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海死了,就在翻案前最后一个晚上。”当《以法之名》大结局揭开这句台词,简直像一盆冰水兜头浇下,把观众浇得透心凉。


看完《以法之名》,再看《扫毒风暴》,真是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杨烁演的万海在冤狱里熬了整整36集,刚盼到儿子获救,握笔写申诉材料的手还悬在半空,就被人调换了心脏病药物,活生生在监狱医务室丢了性命。憋屈了一整部剧的观众当场炸开了锅——合着折腾这么久,主角连自己清白的判决书都没亲眼见着?

看完《以法之名》,再看《扫毒风暴》,真是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这结局憋屈得人直拍大腿。万海案原型是湖南太子奶老板李途纯的冤案,现实里人家蹲了15个月就无罪释放,剧里却让万海背了十年黑锅,临了还塞给他一盒致命毒药。更气人的是反派灭口的时机:专案组正盯得死死的,黑老大禹天成偏挑这节骨眼让监狱内鬼换药,简直像举着喇叭喊“快来抓我”。前FBI特工约翰·道格拉斯早研究过,罪犯躲警察都来不及,哪有主动往枪口上撞的?这种硬伤直接把反派智商按在地上摩擦。

看完《以法之名》,再看《扫毒风暴》,真是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办案人员的操作更是迷得像没睡醒。郑雅萍检察官发现监狱会面室被监控偷听,居然跟没事人似的;万海刚要吐露真相,监狱内鬼王华山硬闯进来打断,她愣是没起疑心。

看完《以法之名》,再看《扫毒风暴》,真是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专案组号称“全省精英”,结果让王华山揣着假护照溜出国门,比小区门卫放跑小偷还轻松。观众看得直跺脚:“查通话记录啊!盯资金流水啊!这水平抓贼还不如看监控的大爷!”剧中侦查漏洞多得像筛子:明知万海是翻案关键证人,却不派人保护;垃圾厂喽啰都招供了,竟放任反派王大有满街追杀证人。这办案逻辑,连普通人都觉得离谱。

看完《以法之名》,再看《扫毒风暴》,真是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案子翻得也让人满头问号。万海当初被冤判,乔检察官拖两年都结不了案,李人骏上任立马宣判。可剧中压根没说清证据链差在哪、又怎么补全的——就像数学题只写答案不列过程,观众只能干瞪眼。更拧巴的是大Boss江旭东:他能操纵司法把万海打成黑社会,能调包杀人犯伪造死亡,亲儿子撞死人却摆不平,反被禹天成捏住把柄。这权力时灵时不灵,活像接触不良的灯泡。

看完《以法之名》,再看《扫毒风暴》,真是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反派崩盘全靠“狼人自爆”。陈胜龙因为师父禹天成偏心新人江远,赌气搞矿难,结果被路人拍下证据。专案组顺藤摸瓜,揪出藏钱藏金条的保护伞——有把赃款塞空调的,有往鸡窝埋金条的,贪得毫无创意。黑恶势力垮台本该大快人心,可观众憋着火:“万海白死了?监狱内鬼线没查清,破案靠反派内斗录音,专案组功劳在哪?”

看完《以法之名》,再看《扫毒风暴》,真是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万海之死成了照妖镜。有人骂编剧“为虐而虐”,铺垫36集却让主角憋屈退场,像被抢走糖的孩子;也有人觉得残酷得真实——李途纯现实中虽获释,但舅舅自杀、弟妹精神失常,平反代价同样血淋淋。张译演的检察官洪亮,原型是呼格吉勒图案那些苦熬多年的法律人,他们比谁都懂:正义常穿着破草鞋,追不上恶人的跑车。

看完《以法之名》,再看《扫毒风暴》,真是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如今豆瓣热评区吵成两派:一半人摔遥控器骂“烂尾!”,另一半叹“这才是现实”。当镜头扫过万海没写完的申诉书,或许剧方早押中了人心——比黑社会更可怕的,是程序漏洞织成的网;比死亡更痛的,是真相永远差一步。

看完《以法之名》,再看《扫毒风暴》,真是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至于观众买不买账?看看热搜上#万海死得冤不冤#的千万阅读量,答案早炸锅了。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