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总理莫迪早些时候宣布八月底将到访中国,并出席上合组织峰会。王毅外长也为访印铺路, 双方沟通良好,谁知王毅外长刚回国,就被印度来了个下马威。
先是试射导弹碰瓷中国,之后竟然删除对华主权表态的承诺,印度态度大转变,究竟是想干什么?中方又是如何对待印度这一行为的?
近期,印度正因美方的关税问题闹得不可开交,本来原定的8月25日访问印度,美方也将会谈推迟了,并且没有安排具体会谈时间。
对于印度而言这是一个沉重的打击,只好将经济合作看向中国,给印度经济寻一条出路。印度总理莫迪此前表示将在8月31日至9月1日访问中国并出席上合组织峰会,标志着中印两国关系正在回暖。
印度总理莫迪
8月18日,王毅在新德里同印度外长苏杰生举行会谈,气氛也相当不错。双方不仅谈成了恢复直航、便利签证、促进经贸这些实实在在的好处,更谈到了一个极具人文温度的细节。
苏杰生在会谈中,特别就中方为印度香客赴中国西藏神山圣湖朝圣提供便利,表达了感谢。
神山圣湖在印度教信徒心里地位很高,朝圣活动之前因中印关系紧张而中断。如今中方主动恢复并提供便利,被视为一种超越政治和经济的善意之举。
王毅外长与苏杰生
在多边合作层面,印度的态度也摆得相当积极。苏杰生明确表示,印方将全力支持中方办好即将在天津举行的上合组织峰会,还愿意在金砖等多边机制里跟中方加强协调合作。
除了这些以外,印度还在中方核心问题上释放了友好信号,印度外长苏杰生表示“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这句话分量不轻,也是中方十分看重的话。
苏杰生
印度的表态,把合作的意愿从双边扩展到了多边舞台,似乎在告诉外界,印度要在非西方主导的国际组织里,和中国一起干点事。
可王毅外长前脚刚走,印度那边转头就不承认了,印方官员澄清有关表态是错误引用,称印度在台湾问题上没有改变立场,将继续推进同台湾地区经济、科技、文化合作。
信任这东西,建起来千辛万苦,毁掉它一句话就够了。
中方发布的消息稿里明确写着,印方在会谈中表示“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印度又在中国主权问题上反复横跳,明明谈的好好的,态度怎么突然又变了?
在印度,两大政党比着赛看谁对中国更狠,已经成了拉选票的固定戏码。莫迪政府或许是担心,任何对华“示好”的明确表态,都会被国内反对派贴上“软弱”的标签。
再加上印度在高端芯片这类产业上,确实依赖和台湾地区的贸易往来。为了国内的选票和兜里的生意,就在中国最核心的主权红线上,玩起了左右横跳的危险游戏。
如果说在台湾问题上的反复横跳是“文戏”,那紧接着上演的导弹试射,就是赤裸裸的“武戏”。
搭载多弹头分导再入飞行器的烈火-5
印度成功试射了“烈火-5”改进型弹道导弹,这款射程号称覆盖5000公里,印度媒体立马跟进,大肆渲染其“威慑”能力,报道里更是三句不离中国,就差直接把名字刻在导弹上了。
要理解印度为何如此急着“亮剑”,就必须看看它西边邻居的动静。就在印度试射导弹前不久,巴基斯坦刚干了一件大事。
8月13日晚,也就是巴基斯坦第78个独立日的前夜,巴总理夏巴兹·谢里夫在一场纪念当年5月与印度爆发严重冲突的仪式上,高调宣布成立陆军火箭军,以增强国家防御能力。
巴基斯坦总理夏巴兹·谢里夫
这个时间和场合带着了强烈的政治信号,路透社援引一位巴高级安全官员更是直白地告诉媒体:“显而易见,这针对的是印度。”
巴基斯坦新组建了一支负责常规战争中导弹部署的部队,让印度很不安。西边的老对手在积极备战,也让印度本就敏感的安全神经更加紧绷。
所以,印度试射“烈火-5”,表面上是在回应巴基斯坦的军事升级,但它选择了一款射程远远超出覆盖巴基斯坦所需的战略武器,并大张旗鼓地对标中国,其更深层的战略意图便暴露无遗。
烈火-5
它想告诉全世界,尤其是在华盛顿和北京之间,它印度,有能力同时应对两个方向的挑战,有实力在亚洲棋局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面对印度这的一系列行为以及所谓的“澄清”言论,中方做出了有力回应。
针对印方在台湾问题上的出尔反尔,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在8月21日的记者会上,用词相当严厉。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
她直言中方对此“感到意外”,指出这“与事实不符”,并表示“严重关切和坚决反对”。尤其是那句“看来印度国内某些人试图在台湾问题上损害中国主权,破坏中印关系的改善”,中方的话,给印度划下了一条清晰的红线。
中国欢迎关系改善,也愿意在经贸、人文领域展现善意,但这绝不意味着可以在主权问题上做交易。
合作的门是敞开的,但前提是相互尊重,言而有信。这种有理、有利、有节的回应,展现了一个大国应有的战略定力:不因一时一事就关上对话的大门,也绝不在核心利益上退让半步,牢牢掌握着处理双边关系的主动权。
莫迪的天津之行,终究还是要来的。但在他出发前,那些既有善意又有挑衅的举动,已经给这次访问带上了不小的阴影。
即将举行的天津峰会,是一个关键观察点。它会成为双方放下分歧、专注发展的新起点,还是变成一次充满猜忌和防备的会面?
这不仅是对莫迪政治智慧的考验,也会影响亚洲乃至世界的格局。
两个东方文明的伟大复兴,理应是相互成就的佳话,而不是相互消耗的悲剧。最终的剧本如何书写,全世界都在看。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