿短剧”,即累计观看量破10亿、站内热度值破亿。在此基础上,《念念有词》热度持续发酵,截至7月15日,该剧在红果的累计观看量已突破20亿。另一边,曾辉搭档韩雨彤的《南音再许》也显现出不错的势头,开播后空降红果短剧首播24小时内热播榜、热搜榜、新剧榜三榜Top1,并于播出后第4天累计观看量破10亿。

巧合的是,这两部短剧均出自听花岛之手。基于此,截至目前,在红果发布过10亿战报的17部短剧中,听花岛独占四席,占比最大。另外,除了红果公布战报的《家里家外》《十八岁太奶奶驾到,重整家族荣耀》《念念有词》《南音再许》四部之外,根据听花岛释出的数据,公司产出的《请君入我怀》《此生更如意》《别有用心的妻子》,在红果站内的累计播放量也都在10亿以上。可见,公司所秉持的主打精品内容的思路还在持续得到验证,支撑听花岛的行业占位愈发稳固。

不只如此,红果发布的17部观看量破10亿的短剧背后,也经常见到重庆四月联盟、于今无量、海鱼星空等公司的身影。尽管在短剧领域,创作市场的格局还远未落定,但伴随着行业商业模式、发行模式、创作思路等多方面的转变,更快跑向头部的短剧公司,正与身后的竞逐者们拉开差距。

广告“跨界”

女频带飞于今无量

从短剧的特性来看,短剧传播周期短、上新频率都是以日为单位。并且,短剧在发展初期,主要以付费的商业模式为主,因此,大多短剧从业者在一开始,基本都将短剧划分为信息流广告的一种。

在这样的发展背景下,不少短剧创作者、短剧公司都有从事广告工作的相关经历。比如以女频短剧为主的原上慕光,公司原本主营城市宣传片、品牌TVC、广告牌等业务,后接到杭州短剧版权方的邀约,才开始逐渐向短剧创作转型。同样,《老千》的导演慎始,在拍短剧前想做一家自己的广告公司;马厩制片厂的创始人张大马,有10年TVC广告导演的经历;郑州乐不可吱最初也是一家广告公司……相似的例子非常多,几乎在短剧创作初期占据了行业大半江山。

而短剧在发展初期快速集中了一大波广告从业者,原因无外乎有二。一是广告从业者具备拍短片的能力,二来,在行业普遍将短剧视为信息流广告的前提下,广告从业者转型阻力相对更小,收入空间则进一步拉大。在这一转型热潮下,于今无量无疑是其中非常成功的一个案例。

据了解,于今无量的核心团队,几乎都来自字节跳动的信息流广告团队,他们离开字节跳动后,加入于今无量做起了短剧,可以说,公司的初创团队是最早感知到短剧爆发潜力的那批人。公司的创始人李峻丞也曾供职于字节跳动北斗部门,任职期间,他的主要工作就是为番茄小说做推文广告,这段经历锻炼了他通过竖屏视频捕捉用户情绪点的能力,以及在众多番茄IP中选择爆款的能力,而这些对他后来做短剧都大有裨益。

除此之外,这段经历也提升了李峻丞对市场风向的敏锐感知,在当时还普遍以男频为主的短剧市场,他却把重心放在了女频内容上。创业后,李峻丞做得第一部爆款短剧《厉总,夫人她罪不至死》直接刷新当时的行业纪录,而之所以选择这个IP,也是因为这一IP在其做推文广告时就已被反复测试。同时,这次的成功,也奠定了于今无量专注于开发女频市场的核心走向。

后来,短剧市场的整体发展也在验证他的判断,女频市场的爆发潜力无需赘言。只在红果观看量破10亿的短剧中,除了聚焦东北赌场的《老千》之外,几乎全是女频作品,而行动更早的于今无量,已经贡献了《好一个乖乖女》《心动还请告诉我》两部超级爆款。其中,《好一个乖乖女》在红果上线后,分账很快破千万,投资回报率随之拉升至2000%。

主攻下沉市场

走量模式“卷”出重庆四月联盟

更多创作者涌入短剧市场,归根结底还是消费需求驱动。在短剧井喷式爆发、每年产出数万部作品的过程中,激增的消费需求,催生了大量以走量模式为主的短剧公司。这些公司大多主攻下沉市场,通过大量产出内容,提高市场覆盖率,以量取胜。尤其是在创作成本相对更低的郑州、西安等地,这类公司占比更大。

DataEye 发布的2024年短剧百强承制榜数据显示,在Top10的公司中,除了听花岛之外,其余9家几乎都是走量打法。其中,西安秋元影视、重庆四月联盟、西安匣子、三笙万物年度上新短剧数量分别为199部、115部、85部、81部,产出能力可谓惊人。

图源:DataEye 2024年短剧百强承制榜数

但同时需要注意的是,这些内容多为腰尾部短剧,很难有亮眼的热度表现。比如,西安秋元影视产出的199部短剧中,没有一部登上同样由DataEye 发布的2024年短剧百强热剧榜,同样,其他同类公司短剧在该榜单的上榜率也非常低。

在这之中,重庆四月联盟是一个相对特殊的存在。一方面,公司前身是一家MCN机构,有短视频创作的基因,同类公司入局短剧的也非常多,像近来表现不俗、以营销见长的麦芽传媒,多领域布局的无忧传媒等,它们在短剧创作上能够更高效地捕捉用户情绪点;另一方面,重庆四月联盟在做短剧初期,就投资打造了4000平的影视产业基地,这使得公司能够持续打薄边际成本,控本能力相对更强。

同时,重庆四月联盟并没有设立专门的编剧团队,而是沉淀出一套适合短剧创作的选本思路,把情绪抓到极致。再加上公司坚持导演中心制,在提升创作效率的同时,也能够配合选本思路,兼顾内容品质。因此,重庆四月联盟在走量模式下跑出了更高的爆款率。

“2024年短剧百强热剧榜”上,重庆四月联盟有15部作品上榜。红果观看量破10亿的短剧中,重庆四月联盟至今已有3部作品,都是有力印证。不过,对于走量模式的公司来说,重庆四月联盟的打法其实很难复制,为了与此类公司进一步拉开差距,重庆四月联盟之后可能会继续往提质的方向走,但这并不意味着走量模式没有前景。

至少就当下的短剧市场来说,走量依然是满足当下市场需求的主要方式,尤其是在下沉市场,走量的打法仍然奏效。一个直观的表现是,前不久,字节跳动旗下公司又上线了一款免费短剧APP——木叶短剧,该产品主要面向下沉市场,三四线城市用户占比超60%。平台的差异化布局不仅反映出下沉市场之于短剧行业的重要性,也从侧面说明“走量”打法在现阶段还很难被替代。

构建内容护城河

专注品质的听花岛们

当然,在短剧的长线发展上,行业整体的趋势还是逐渐提升精品内容的占比。在这一思路驱动下,短剧行业也走出了更多专注于精品内容的创作公司,听花岛、海鱼星空、德玉影视等,都是此类公司的代表,其中最典型的当数听花岛。

要知道,在短剧发展初期,内容虽然井喷,但业内很少提及精品化的概念。在更多创作者从信息流广告的维度看短剧时,听花岛的创作思路是将短剧视作影视内容的一种来创作。因此,听花岛从一开始就找准了创作精品短剧的路子。

之所以如此,一个是基于当时的创作背景,短剧内容普遍粗制滥造;另一个则在于,听花岛背靠十月初五影视,后者有影视创作和短剧的基因,其孵化的全球首部分账短剧《生于1990》,豆瓣评分达到7.6分。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听花岛做品质短剧的核心思路,再加上听花岛在捕捉用户对内容需求上的优势,公司创作的短剧从《我在八零年代当后妈》,到后来的《家里家外》《念念有词》等,不仅一次次刷新市场认知,爆款率也居高不下。

受此带动,更多公司看向短剧精品化创作,甚至将此视为弯道超车的机遇。海鱼星空先后产出《老千》《娇莺》等热门内容,短剧爆款率一度超过50%,刘晓庆拍摄的首部短剧《萌宝助攻:五十岁婚宠》,也是选择与海鱼星空合作。

此外,精品化创作思路下,一些热门题材也开始拉出更高的热度上限。比如早在2021年,大鱼小娱创作的《全家偷听我心声,我负责吃奶》上线后,就引发过不小的讨论,相关的萌宝类型短剧也被带火。徳玉影视创作的《穿书之炮灰变身天道亲闺女》在此基础上,融合穿书和仙侠元素,同时选择棚拍+特效的方式,以20天的创作周期精致打磨,将该剧在红果的观看量拉至10亿以上……显然,更多公司也开始通过孵化精品内容,构建自己的“护城河”。

整体上看,从内容转型的风口驱动,到短剧井喷延伸出走量打法,再到内容提质助力更多公司成长,各个发展路径上都已经“卷”出头部势力。短剧发展行至眼下,创作市场的竞争格局也开始逐渐清晰起来。

镜象娱乐(ID:jingxiangyuler)原创

转载请注明来源、作者署名,违者必究

━━ 已入驻平台 ━━

━━ 视频号 已入驻平台 ━━

合作、投稿、应聘可添加微信: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