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长春航展上,被称为“阵风杀手”的歼-10C战机又露面了。和去年珠海航展被放在角落里“冷落”不同,这次歼-10C终于拥有了独立的展位。而更值得关注的是,此次亮相的歼-10C,不仅携带了霹雳-15、霹雳-10这两款常见的空空导弹,还额外携带了3款对地对海精确制导弹药,它们分别是:雷霆-2型500公斤激光制导炸弹、鹰击-83K空射反舰导弹,以及鹰击-83KH红外成像制导空地导弹。

评论员:歼10C反舰对地也是好手

图:图右边三款弹:雷霆-2,鹰击-83K和鹰击-83KH

这样的配置,向外界释放出了一个信息:歼-10C不只是能打空战,还能执行对地精确打击和对海反舰任务,是一款名副其实的多任务战机。

这次配套展出的这个雷霆-2激光制导炸弹是我国继不成功的7712激光制导炸弹之后,研制的第二代激光制导炸弹。它参考了俄罗斯KAB-500L激光制导炸弹的设计,因此外形与其非常相似。其制导系统采用了风标式导引头和速度跟踪导引方式,主要依靠尾翼控制,滑翔飞向目标。

评论员:歼10C反舰对地也是好手

雷霆-2在中高空投掷,能够有10公里左右的滑翔距离,其导引头视场有25度,能够在4公里距离上捕住激光照射点,打击精度则是在3米以内,非常精准。

由于需要激光照射引导,所以歼-10C在使用雷霆-2时,有两种作战方式:第一是载机挂载雷霆-2的同时,也挂载前视瞄准和激光照射吊舱,自己投弹,自己照射。这种方式不需要额外的保障,能够简化攻击流程,但是载机投弹后不能撤离,还得在目标上空盘旋照射,非常危险,容易被防空火力打下来。

所以歼-10C还可以使用第三方照射的方式来完成对地打击任务,由地面的侦察小分队或者无人机携带激光照射器,为歼-10C投下的雷霆-2提供照射服务,这样载机投弹后就可以溜了,更安全。

评论员:歼10C反舰对地也是好手

雷霆-2的威力巨大,用来摧毁桥梁和坚固工事非常有用,但是其滑翔距离短,如果目标区有敌人的中远程防空火力的话,那就无法使用了。而歼-10C这次一同展示的鹰击-83KH空地导弹就是为了解决这种情况而研制的。

而在介绍鹰击-83KH之前,我们先来看这次一并展出的鹰击-83K空射反舰导弹。

这款导弹是海军舰载的鹰击-83导弹的空射版本,它去掉了舰射版的助推器,总长度有所降低,非常适合战术飞机携带。不过鹰击-83的165公斤半穿甲高爆战斗部还是被保留了,该战斗部威力惊人,能撕开中型护卫舰的龙骨,一击就能对军舰造成致命伤。

射程方面,鹰击-83K能够打击180公里外的海上目标,这个射程是超出了大部分舰艇的舰空导弹射程,所以歼-10C可以在安全空域对敌舰发起打击。不过该弹作为亚音速反舰导弹,最大速度只有0.9马赫,虽然能够借助超低空飞行来降低被敌方雷达提前发现的概率,但是其末端突防能力还是比较弱。所以需要多机挂弹,进行饱和攻击才能保证突防。

制导方面,鹰击-83K与鹰击-83一样,是中段惯性制导,末端主动雷达制导。该弹在发射后,会按载机设定的航线低空奔袭目标,当飞至距目标约20公里处时,弹载雷达导引头会开机。在完成对目标的探测与锁定后,导弹会进入10米高度的掠海飞行阶段。等最后逼近敌舰时,它又会突然跃升,随即以俯冲姿态发起突击。其配备的半穿甲战斗部可轻松穿透舰体装甲,并于舰体内部引爆。

最后再来看鹰击-83KH红外成像制导空地导弹。简单说,它就是鹰击-83K的“红外版”,名字里的“H”就是“红外头”的意思。规格上它和鹰击-83K基本一致,主要就是导引头换成了红外成像导引头,并且增加了数据链通信能力。该弹除了能够攻击海上目标外,还能打击陆地目标。

评论员:歼10C反舰对地也是好手

图:鹰击-83KH

在执行对地攻击时,鹰击-83KH通常会使用“人在回路”的打击模式。在飞行后段,导弹的导引头会通过数据链把实时拍摄的图像传回战机座舱,飞行员能亲自确认目标,并手动锁定,相当于给导弹加了“人工控制和纠错”功能,精准度更高。

鹰击-83KH的射程同样能达到180公里,所以它也使得歼-10C能够在敌人的防空火力外开火,相比雷霆-2要安全很多。在实战中,可以多架飞机挂载鹰击-83KH,多架飞机挂载雷霆-2,在使用鹰击-83KH扫清了外围防空火力后,就可以进去投掷重磅激光制导炸弹了。这样的组合配置,打击效率和安全性要更高。

评论员:歼10C反舰对地也是好手

综合来说,这次歼-10C展出的火力配置,把它的多任务能力展现得淋漓尽致——制空有霹雳-15、霹雳-10,对地有雷霆-2和鹰击-83KH,反舰有鹰击-83K,另外,该机还可以挂载鹰击-91反辐射导弹执行防空压制任务。其任务扩展性特别丰富,非常适合那些预算有限、又想要多用途战机的中小国家。

更重要的是,歼-10C是一款经历过实战检验的战机——今年5月的印巴空战中,它击落多架印度战机,最终零损伤返航。这足以证明,歼-10C不仅参数好看,实战中还特别能打,是真正的“实力派”。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