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故事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请理性阅读。
我叫周春娟,今年五十八岁,住在县城一个老小区里,已经退休在家几年了。我和老伴儿常年生活在这个小区,日子过得平淡而舒心。我们有一个儿子,在省城工作,成家立业,偶尔节假日才回来看看我们。儿媳妇性格温和,对我们也算孝顺,就是两口子工作忙,很少回来,让我和老伴儿有时候觉得家里冷清。
我们隔壁住着王大爷一家。王大爷比我大几岁,和老伴早早退休在家,儿子王建军和儿媳妇小林都在镇上的工厂上班,有个孙子叫小杰,今年刚上小学二年级。王大爷一家和我们处得很好,平时串门聊天,一起买菜做饭是常事。
2020年春天,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改变了许多人的生活。王建军夫妇工作的工厂因为订单锐减,被迫裁员。王建军和小林商量后,决定去沿海城市闯一闯。这一走,就把七岁的小杰留给了老两口照顾。
"春娟啊,我们老两口身体也不太好,照顾小杰有点吃力,你能不能偶尔帮忙接送他上下学啊?"那天,王大娘拉着我的手,眼里带着恳求。
我二话没说就答应了。退休在家也是闲着,何况小杰那孩子我看着挺乖巧的。就这样,我开始帮忙接送小杰上下学,慢慢地,接送变成了日常照顾。
小杰刚开始有些不适应,总是闷闷不乐。我能理解,毕竟爸妈一下子不在身边了。我试着用各种方法逗他开心,给他做好吃的,陪他玩游戏,辅导他做作业。慢慢地,他脸上的笑容多了起来。
"周奶奶,这道题我不会做。"一天放学后,小杰蹭到我身边,指着数学作业本。
"来,我教你。"我放下手中的活,坐到他旁边,一步步教他解题。看着他恍然大悟的表情,我心里甜滋滋的。
小杰爱吃我做的红烧肉和糖醋排骨。每次做这两道菜,他总是吃得满嘴油光,还不忘夸我:"周奶奶做的菜比食堂好吃一百倍!"这话听着,比蜜还甜。
记得有一次,小杰在学校运动会上参加接力赛。王大爷腿脚不好,王大娘要照顾他,去不了学校。我就代替他们去了。那天天气很热,我撑着把伞,在操场边等着小杰比赛。
"加油!小杰加油!"我喊得嗓子都哑了。看到小杰拿着接力棒,像离弦的箭一样冲向终点,我的心都要飞出来了。虽然他们班没有得第一,但小杰跑得真的很拼命。
比赛结束后,满头大汗的小杰跑过来,一下子扑进我怀里:"周奶奶,我们得了第二名!"我摸着他汗湿的头发,心里又酸又甜。这一刻,我仿佛看到了当年自己儿子参加运动会的样子。
慢慢地,接送小杰上下学成了我生活中最重要的事。早上六点半,我就起床准备早饭;下午三点半,我总是提前到校门口等他。风雨无阻,一天不落。
我们小区的人都知道这事,常开玩笑说:"小杰有两个奶奶,亲的不亲的都一样疼他。"每当听到这些话,我心里就美滋滋的,好像小杰真的是我的亲孙子一样。
小杰很懂事,知道我和老伴帮他的爷爷奶奶分担照顾他的责任,常常主动帮我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扫地、擦桌子、倒垃 圾,样样都争着干。看着他忙前忙后的样子,我心里既心疼又感动。
"周奶奶,你教我包饺子吧,我想学。"去年冬至那天,小杰突然提出这个要求。
"好啊,你想学什么我都教你。"我欣然答应。
那天下午,我们一起和面、剁馅、包饺子。小杰包的饺子虽然歪歪扭扭的,但他非常认真,包一个,抬头看看我包的,再低头调整自己的手法。我看着他专注的样子,心里一阵温暖。
晚上,我们请王大爷王大娘一起来吃饺子。小杰骄傲地说:"这是我和周奶奶一起包的!"看着桌上的饺子,王大爷的眼圈红了,王大娘不停地说"谢谢"。我连忙说:"别这么客气,小杰这孩子我看着也亲。"
每天和小杰相处,我也有了新的期盼。以前盼着儿子儿媳回来,现在又多了盼小杰放学的心情。老伴常说我像变了个人似的,整天乐呵呵的。是啊,小杰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欢乐。
王建军夫妇在外地也慢慢站稳了脚跟。他们经常打电话回来,询问小杰的情况。每次视频通话,小杰都会兴奋地告诉爸妈:"周奶奶教我写毛笔字了""周奶奶带我去公园放风筝了"。电话那头,王建军和小林总是再三表示感谢。
转眼间,三年过去了。王建军和小林终于在县城附近找到了稳定的工作,准备接小杰一起生活。今年春节,他们提前回来,说想请我们一家吃顿饭,感谢这三年来的照顾。
那天,我们在小区附近的饭店聚餐。一大桌子菜,有我爱吃的清蒸鱼,有老伴喜欢的红烧肉,还有小杰最爱的糖醋排骨。酒过三巡,王建军端起酒杯,声音哽咽:"周阿姨,这三年真的太感谢您了,小杰能有您这样的长辈照顾,是他的福气。"
我笑着摆摆手:"别这么说,照顾小杰也给我和你周叔叔带来了很多快乐。"
正说着,小杰突然站起来,端起他的果汁杯,学着大人的样子说:"我要敬妈妈一杯。"
我们都笑了,小林摸摸儿子的头,说:"好,妈妈干了。"
然后,小杰又给他爸爸敬了一杯,又给他爷爷奶奶各敬了一杯。最后,他走到我面前,认真地说:"我要敬外婆一杯。"
"外婆"两个字一出口,整个饭桌突然安静下来。我愣住了,王建军夫妇也愣住了,王大爷王大娘更是惊讶地张大了嘴。
小杰见大家都不说话,疑惑地问:"怎么了?我在学校里,同学们都叫自己妈妈的妈妈外婆,我也想这么叫。周奶奶对我像对亲孙子一样好,我想叫她外婆,不行吗?"
听到这话,我的眼泪一下子涌了出来。这三年来,我何尝不是把小杰当成自己的亲孙子?每天接送他上下学,辅导他做作业,给他做可口的饭菜,陪他玩耍,照顾他生病...这些点点滴滴,不就是亲情吗?
王建军连忙说:"行,当然行。周阿姨这么照顾你,你叫外婆是应该的。"
小林也点点头,眼里含着泪花:"是啊,周阿姨就是你的外婆。"
王大爷王大娘相视一笑,王大娘说:"小杰啊,你有福气,有两个奶奶,还有个外婆。"
我擦擦眼泪,笑着对小杰说:"好,外婆接受你的敬意。"说完,我们碰了杯。小杰开心地笑了,露出两颗可爱的小虎牙。
那一刻,我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满足和幸福。虽然我和小杰没有血缘关系,但这三年的朝夕相处,已经让我们建立了一种超越血缘的亲情。他喊我一声"外婆",胜过千言万语。
饭后,我们一起散步回家。小杰走在我和王大娘中间,一手拉着我,一手拉着他奶奶,蹦蹦跳跳的,像只快乐的小兔子。
"外婆,你明天还来接我放学吗?"小杰仰头问我。
"当然了,外婆说话算话。"我捏捏他的小脸。
听到这对话,王建军和小林又连声道谢。我笑着说:"别总说谢谢了,我们都是一家人。"
是啊,我们都是一家人。不是血缘维系的亲情,而是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是相互关心,相互帮助,让我们成为了一家人。
回到家,老伴笑着说:"看来咱们真的有了个'干孙子'啊。"
我点点头,心里满是温暖:"是啊,虽然没有血缘关系,但情比金坚。"
后来,即使王建军一家接走了小杰,我们两家的来往也没有减少。每个周末,他们都会带着小杰来我家吃饭。小杰上学的事,王建军夫妇还是习惯性地征求我的意见。
"外婆,我数学考了98分!"小杰每次考试后,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告诉我。
"真棒!外婆给你做糖醋排骨庆祝!"我总是这样回应他。
这段缘分,让我的退休生活变得格外充实和有意义。我常常想,人这一辈子,遇到知己难,遇到可以互相信任、互相依靠的邻居,更是一种幸运。
如今,小杰已经上小学五年级了,长高了不少,也懂事了许多。但每次见到我,他还是会甜甜地叫一声"外婆",然后扑进我怀里。这一声"外婆",是对我这三年付出的最好回报,也是对我晚年生活最大的慰藉。
前几天,小杰的班主任打电话给王建军,说要开家长会。王建军和小林都请不了假,小杰主动说:"让外婆去吧,她最了解我的学习情况。"
就这样,我又一次以"外婆"的身份,骄傲地参加了小杰的家长会。班主任夸小杰懂事、学习好,还特意问我:"您是小杰的外婆吧?把孩子教育得真好。"
我微笑着点点头,没有多解释。血缘关系重要,但真正的亲情,是日复一日的陪伴和牵挂,是风雨同舟的不离不弃。
我想,这就是生活给我的礼物吧。在平凡的日子里,因为一个孩子的到来,让两个家庭有了更深的联系,也让我的晚年生活有了更多的意义和色彩。
一声"外婆",胜过千言万语。它不仅仅是一个称呼,更是一份跨越血缘的亲情,是生活中最珍贵的馈赠。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