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卢陶然 北京报道
今年第18号台风“桦加沙”已经停编,但今年的台风天气还未结束。
9月28日,在中国气象局2025年10月新闻发布会上,国家气象中心副主任黄卓在回答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提问时表示,台风“桦加沙”刚过,第20号台风“博罗依”今日下午掠过海南岛以南海面,给海南及两广南部带来强风雨。随着“十一”假期将至,还将有一个台风影响我国华南南部。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从发布会获悉,预计10月份,在西北太平洋和南海海域有4~6个热带气旋(中心风力≥8级)生成,较常年同期(3.5个)偏多,其中有1~2个登陆或明显影响我国。
国家气候中心副主任肖潺在发布会上介绍,9月我国生成和登陆台风多,连续4个台风登陆或影响华南地区。截至9月27日,在西北太平洋和南海海域有6个台风生成,较常年同期偏多1.3个,其中3个登陆我国,较常年同期偏多1.4个。国庆中秋假日后期将有台风影响华南南部,预计10月份有1—2个台风登陆或明显影响我国沿海地区。
具体来看,9月上中旬,第16号台风“塔巴”和第17号台风“米娜”先后以强热带风暴级登陆广东沿海。第18号台风“桦加沙”于9月24日和25日先后在广东和广西沿海登陆,具有强度大、风圈范围广等特征。目前,第20号台风“博罗依”正掠过海南岛以南海面,给海南及两广南部带来强风雨。
黄卓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介绍,“桦加沙”于9月24日17时前后在广东省阳江市海陵岛沿海登陆(13级,40米/秒,台风级);9月25日6时30分前后在广西北海市沿海再次登陆(8级,20米/秒,热带风暴级);9月25日12时前后在广西防城港沿海第三次登陆(8级,18米/秒,热带风暴级);9月25日20时在广西境内中央气象台对其停止编号。
黄卓指出,台风“桦加沙”风力极端性强,在广东和广西近岸移动时间长,造成长时间大风影响。9月23日至9月25日,广东南部、广西东南部、海南岛北部、台湾岛北部等地出现10~12级阵风,广东中西部沿海地区13~16级,江门、阳江、深圳、珠海等地沿海个别岛礁风力达17级及以上;广东、广西等地有11个国家级气象观测站最大阵风突破9月历史极值,广东4个站突破历史极值。另外,广东南部、广西东南部、福建东部、浙江东南部、江苏中部、安徽中部及香港、澳门等地部分地区累计雨量100~250毫米,广东深圳、茂名、阳江、揭阳及浙江温州和丽水、江苏盐城、香港局地达300~482毫米;9月22日至25日,中国台湾花莲、台东部分地区累计降雨量有600~800毫米,台东局地最大达1117.5毫米。
截至发稿,第20号台风“博罗依”正掠过海南岛以南海面,预计今日夜间至明日早晨以台风级或强台风级在越南中北部沿海登陆,尔后逐渐减弱。
“受‘博罗依’影响,9月28日至9月29日,南海北部有9~11级、阵风12~13级大风,台风中心经过的附近海域或地区风力可达12~15级,阵风15~16级,海南岛、广东西南部、广西南部、贵州西部和云南南部等地有大到暴雨,部分地区有大暴雨。”黄卓表示,10月5日至6日还将有一个台风影响华南南部。南海北部、琼州海峡、北部湾及华南沿海将有明显的风雨天气。
肖潺介绍,9月28日至9月29日,受台风“博罗依”影响,南海北部有9~11级、阵风12~14级大风,海南岛、广东西南部、广西南部、贵州西部和云南南部等地有大到暴雨,部分地区有大暴雨。另外,假日后期南海和西北太平洋将有台风生成,10月4日移入南海,10月5日至10月6日将影响华南南部。
台风“扎堆出没”的情况下,我国受影响地区如何防范气象灾害风险?
肖潺表示,华南、云南需防范风雨影响。9月28日至29日、10月5日至6日,广东西南部、广西南部、海南岛、云南南部等局地发生中小河流洪水、山洪和地质灾害、城市暴雨积涝的气象风险较高,南海北部、琼州海峡、北部湾及华南沿海有大风灾害风险,上述各地提前做好台风灾害防御工作,加强景区、涉岛、涉海旅游安全管理。
川陕渝防范暴雨次生灾害。受持续降雨影响,陕西南部、四川东北部、重庆东北部等局地发生山洪和地质灾害的气象风险较高,需加强暴雨次生灾害防御,做好灾害隐患点的排查和交通、旅游安全管理。
肖潺介绍,还需关注交通气象风险。西藏东部和西南部、青海东部和南部、新疆沿天山地区注意防范道路积雪、结冰对交通安全的不利影响;假日前期,华北南部、黄淮东部、重庆等地防范大雾导致的低能见度影响交通安全。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在发布会上获悉,10月还需防范暴雨洪涝风险。
“10月华北西部、内蒙古中西部、西北地区东北部等地降水偏多,建议防范强降水及连阴雨引发的洪涝、地质灾害及农田渍涝风险,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加强会商研判,做好隐患点排查和重点人群避险,合理安排秋收进度,避雨抢收已成熟作物以及做好病虫害防治,减轻阴雨天气对机收作业、作物晾晒、储存等的影响。”肖潺介绍,华南沿海地区山洪、城市暴雨积涝气象风险高,建议密切关注台风短临预报和风险滚动预评估,防范台风带来的暴雨洪涝、大风和风暴潮灾害。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