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在明刚下飞机,特朗普就来了个下马威,只派2名官员迎接。与此同时,美媒高调渲染称:韩国可帮美国对付中国。那么,韩国新总统带着投资大礼包到访美国,为何只得到两名官员冷冰冰的迎接?而美媒不断渲染韩国或将成为美国对抗中国的工具,李在明会顺势而为还是继续在中美之间保持平衡?

当地时间8月24日,抵达华盛顿的李在明原以为自己已经做足准备。此前,他刚结束访日行程,与石破茂发表了17年来韩日首脑首次联合公报,这不仅是一次姿态上的突破,也是一次借机“取经”的外交操作。李在明清楚特朗普的不可预测性,让任何一场谈判都暗藏风险,日本和特朗普打交道多年,他想在赴美之前先听听日本的经验。带着这份准备他才马不停蹄飞往美国,但一落地就遭遇了“最低规格接待”,这无疑是特朗普政府给他下的一道“下马威”。

李在明刚下飞机,特朗普来了个下马威,美媒:韩国可帮美对付中国

通常而言,韩国总统访美,至少会有礼宾长和部长级官员出面欢迎,甚至2008年小布什还曾亲自迎接李明博。而如今,只有一名副礼宾长和一名韩裔美军上校出现,这不仅寒酸,更带着一丝轻蔑。难怪有韩国媒体评论直言,这是李在明访美之行可能不会顺利的信号。

问题在于,李在明此行确实肩负着沉重的任务。首先是经济。上个月,美韩两国宣布达成新的关税与投资协议,韩国承诺向美国投资3500亿美元,同时采购千亿美元的能源产品。对首尔来说,这几乎是一次“豪赌”。李在明政府把大规模投资包装成对美关系的基石,希望换取稳定的贸易环境。

然而,美方却在峰会前突然加码,要求对投资计划进行“文件化”,明确具体用途和时间表。换句话说,美国不仅要钱还要掌握使用权。韩媒甚至爆料称,特朗普团队还曾威胁,如果没有新的成果,可能会取消首脑会谈。

李在明刚下飞机,特朗普来了个下马威,美媒:韩国可帮美对付中国

其次是安保问题。特朗普多次强调要韩国增加国防开支,把驻韩美军的战略灵活性扩展至“整个印太”,其真正意图是把韩国绑上对华遏制的战车。李在明在飞机上就说过,这是韩国难以同意的议题。因为一旦把《美韩共同防御条约》从朝鲜半岛延伸到台海甚至更广阔的亚太,韩国不仅失去了自身安全议题的主导权,还可能卷入台海冲突。韩国国家安保室长魏圣洛就曾提醒,美方所谓的“战略灵活性”可能削弱韩国安全,这无疑是首尔最担心的地方。

但特朗普的思路很明确,要么多掏钱,要么多承担战略风险。对他而言,美军长期驻扎韩国是成本,美国要把这笔账算清楚。对于李在明来说,这是最棘手的难题。一方面,他必须维护韩美同盟的基本框架,否则国内保守派立刻会抓住不放。另一方面,如果过度向美国让步,势必恶化与中国的关系,而中国依然是韩国最大的贸易伙伴。

李在明刚下飞机,特朗普来了个下马威,美媒:韩国可帮美对付中国

美媒也在不断渲染这一点。《纽约时报》和《华尔街日报》都不约而同地提到,美国希望通过施压,让韩国在对华政策上“站队”。比如在造船和供应链领域,美国正考虑把部分维护和生产任务转移到韩国和日本的船厂,以此来对冲中国的产业优势。换句话说,华盛顿盯上的不仅是韩国的钱,还有其产业链和地缘位置。

李在明当然不是毫无准备。陪同他前来的,不仅有三大总统府幕僚长,还安排了在CSIS发表演讲和参加商业圆桌会议,试图用多重场合来展示韩国的立场和诚意。但问题在于,这些场合往往是美方舆论的放大器,美国智库和媒体更关心的是“韩国是否愿意和美国一起对付中国”。如果李在明在公开场合的表态稍有超出,就可能被解读为韩国在“调整外交方向”,这对他的执政初期而言,风险极大。

李在明刚下飞机,特朗普来了个下马威,美媒:韩国可帮美对付中国

总的来看,特朗普的“下马威”并非单纯针对李在明个人,而是对韩国整体战略的一次考验。美国希望韩国成为更顺从的盟友,而韩国则想在大国博弈中找到喘息的空间。李在明的选择并不多,他可以在言辞上保持强硬,宣称“不轻易屈服”,但在实质问题上,恐怕仍要做出妥协。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