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徐州的球市更热
来看一场“苏超”,来为徐州加油
几天前,有个机会去徐州,看了一场爆火的“苏超”——官方称谓是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但真正让我震撼的还是它的球迷规模和赛事组织。
本人在1990年代,在中国足球全面进入职业化的“甲A”年代,做过许多年的专业体育记者,甲A联赛和CBA联赛(职业篮球)加在一起,我看过和采访过上百场不止,想不到这次在徐州还遇到一个昔时对甲A联赛也格外熟悉的上海球迷,我们一起回顾了当年的一些经典之战,尤其是北京国安与上海申花的那场9比1之战,我们当年其实都在现场,虽然时间久远了,但一聊起来,许多场上的细节就都想起来了。
对于7月5号在徐州开打的这场徐州队对南通队的“苏超”比赛,都觉得这球市,这球迷,这些球员们在球场上的拼命劲头,太像当年了,太像当年还没来得及被金钱、赌博和假球,还有官员腐败污染过的甲A联赛。
这里面最深奥,也最浅显的,我以为就是“归属感”3个字。
完全想不到“苏超”开赛仅几个月,就把一个“散装江苏”的各个地市对各支球队的归属感“安排”到如此紧密,让球迷们对自己城市的球队都非常依恋和支持,觉得这就是我的球队,我要为他们加油,于是,才有了鼎沸的球市。7月5号这一天,徐州队和南通队的比赛入场球迷超过了3万,而同一时间南京队与苏州队的比赛,入场球迷甚至超过了6万。
这是多少门票的收入?多少饮品的收入?多少交通工具的收入?多少周边产品的收入?多少酒店旅馆的收入?可以想见,“苏超”就像一条隐形的血管正在为江苏省这个经济体补充着新鲜血液。
由此可见,这里最聪明的还是建立“苏超”的决策者和运营者们,他们像预言家一样,预判到了江苏的老百姓里蕴藏着一种巨大的能量,他们需要城市足球联赛,他们有强烈的在体育场上展现出对自己城市热爱的需要;其实,许多许多年以来,由于中超及其他各级职业足球联赛的无能和破碎,以及各种各样的失败经营,中国人民对于足球的热情已破碎不堪了,但我想不到在江苏,这股子精气神又被发现、发掘和发挥了出来。
一旦这股子精气神被发现、发掘和发挥了出来,就像我当年在1990年代的甲A联赛看到的那样,由千千万万人构筑的的体育消费市场像洪水一般汹涌兴起,我们中国人需要足球比赛带来的快乐,我们也需要在足球场上去狂欢。
爆火的球市,更是人民的乐园
徐州队对南通队的比赛,入场观众30161人
公安的预警在场外处处可见,政府的治理之手不可或缺
我用DeepSeek简单地查一查,居然看到如此令人吃惊的结论。
2024年,中国广东省的GDP约为1.92万亿美元,是中国经济第一大省,连续35年居全国首位;而中国江苏省的GDP约为1.81万亿美元,其工业与科技产业高度发达,人均GDP全国第一。
而可以与此形成了对比的,是以下一些职业足球发达国家的经济规模:
韩国的2024年GDP约为1.76万亿美元,既小于广东,也小于江苏。
俄罗斯2024年GDP约为1.86万亿美元,小于广东,约等于江苏。
荷兰2024年GDP约为1.09万亿美元,既小于广东,也小于江苏。
西班牙2024年GDP约为1.60万亿美元,既小于广东,也小于江苏。
意大利2024年GDP约为2.18万亿美元,大于广东,也大于江苏。
葡萄牙2024年GDP约为0.30万亿美元,远低于广东和江苏。
阿根廷2024年GDP约为0.62万亿美元,远低于广东和江苏。
巴西2024年GDP约为2.33万亿美元,约为广东省的1.21倍。
法国2024年GDP约为3.13万亿,约为广东省的1.63倍。
英国2024年GDP约为3.33万亿,大约相当于广东+江苏两省GDP总和的 89%。
上述简单的经济规模比较其实说明了一个重要道理,现在的中国,像广东和江苏这样的经济强省已经具备一省相当于一国的实力,无论是其经济总量还是人口总量,都已经不遑多让。
这里有一个特别有意思的现象,虽然中国的职业足球和中国国家足球队这些年是半死不活中苟延残喘,但是从经济实力上说,中国的各个强大省级区域如果联手,完全有包办起所有欧洲足球联赛的巨大实力,从某种意义上说,足球虽然是“第一大球”,但它在中国人面前,其实也就是一个“小球”,“苏超”的爆火正好证明了这个道理。
江苏省总面积虽然仅仅只10.72万平方公里,但这个面积已经超过欧洲大部分国家,“苏超”联赛期间,江苏各地球迷借助省内非常发达的公路网和高铁网,以及各地市强大的酒店、体育场的接待能力,看球助威,旅游消费,往返便利,正在潜滋暗长中形成一股全新而强劲的内需消费冲动,而这种内需冲动恐怕也只有足球和篮球这样的“大球”项目才能撬动起来。
继“苏超”之后,刚才又看到一个消息,“浙BA”——2025浙江省城市篮球联赛已经开幕,它将是浙江省规模最大、档次最高的群众性篮球赛事,江苏玩足球——向来不服江苏的浙江又岂能甘居人后,于是就玩起了篮球,要在另一条赛道上杀出一条新路。
也是在这个7月,2025赛季的“粤超”——广东省足球超级联赛也启动了,与“苏超”不同,“粤超”并不是新晋赛事,早在2015年已创办,2018年更名为广东省足球协会超级联赛,2022年更名为广东省足球超级联赛。我相信今年爆火的“苏超”也一定给“粤超”注入新的活力,一省相当于一国,要看看广东还能玩出什么新花样?
从贵州“村超”走步,到“苏超”爆火,再到接下来“浙BA”和“粤超”的一火再火,对于只知道和只体验过职业体育联赛的中国年轻人们来说,这种真正的群众性的接地气的省内赛会,如“苏超”,竟是如此之新鲜,但对稍上了一些年纪的成年人们来说,可以说曾经的中国“原本如此”。
我小时候在黑龙江北大荒上的农垦农场里长大,在1980年代以前,这种接地气的群众性的,又是组织严密的体育赛会早就深入到中国社会的各个层级之中。
当年的黑龙江农垦系统幅员辽阔,但交通不便,然而每个农场都有自己的足球队、篮球队和排球队,一到赛季,往往也是要打主客场制,各支球队在辽阔的三江平原上奔波比赛,每场比赛因为涉及到各个农场的荣誉,极为吸引当地人们的注意力,虽然比赛场地还非常简陋,但观众总是场 场爆满。
与此相似,当年在黑龙江的其他工业城市,如哈尔滨、齐齐哈尔和佳木斯、大庆等地,各工厂之间,各系统之间,的群众性球类联赛也总是异常爆火,群众性体育运动就像深入社会机体的那些毛细血管一样,能给全社会带来精气神,对我来说,那些画面一直都记忆犹新。
很有意思的是,“苏超”联赛今年其实也是第一届,原本各地市都把比赛场地仅选在专门城市足球场,但当“苏超”有了爆火的苗头,据说是从徐州开始,各地市政府的大手一挥,“苏超”比赛纷纷转向了设施更为现代化、规模更大的奥体中心——而更争气的是,苏州所有城市在此之前早已经建设好了自己的奥林匹克体育中心,似乎正是为“苏超”准备好的一样。
文章写到这里,就不得不引出另一个结论,为什么群众性足球比赛的“苏超”火过了几十年历史的职业足球的“中超”?这里有一个极为重要的原因,我认为还在于,江苏省,从省政府往下到各地市政府,尤其是各级政府里的体育运动管理部门,他们其实比中国足协这种的已经被金钱和利益绑死的职能机构更了解老百姓,也就是球迷,更懂老百姓和球迷的所欲所求,更能把为人民服务作为工作宗旨;而在另一方面,他们还比中国足协有更强大的管理和组织能力,在这一点上,莫说中国足协根本不可相提并论,中国的各级政府现在其实在全世界,也是管理和组织能力最为强大的,我敢说没有之一。
一个江苏省,无论是从经济规模,还是从人口规模上说,都已相当于一个欧洲国家了——我想,我们中国在未来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就应该拥有这样一种大国气魄和大国视野,不要再仅仅用省份的概念去规划蓝图了,而是要用一个省顶得上一个国的气魄和视野来规划和实施,所谓的要扩大中国的内需市场,我看也需要彻底地换一换思路。
关于此,我想整理一下思路,整合出更多的证据事例,找个机会再细细道来吧。
我爱徐州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