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以为不抽烟、不喝酒、不谈男欢女爱,就能不得癌症?其实大错特错,长寿只有1个秘诀,可惜很多人做不到!”身价8个亿的协和博士、麦肯锡合伙人、畅销书作家冯唐的一句“惊人之语”,道出了许多人不愿承认的真相。
1971年出生于北京的冯唐,是妥妥的“天才少年”。他以优异成绩考入协和医科大学,八年本硕博连读,专攻妇科肿瘤,1998年成为协和医学博士。
同年,他以托福满分赴美攻读MBA,2000年拿下艾默里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学位,又通过六轮高强度面试进入全球顶尖咨询公司麦肯锡,并一路晋升为全球合伙人,年薪百万。后来,又助力华润医疗杀入世界500强,堪称跨界奇才。
但在这位看遍生死、成功打拼的“斜杠中年”眼里,真正决定你能不能长命百岁、能不能不得癌的,不是清淡饮食,也不是严苛养生,而是——情绪和心态。
冯唐说:“我见过一些人,一辈子没得过病,我怀疑他们不是吃了什么有毒的东西,就是一直在压抑、在伤害自己。”而那些能安然活到老的人,往往有一个共同点——想得开,看得淡,不内耗。
作为协和医学院的博士,冯唐在医院的3年实习期里目睹了无数生死时刻,这让他对健康有了更清醒的理解。他曾直言:“负面情绪就像毒药,藏得越深,越容易酿成大病。”
他说,如果不想得癌、少得癌,秘诀就是四个字:“放开一点”。别什么事都往心里搁,别总想着取悦他人,强大到“浑蛋”一点,反倒更健康。
他的这些话,乍一听很“江湖”,其实早被现代医学证实。研究表明,长期心理压力会严重削弱免疫系统,增加罹患癌症的概率。而冯唐正是把这个认知贯彻进了他的医疗实践里。
他常对病人说:“放轻松,不管病多重,心态要好。”他认为,只要配合治疗、保持信心,很多癌症是可以被治愈的。
冯唐也不光说说而已,他自己就是健康生活方式的践行者。他的“养生三件套”简单粗暴:多喝水、多运动、多开心。他也常提醒大家:不要等身体拉响警报才想起保养。
很多人年轻时透支健康,拼命熬夜、压力山大,一边喝养生茶一边熬夜写PPT,结果未老先病。
他特别建议女性朋友要学会排解压力,比如通过瑜伽、冥想、散步等方式,让自己慢下来、轻下来。而《中国中年人社交报告》也指出:每周和朋友聚两次以上的中年人,抑郁率下降了47%。
冯唐对此的总结更直接:“朋友不在多,两三个月坐下来喝两瓶酒,聊聊天,胜过吃十种保健品。”
但问题是,大多数人总在“想养生”和“懒得动”之间来回拉扯。45岁后,每多10斤体重,糖尿病风险翻一倍;久坐8小时,死亡风险升高20%。
你以为自己是“躺平”,其实是在给病痛腾地方。所以,冯唐建议:“动起来,为了更好的明天。”
除了做医生、做管理者,冯唐还是个能写书的大才子。他把自己的跨界经历和思考,浓缩进了《有本事》这本书。
这本书不是鸡汤文,而是血与火中得出的真知。书中既有他在麦肯锡10年的战略经验,也有在华润医疗打拼的历程,还有他在中信资本做投资的反思与启发。
书中最令人动容的一段,是冯唐写到他为一个28岁猝死的基金经理合眼,男人胸口口袋里只有两个东西:一个未拆封的婚戒,一张胃镜预约单。人生如此匆匆,健康何其脆弱。
《有本事》不仅教你如何赚到钱、做成事,更重要的是提醒你怎么才能好好活下去,从身体的“器官摩斯密码”,到职场中的“反内耗公式”,每一章都写进了他二十年的真知灼见。
冯唐毫不遮掩地分享他吃过的亏、踩过的坑,他的每一条建议都接地气、够实用,是送给每一个中年人的生存手册。
正如俞敏洪所说:“跨界高手见过不少,能把实战经验毫无保留地写进书里的,只有冯唐。”
所以,如果你想活得更通透、活得更久,强烈推荐你读读《有本事》。一顿外卖的钱,买一本书,也许能帮你避开中年危机的无数暗礁。
记住冯唐那句朴实的话:“健康不是吃出来的,是心态养出来的。”从今天起,学着放松、学会释怀,让自己轻松一点,才能走得更远、更久。
有本事 冯唐作品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