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美国大豆收获季到了,可今年的田野却一片安静。往年这个季节,收割机轰鸣,仓库热闹,农民们都忙得脚打后脑勺。可今年,美国南部的农户只剩下长吁短叹,仓库里堆着的大豆没了着落。中国,一直是美国大豆最大的买家,但这一次,中国的订单成了“零”。
美国农业协会主席拉格兰最近频繁接受采访,几乎是在向全世界喊话。美国农民看着手里的大豆,心里五味杂陈。有人在社交媒体上无奈发泄:“看看,这是我种的最好的庄稼,但现在只能把它们搅碎扔了,因为卖不出去,一文不值。”
美国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分量极重。每年能为美国贡献9.5万亿美元GDP,占了全美近两成经济体量。大豆就是这根“顶梁柱”上的关键一环。一头连着50万农户,一头牵动着制造业、物流、出口、金融。过去每年中国都采购美国大豆近2500万吨,占美国大豆出口量一半以上。往年这个时候,账面上8到9成的对华订单基本都敲定了,可今年是“零”。
这一下,市场信心直接崩了。芝加哥大豆期货价格三年暴跌四成,现在每蒲式耳只卖10.10美元,远低于11.03美元的生产成本。美国农民越种越亏,越卖越心慌。美国大豆协会还专门给特朗普写信,说“形势极其严峻”,今年产量历史第六高,可库存和资金压力都快扛不住了。
美豆协会主席在CNN采访时一句话,说得直白又扎心:“中国买的大豆比所有其他外国客户加起来都多。”这不是抱怨,而是警告。没有中国订单,美国大豆出口体系就得崩。这种影响,不是嘴上喊喊能解决的。
特朗普嘴上说希望中国帮美国农民,行动上却是一套“极限施压”。关税、制裁、拉帮结派一招接一招。9月,路透社曝出猛料,特朗普又给欧盟打电话,要求对中国、印度加征100%关税,说是“对俄制裁”,其实还是想把中国拖回到美豆谈判桌上。欧盟是中国重要贸易伙伴,贸然加税,先伤的还是欧洲自己的企业。这招“杀敌一千自损八百”,谁都清楚。
美国农业协会、豆农、各地方州长全都在催白宫“赶紧和中国谈,不能再拖了”。但特朗普的回应就是行政令、关税、喊话欧盟,强行对抗到底。美国农民明白,这样下去只会让中国更坚定调整采购结构。谁都看得见,巴西大豆今年出口中国创了新高。所有人都明白,一旦中国大豆供应链彻底多元化,美国农业危机就成了一个“死结”。
美国豆农的焦虑,已经传到了田间地头。这不是一地鸡毛,是全产业链的“多米诺骨牌”。大豆危机带动农民破产、企业倒闭、农村经济恶化,甚至影响到大选格局。农业带州是摇摆州的选票仓,豆农亏损太多,选情都要被搅乱。特朗普想靠“施压中国”保住票仓,可中国这次根本不买账。
中国这两年对大豆供应链做了不少准备。一方面加大巴西、阿根廷等南美采购,签下长期协议;另一方面提高国内产量。
美国大豆出口协会首席执行官吉姆·萨特曾说,美国业者试图减少对中国的依赖,但中国市场对他们来说依然至关重要。美豆协会主席也不断警告,如果中国订单断了,美国农民根本找不到替代市场。美国农业媒体也承认,没有一个国家能和中国市场比。美国豆农的生计,实际上已和中国市场捆绑在一起。
美国媒体揭穿了一个现实:特朗普嘴上喊着“让中国订单翻三倍”,可分析师认为这根本不可能。中国不可能抛弃南美供应,单靠美国供货。尤其在关税不降的情况下,美国大豆根本没有竞争力。美国大豆进口关税依然高达23%,再延长90天的关税暂停期,也没人敢下大单。
路透社、BBC等媒体还爆出,特朗普正在推动欧盟、印度等27国一起对中国加征100%关税。英国《金融时报》曝料,特朗普在华盛顿直接要求欧盟配合,称要“让中国人不再买俄石油”,但这招表面上是对俄制裁,本质还是想把中国拖进贸易泥潭,逼中国妥协。可这一招,欧洲国家也不乐意。欧洲本就深受俄乌冲突之苦,要是再和中国、印度在经贸上闹僵,后果难以承受。
美国这一波操作,明眼人都看得懂。所谓“对俄制裁”不过是幌子,实际想把中国拖进大豆和农产品的谈判桌,让美农恢复出口。但中国市场调节能力今非昔比,全球大豆进口量五分之三都在中国手里。中国这几年“未雨绸缪”,才有底气“不买美豆也没事”。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