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4年10月6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椭圆形办公室跟记者说“大致已做出决定”要不要给乌克兰“战斧”巡航导弹后,这事儿就成了国际上的热点。
毕竟从9月开始,大家就一直在猜美国到底会不会松口,现在特朗普这话一出来,更让人好奇后续了。
“战斧”到底有多厉害?
咱先聊聊“战斧”这导弹本身,它是亚音速远程巡航导弹,设计出来就是为了精确打击地面目标。
有效射程能到1600到2500公里,但有专家说,乌克兰要是真拿到,射程可能会被限制在1700公里。
别觉得1700公里少,这距离已经能覆盖俄罗斯不少地方了。
再看看乌克兰现在的家底,它主要靠国产远程无人机打俄罗斯境内目标,但那无人机带的炸药才几十公斤。
而“战斧”呢,炸药是以数百公斤计的,两者威力差得不是一点半点。
而且跟乌克兰自己的“火烈鸟”巡航导弹比,“战斧”的末端打击精度更高,跟英法给的“风暴阴影”或SCALP巡航导弹比,射程也更远。
说实话,黑鸟集团分析师埃米尔・卡斯泰尔米说“战斧”是乌克兰严重缺乏的威力武器,我觉得特别在理。
乌克兰打了这么久,一直缺这种能远程精准砸狠劲儿的家伙,“战斧”要是真到位,确实能补上这个缺口。
三方态度各有算盘
特朗普虽说“大致决定”了,但他也说了“得先弄清楚乌克兰会用这些导弹做什么、发射到哪里”。
老实讲,我觉得他这顾虑不是没道理,美国怕的是乌克兰拿着导弹乱打,把俄罗斯彻底惹毛,到时候俄美关系更难收拾,而且美国国内对援乌这事本来就有不同声音,他也得平衡。
俄罗斯那边反应就更直接了,10月5日普京就警告,给乌克兰“战斧”会破坏俄美刚出现的积极态势。
其实想想也明白,“战斧”能打俄罗斯纵深目标,克里姆林宫肯定不愿乌克兰有这玩意儿,更别说大量拥有了。
乌克兰这边就盼着赶紧拿到手,毕竟有了“战斧”,就能打击俄罗斯境内的军事指挥中心、空军基地这些关键目标,到时候跟俄罗斯谈和平,手里的筹码也能多些。
说真的,换谁处在乌克兰的位置,都会想要这种能提升战力的武器。
能改变战局吗?悬!
很多人觉得“战斧”来了就能扭转战局,但专家们不这么看。
英国皇家联合军种研究所的贾斯廷・布朗克就说,“战斧”也可能被拦截,现在战争都进入第四年了,它不太可能突然产生战略性影响。
而且还有个关键问题,乌克兰能拿到多少枚“战斧”?用完了还能不能顺利补?要知道美国雷神公司一年也就产200枚左右,美国自己还得留着用,不可能无限制给乌克兰。
卡斯泰尔米也提到,单一武器系统很难真的改变战局,更大的局势动态才起决定作用。
另外,俄罗斯的防空系统也不是摆设,虽然“战斧”会给俄防空增加压力,逼得俄扩大防空范围,但俄现在应对乌克兰无人机已经有了些经验,真到了“战斧”上场,俄也会调整防御策略。
所以说,“战斧”能给乌克兰帮上忙,但想靠它一下子赢,怕是不太现实。
不止战场,还有政治账
其实“战斧”的影响不光在战场上,还连着政治。
卡斯泰尔米就觉得,美国拿“战斧”说事儿,可能是想跟俄罗斯表明,要是俄罗斯不做些让步,自己就得承受损失。
等后续美国想劝俄罗斯谈停火或者和平协议时,“战斧”说不定还能当谈判筹码。
本来想单纯把“战斧”看成一件武器就行,但后来发现,它背后牵扯的是美俄之间的战略博弈,还有乌克兰的生存需求。
这已经不是简单的“给武器”“用武器”的事,而是各方在为自己的利益盘算。
总的来说,“战斧”巡航导弹确实是件厉害的武器,能帮乌克兰提升战力,也能给俄罗斯添不少麻烦,但它不是“灵丹妙药”,没法一下子改变俄乌战局。
美国最终给不给、给多少,俄罗斯会怎么反制,乌克兰拿到后怎么用,这些都会影响接下来的局势走向。
后续咱们还得接着关注,毕竟这事儿不光关系到俄乌两国,还连着俄美关系,甚至整个欧洲的安全局势。
不过有一点能肯定,不管“战斧”最终去向如何,俄乌冲突想要结束,还需要各方坐下来好好谈,光靠一件武器,解决不了根本问题。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