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透社10月3日援引四位知情人士透露,特朗普政府正就入股格陵兰岛“坦布里斯”稀土项目开发商Critical Metals公司进行磋商。这项潜在交易若最终达成,将成为美国政府首次直接持有格陵兰岛稀土项目权益的重要突破。

美国欲购格陵兰稀土“入场券”

这场看似寻常的商业谈判背后,实则蕴含着深远的战略意图。据知情人士披露,特朗普政府计划将原定依据《国防生产法》提供的5000万美元拨款转为股权,以此获得该公司约8%的股份。值得注意的是,这场谈判尚在进行中,三位消息人士称双方已在过去六周内展开多轮讨论,但目前因美国政府优先处理美洲锂业入股事宜而被暂时搁置。

美国政府对此事的表态颇为谨慎。面对路透社的置评请求,一名特朗普政府高级官员仅回应称,“有上百家企业主动接洽,希望政府能投资其关键矿产项目。目前与这家公司的合作并无任何实质性进展”。Critical Metals公司则始终保持沉默,未对多次邮件及电话问询作出答复。

这笔潜在交易的战略价值首先体现在资源层面。“坦布里斯”项目除稀土外,还富含镓和钽两种关键金属,其中镓已在去年被中国纳入出口管制范围。据Critical Metals公司披露,该项目实现商业化生产需投入2.9亿美元,全面投产后预计每年可生产8.5万吨稀土精矿。美国进出口银行正在考虑的1.2亿美元贷款计划,旨在资助该项目的技术研发,并推动矿山在2026年前实现初步投产。

美国的战略布局远不止于格陵兰一岛。近期,美国政府已相继入股美洲锂业和MP材料公司,国防部更将成为MP Materials公司的最大股东,持有15%的股份。这一系列动作凸显出美国希望通过直接入股方式,确保对关键矿产供应链的控制。今年8月,路透社曾报道称,特朗普政府正考虑从《芯片与科学法案》中重新划拨至少20亿美元,用于关键矿产项目融资,显示出美国在这方面的决心与投入。

格陵兰岛的地缘政治价值更是不容忽视。这片领土不仅设有美军最北端的图勒空军基地,更蕴藏着令西方垂涎的战略矿产。特朗普在上个任期就曾提出“购岛”想法,2024年再次当选总统后更直言出于“经济安全需要”,不排除以“军事或经济胁迫”手段夺取格陵兰岛。尽管遭到丹麦及格陵兰当地政府的强烈反对,但美国两党在此问题上展现出罕见的政策连续性,先后派高级官员访问格陵兰,试图吸引更多资本投资该岛矿业。

不过,美国的战略推进面临诸多现实挑战。格陵兰岛的矿业发展长期受制于投资者兴趣不足、行政流程繁琐及环保争议等难题,目前全岛仅有两座小型矿山处于运营状态。即便“坦布里斯”矿临近重要航道,其偏远的地理位置与严寒的气候条件,仍给项目开发带来了不小挑战。有分析认为,美国在稀土供应链上试图“去中国化”的目标短期内难以实现,中国研究机构专家更直言这一过程“10年都未必实现”。

从更广阔的视角看,美国政府直接入股矿产企业的模式,打破了传统意义上政府与市场的边界。这5000万美元潜在投资购买的不仅是一家公司8%的股权,更是美国在关键矿产资源博弈中的一张“入场券”。在全球绿色转型与科技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稀土已从普通的工业原料升级为重要的战略筹码,而格陵兰岛的冰川之下,正涌动着大国博弈的暗流。

尽管美国政府积极布局,但这项潜在交易仍存在变数。在资源民族主义抬头和环保要求日益严格的全球背景下,美国能否顺利实现其关键矿产供应链自主化的战略目标,尚需时间来验证。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