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万的雅阁、20万的A4L、28万的5系,这就是海外品牌目前在国内市场的处境。虽然买车便宜是好事,但对品牌来说,以价格换市场终究不是长久之计。于是转型已成为所有海外品牌的必答题,但路在何方?
最近,别克向市场发出了一个积极的信号——推出了一款名为“至境L7”的新车,这是一辆从内到外彻底革新的别克。首先,最核心的研发思路发生了改变。以往的新车基于别克全球车型,再根据国内需求进行优化;而至境L7则完全由中国团队定义和研发,采用全新的架构、动力单元和智能体系。
这一转变至关重要。当前汽车最核心的技术是智能化,其重要性不亚于燃油时代的发动机。以往新车需考虑发动机横置、纵置以及是否兼容多缸等问题,这些都与设计和平台紧密相关。而现在,则需要思考采用何种智能驾驶方案、是否配备激光雷达、如何布置各类感知元件,同样需从开发初期就全面规划。
至境L7所依托的“逍遥架构”正是以智能为核心开发的。该车配备了激光雷达和丰富的感知元件,更重要的是,其智能驾驶系统采用了Momenta的方案。
Momenta在智能驾驶领域稳居第一梯队。同样采用Momenta方案的智己L7和丰田铂智3X,在驾驶辅助方面表现优异,特别是在策略层面:在机动车与非机动车混行的复杂路段,系统的避让和绕行策略已十分接近人类思维。它不会停在原地僵持,而是会与其他交通参与者进行博弈,试探对方意图。若对方不让行,系统会耐心等待;一旦对方让步,它便能灵敏地借道通行。类似的策略也应用于拥堵路段的并线操作。
至境L7搭载的是最新的R6飞轮大模型,其驾驶辅助能力无限接近L3级别,可与华为ADS 4.0方案相媲美。坦白说,这般技术前瞻性已许久未在合资品牌身上见到。
智能座舱方面同样不落后。硬件配置十分亮眼:50英寸全景AR-HUD、15.6英寸智能中控屏,以及高通SA8775P芯片,其AI算力达到8295芯片的两倍。其次,软件系统也经过全新开发。中控屏操作逻辑类似平板电脑,极易上手,并融合大语言模型,可通过语音询问各类问题,包括车辆功能,堪比一位出行管家或者一部百科全书。
此外,车机与手机的交互也十分流畅,可将微信、大众点评等应用中的地址直接发送至车机屏幕。整体体验接近主流的华为、小米系统。
除了智能,动力单元也是全新打造的。至境L7采用增程式混合动力,最大亮点是搭载一块大容量电池。官方虽未公布具体数据,但根据302公里的纯电续航推测,电池容量应在40度左右。
近年来,插电混动车型备受青睐,尤其是大电池版本。电池容量越大,适用场景越广:日常通勤可完全当作纯电动车使用,舒适且经济;而需长途出行时,则无须焦虑续航且补能速度极快。
目前市场上,大电池插电混动车型以MPV和SUV为主,轿车领域较为少见。刚上市不久的奇瑞A9L算是一例,市场反响不错。因此,至境L7的大电池在轿车领域具有显著优势。
外在层面,至境L7的设计令人耳目一新,特别是内饰氛围一改以往沉闷风格,更显活泼清爽,浅色内饰尤为素雅高级。配置与舒适性方面,作为老牌车企,别克考虑得十分周到,前后排座椅均配备通风、加热和按摩功能。
遗憾的是至境L7未配备冰箱。该车定位为20-30万元价位的豪华轿车,而冰箱在20万元级别车型中已经非常普遍,更何况本次体验的Avenir版本应为车系顶配,这一缺失确实有些不应该。
总体而言,面对汽车市场的变革,别克此次交出的作品非常出色。当然,未来仍面临不小挑战。作为在中国市场深耕近30年的品牌,别克拥有良好的群众基础,无需再多费唇舌讲述品牌故事,但如何扭转消费者对别克“保守”的刻板印象,仍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丰田也面临类似情况。同样基于国内市场开发的铂智3X,虽然销量尚可,但据我们门店走访发现,其主要购买群体仍是原有丰田车主。如何吸引新消费群体,也是别克需要考虑的问题。
无论如何,以智能为核心、积极拥抱中国市场的策略是正确的。相信通过更多优秀产品,能够逐步重塑别克的品牌形象。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