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8套热播的电视剧《生万物》如今已更新到第23集。

虽然与原著《缱绻与决绝》相比,它的情节和主题,都有了较大差异。但因为它增强了观赏性和传播性,调整了人物关系与命运,使其更符合现代审美,所以还是赢得了广泛的观众接受度和市场反响。

我觉得它之所以受欢迎,很重要的原因,是它集中塑造了一群鲜活的有血有肉的小人物。

其中的角色,无论戏份多少,都性格鲜明,令人难忘。

比如“费大肚子”这个人物,他虽然出场次数非常有限,但他给我们留下的印象,却极为深刻。

每次看到他,我们都不由想起“哀其不幸,怒其不争”这句话来。

“费大肚子”是身处在天牛庙村最底层的一个穷苦农民。他姓“费”,只因饭量极大,食量惊人(一个人至少顶三个人的饭量),而被大家称为“费大肚子”,本名反而不为人知。

在原著小说中,有这样一个情节令我记忆犹新。说费大肚子跟众人一起下地劳动,结果干到一半,他肚子就饿了,偷偷地顺着地沟跑回了家,见老婆正在烙饼,他抓起来就吃。老婆烙一张,他吃一张,老婆烙的速度,都赶不上他吃的速度,最终他总共吃了十三张饼,还觉得没饱。



显然是“饿死鬼”托生,无疑了。

按理说他吃得多,干得也多才行,对吧?

可这个费大肚子,他是“吃嘛嘛香,干啥啥不行”。

所以就拖累了一家妻儿老小,跟着他忍饥挨饿。

关键他还特别能生,一气儿生了仨丫头后,才终于得到一个儿子,喜出望外,跟得了个宝贝似得。

可真是“越穷越生,越生越穷”的典型代表。

幸好费大肚子有个漂亮能干的女儿,取名银子(蓝盈莹饰)。银子特别好强,家里穷到没饭吃,她也不愿求人,大冬天的四处挖野菜或捡人家地里落下的玉米粒,来艰难维持一家人的生计。

可银子再怎么能干好强,也还是填不饱一家人好几张嘴,尤其是父亲的那个无底洞一般的肚子。

所以,最终银子选择嫁给比自己父亲年纪都大的大地主宁学祥,只为让自己的父母和弟妹吃到一点地瓜干。

可是费大肚子却根本无视女儿的奉献和牺牲。当银子用身体为家里换回吃食时,他兴高采烈。可是当银子被折磨致死后,他因受宁学祥的牵连而遭到全村人唾弃时,他却痛斥银子给他“带来了灾祸”。

所以这个人,跟宁学祥一样,一点“人味”都没有,极端自私和冷漠到令人发指。

但在《生万物》中,扮演费大肚子的那位演员,他的精湛演技,却获得了观众的一致认可。

他成功地将作家赵德发笔下的这个好吃懒做和自私自利的角色,呈现到了荧幕之上。并通过活灵活现的表演,真实生动地刻画了费大肚子的极端性格特点,和他的悲剧命运。让我们看到了贫穷对人性的扭曲,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

剧中有好几个片段,令我们印象深刻。

费大肚子在《生万物》中出场,是和其他村民聚集在宁学祥家门口看热闹“吃瓜”。

但其他“吃瓜群众”都在关心从土匪窝里死里逃生回来的宁绣绣的命运,唯独他盯着郭龟腰手中的煎饼目不转睛。

演员的表演,眼神中全是对食物的渴望,将费大肚子因长期饥饿而形成的本能反应,展现得淋漓尽致。尤其是当郭贵耀一口口吃煎饼时,费大肚子那“”急坏了”的表情,让我们感觉,他的口水,马上就要流出来了。

事实上,他很快就如愿以偿了。他借着和众人一同声讨土匪罪行之机,对着郭龟腰的煎饼,就“呸”了一口。最后郭龟腰只好将被吐口水的煎饼,给了他。



演员的演绎,将那种“厚颜无耻”体现得无比到位,不仅让我们领略了费大肚子的狡诈,而且更透露了底层人物为了生存不得不放弃尊严的悲哀。

最令人心碎的,是费大肚子与年幼子女争抢食物的那个场景。在偷喝银子野菜汤的那场戏里,费大肚子眼中的挣扎,和孩子们眼中的戒备,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没有台词的情况下,演员们仅凭眼神,就体现出了角色的性格和内心。



在昨天更新的剧集中,费大肚子为了活命,准备只身闯关东,一家人送他的那场戏,看得我们泪水涟涟。

费大肚子的眼中,也有对故乡的留念,也有对亲人的不舍,但更多的,却是对责任的逃避,和只顾自己的自私。

扮演费大肚子的演员,通过对饥饿本能的极致展现,通过见到食物时不自觉地舔嘴唇等下意识的饥饿反应,还有眼神中不时闪现的自卑与羞愧,让一个独特的人物形象,跃然在了观众的面前。



因为他的表演太过真实细腻,以至于引发无数剧迷集中讨论:这个扮演费大肚子的演员,究竟是谁?他演得也太好了吧?就算与倪大红、林永健等这样的老戏骨相比,也不落俗套。

虽然他所出演的费大肚子,是个次要配角,是个不起眼的“小人物”,但他却将角色的精髓,刻画得细致入微。



这个演员,就是高玉庆。

他并非是专业的影视演员,而是相声演员出身。

他的父亲是著名表演艺术家高英培

他的老师是著名相声演员侯耀文,他还有一个非常著名的师弟,叫郭德纲

1965年,高玉庆出生于北京。当时他的父亲高英培,已经凭借《钓鱼》等作品,在天津相声界名声大噪。

高英培相声表演功底十分扎实,以塑造的小人物见长,其对方言的运用尤其出彩。他和范振钰和说的《不正之风》、《皆大欢喜》、《株人连马》等作品,无不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

1985年,高英培被评为“全国十大笑星”之一。

而也正是在这一年,他的儿子高玉庆也进入到了自己所在的全总文工团做演员,并拜侯耀文为师。根据侯耀文弟子名单排序,高玉庆排在第五位,早于陈寒柏、郭德纲等人。

因为从小耳濡目染,并接受了专业的指导,所以高玉庆也继承了父亲高英培的表演基因,在许多相声作品中都能熟练运用“三翻四抖”的表演技巧,同时又能够加入一些影视化的肢体语言,通过“夸张的面部微表情”和“场景化走位”,而形成自己独特的表演风格。

在我们记忆里,高玉庆与赵伟洲、牛成志合作的群口相声《卖枕头》,就通过“层层递进的包袱设计”,而呈现出了“教科书级的节奏把控”。

而由他和赵伟洲共同演绎的天津快板《武松打虎》,又将传统快板与现代表演相融合,其中高玉庆所展现的“酣畅淋漓的贯口”,和“活灵活现的角色切换”,都令我们眼前一亮。

另外《恭喜发财》、《面子》等相声作品,又凭借“荒诞不经的剧情逻辑”,和“出其不意的笑料设计”,而使其独特的表演风格深入人心。

在高玉庆早期的相声作品中,既有父亲高英培的特点,更有师父侯耀文的语言技巧。其方言混用和贯口表演,都独具特色,连郭德纲都夸他“身怀绝技”。

只是没想到高玉庆转型进入影视赛道之后,也同样取得了耀眼的成绩。

他大概从2000年开始涉足影视圈,《棋武士》中的逍遥子、《小宝与康熙》中的韦小宝手下、《绝色双娇》中的张东希,是他最初的荧幕亮相,在古装喜剧中,展现了他“一本正经搞笑”的表演特色。

而给大家印象更深的,则是《少年包青天3》中的万吉祥,和《新天龙八部》中的白世镜,塑造市井小人物,自带相声式幽默感,扮演偷拐抢骗的地痞形象,更展现他刻画底层人物的深厚功力。

《新天龙八部》剧照

之前我们都以为他只适合塑造喜剧人物,却没想到他戏路宽到演起正剧和悲剧来,也毫不违和。

尤其是近几年,他参演的影视作品数量之多,塑造的角色类型之丰富,令人咂舌。

在《天下同心》中,他所扮演徐永昌,以沉稳内敛的表演还原了历史人物。

在《哈尔滨一九四四》中,他客串商人一角,短短几场戏便勾勒出乱世中人物的命运与挣扎。

在《藏海传》中,他饰演的沈宛父亲,被观众誉为“爹味”演技的天花板。那场向平津侯下跪的戏,不知打动了多少人的心——“他跪的不是侯爷,是吃人的世道”。

还有《难哄》中的钟古龙,他又通过富有生活化的演绎,充分展现了现代剧的烟火气。

此外,《国色芳华》中的县令、《华山论剑》中的石羊寨主、《秦岭诡事之守护者》中的蔡老二等,都是他在今年集中呈现的影视角色。

我想,所谓“剧抛脸”,正是如此。

事实证明,高玉庆早已完成了从相声舞台到影视表演的蜕变,从“说故事的人”,到“故事中的人”,他也同样做到了游刃有余。

因为实力,使他成为了这两年最常出现在观众面的霸屏演员之一。

尤其是如今正在热播的《生万物》,他的表演更是达到了与角色的完美融合。

从人物外型和妆造扮相上,他特意为费大肚子设计了“像被风吹过的麦田”一般的稀疏头发,和掩饰不住饥饿和疲惫的脸色,佝偻的背部姿态,更是自然融入角色日常行为中,展现出费大肚子长期营养不良的生理特征。

而在语言处理上,他也发挥出了自己作为相声演员的优势,通过“轻快圆润”的发音,与角色的“粗鄙”行为,形成巨大的反差,从而增强了角色的记忆点。

费大肚子显然是《生万物》中最容易被观众忽略的角色之一,而且很不讨喜,但因为高玉庆的出演,却使他成为剧中最具讨论度的话题人物。一个因极端贫困而人性扭曲的农民形象,引发了观众的复杂思考。同时这种“戏份少却印象深”的表演效果,更加充分展现了演员对角色内核的把握,和高超的表演技艺。



所以,“没有小角色,只有小演员”,在高玉庆的身上,得到了具体的体现。

高英培是我们喜爱的相声表演艺术家之一,没想到他的儿子高玉庆,大有“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之势。

他或许在父亲的引领下走上表演之路,但在发展的过程中却更多地凭借天赋和努力,抓住了每一次机会,从而实现了华丽转型,并赢得了“演技不输科班老戏骨”的专业评价。

高玉庆凭借《生万物》中的费大肚子一角,重新定义的了配角演员所存在的价值,也证明了,真的演员,不会被出身所限制,是金子在哪儿都能发光。

他的转型之路,也为更多相声演员的跨界,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那么,请问大家有在《生万物》中注意到高玉庆的表演吗?由他所扮演的“费大肚子”这个角色,又给大家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呢?欢迎通过留言区,与更多网友进行讨论吧。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